朱彥體
說起排名榜,可能讓人想起金榜、皇榜等顯得極為莊重的字眼。古代科舉殿試后錄取的進士,被按名次張榜布告,因其用黃紙書寫,故稱“黃甲”或金榜,又因多為欽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稱金榜題名。現今,在基礎教育學校特別是一些中學,為讓學生最終能“金榜題名”,也在每次考試之后,張起大榜,名曰排名榜。這些“榜”可見于校園、教室、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案頭等。雖然教育行政部門曾有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之規定,但“考而布之”仍有市場。如何看待這一現象,需要我們關注。
一、存在未必合理
學生視點——
一名學生說:“每次考試結束,名次公布時,都感到是末日來臨,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看著別的同學進前面的考場(按上次考試成績劃分考場),挺羨慕,有時都嫉妒了。看到原來趾高氣揚成績好的同學落到我們這個考場,大家都偷著樂——心理挺陰暗是嗎?我們也知道不應該這樣。”有學生說:“不是說要當‘三好嗎,老師還要求我們全面發展,怎么我歌唱得那么好,書法也不錯,怎么就不能上個什么榜呢?”有的學生甚至干脆說:“排它排去,整天這樣排,有什么意思?”還有學生這樣表示:“學習成績是我們的隱私,不應該將它們曝光。”
教師視點——
一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認為,傳統的教育理念強調選擇、甄別的考試方式,現在的教育理念強調社會的發展靠大多數人的共同發展,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發展空間。我們不能告訴孩子,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你不如人了。學校采取公布大榜,并為優秀者開小灶,是學校想名利雙收的做法,決不是激勵孩子的好方法。人是有感情的,單純靠排名,機械式推動學生學習,效果未必理想。考試排名是最簡單低級的教育方式。
二、存在或許合理
學生視點——
少數學生特別是成績較好的學生,雖沒有對排名榜公開叫好,但可以看到其潛意識中對這種做法持贊成態度。有些成績較好的學生說:“每次考試排名讓自己知道學習的進步情況,更能堅定自己的信心,爭取下一次考得更好。”還有的表示,“排就排唄,反正來上學就是來競爭的”,“如果不排名,就不能讓我們清醒地認識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退一步說一個對成績排名都不能承受的人,也不可能勇敢面對日后的競爭,所以我們心理素質的訓練應該從‘公布分數開始”,“現在不排,高考后還是要排,考大學憑的就是名次”,“學校組織考試排名比起高考成績排名還不是小巫見大巫?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教師視點——
某中學教師認為,現代教育制度應當鼓勵透明競爭。考試排名,能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競爭與壓力。磨難和挫折也是一種教育,不應該回避。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制約,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不是很強,需要教師與家長幫助與引導,而考試可以較直接地反映學生的階段成績情況,成績排名可以給學生、家長、教師相互溝通提供依據。某中學校長認為,成績是一種激勵因素。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或心理壓力,不在于是否公布學生成績名次,而應從當前教育的深層問題上找原因。
三、怎樣存在才是合理
由上述不同視點可知,排名榜固然有負面影響,但也有積極效應,特別是在激勵學生競爭,增強家校聯系,提高學生智育水平上有較為明顯的作用。但筆者認為,排名榜要良性發展,有以下問題需要重視,尤其是作為學校班級管理主體的班主任更要注意這些問題。
(一)排名榜應根植于素質教育的土壤,與其他榮譽榜相映生輝。
眾所周知,應試教育現在在不少地方還是一輛瘋狂的馬車,排名榜往往被這些學校當作驅趕這輛馬車快速前行的鞭子。但值得欣慰的是,現在已有不少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力促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特長發展,使學生素質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如果能將反映班級和年級智育水平進展狀態的排名榜與反映學生其他方面成績的榮譽榜一同推出,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有的學校開展“評星”活動,除以學業成績為主要參照的“智育之星”外,尚有“德育之星”“體育之星”“文藝之星”“科技之星”等等,可謂星光燦爛。作為班主任,如果視野廣闊些,理念先進些,評比公正些,形式活潑些,對各種類型的“明星學生”一視同仁,表彰他們,宣傳他們,使人人都有可能獲得排名的機會,將會在營造和諧的班級及學校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作為學校和班主任首先要清楚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并不是不要升學率,而是需要在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前提下談升學率。實際上,素質教育搞得好的學校,升學率也會更高。隨著國家高考制度的逐步完善,學校和學生評價制度趨于科學,這種形勢將會愈加明顯。
(二)排名榜應突破傳統局限,力求體現人文意識
其實,排名榜的出現讓許多學生、家長“愛恨交加”。有了排名,一些學生和家長心有不安;取消排名,他們又感到無所適從。因此,從素質教育和學生、家長的實際需要出發,本著有利于創建和諧校園、體現公平教育的原則,我們應當對傳統排名榜的一些做法作出突破。如排名榜不宜用得太多太濫,不要月月排、次次排,應該適時而排,適時公布,如此可以緩解學生繃緊的神經,同時也符合成績提高需要較長時間努力的規律;同時,排名榜的公布范圍要適當,一般是在班內公布,不宜在校內公布。有人認為排行榜上宜公布綜合成績位居前列、單科成績優秀與成績有進步的學生,對此外沒有被公布的學生,班主任可以采取限期咨詢的方法,允許家長和學生個人咨詢。這樣,排名榜作為一種教育資源被開發利用,既鼓勵了成績優秀的學生,又鞭策了成績進步的學生,同時又不至于讓其他學生難堪。另外,成績公布的一些細節問題也十分重要,如公布的時間一般不宜太長,公布時所用媒介不宜有別于其他榮譽榜,公布時班主任可以根據公布內容,寫上具有導向作用的引語等,如在公布成績有進步的學生名單和進步情況時,可以寫如下引語:“一份耕耘,終得一份收獲。由本次考試可見,我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通過階段性努力,在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同時,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在此,讓我們為他們鼓掌!進步不太明顯的同學,你們也要努力喲,要相信自己也很有潛力,進步可不是部分同學的專利,你說是吧?”要注意用心設計引語,用語力求樸實、溫馨、真誠,富有感召力,鼓勵良性競爭。
(三)應適當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
把考試成績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加以利用,把考試排名作為一種促進學生的手段加以使用,其本身利弊共存。教師在正視這種資源和手段的同時,應盡己之力,最大程度揚其長避其短。就排名榜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來說,排名可能使部分同學產生挫折感,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學生,適時做好相關同學的心理疏導工作。首先,要幫助這些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科任教師的反映,綜合分析退步的內外部因素,諸如可能存在的情緒不穩、時間放松、方法欠當、偏科現象以及與其他同學的關系緊張、家庭關系不和等情況。其次要在幫助學生找準癥結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挫折觀,通過主題班會、試卷評析課等形式,加強教育,使學生懂得生活的復雜和道路的曲折——不僅是眼前的學習,整個人生都可能隨時遇到挫折,使學生經常保留可能遇挫的思想準備,教會學生如何在受挫時確立正確的心態和進取的態度。當然,班主任在進行這些教育時,切不可泛泛空談,最好是聯系自己成長的經歷,現身說法,或者就地取材,聯系本校和本班學生的實際,做動情入理的教育。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的方法當注意多樣化、實效性,除循循善誘外,尚有情境轉移、心理咨詢等很多方式可供參考。另外,優等生的心理疏導也是排名榜效益發揮的重要方面,班主任除告訴他們務必戒驕戒躁外,要積極鼓勵他們放寬胸懷,積極幫助后進同學。通過努力,營造班級團結和諧、齊頭并進的理想局面。
素質教育是上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熱點,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深刻變革。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學生評價是其中的焦點之一。一般認為,學生評價主要包括學力評價、性格和思想品德評價、體質評價,其中最為復雜的是學力評價。目前我們在此方面還沒有非常成熟的操作方法,所以現在不少地方較多采用反映學生成績情況的排名榜。是否廢除,仍要劃個問號。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只要我們進行科學的探討,做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努力,將在學生評價上日趨科學合理。
(作者單位:安徽濉溪中學)
責任編輯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