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梅
作文是其主體——學生的意識活動的產物,不管是現實生活的紀實敘事,還是議論抒情,從根本上說都是來源于生活外部和內部的刺激,才激發出傾吐的欲望、寫作的動機和創造性表達的熱情,獲得持久的動力。葉圣陶先生在《對于小學作文教授之意見》中也曾指出:“小學生練習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達。”“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蔽以谛W作文教學中,對此深有感受。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寫真人真事,這樣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加強指導:
一、創設情境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活動中自主捕捉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興趣。如在一次作文課教學中,我為讓學生能寫好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就有針對性地創設了活動——“傳遞大比拼”。具體操作如下:第一個情景:我先要求每組各選一名代表,將一句完整的話寫在老師提供的紙條上。學生們立即活躍起來,他們有的直起脖子,有的扯著嗓子,有的舉起小手,嘴里還不停地喊著:“組長,讓我去!”第二個場景:我要求學生將這句話用拼音寫出來。頓時,一部分拼音掌握不過硬的同學原本高漲的熱情有所下降。第三個場景:所有代表都把拼音寫出來了,我要求各組代表把這句話的內容悄悄地告訴第一桌的同學,再依次傳遞下去,直到最后一名同學報出紙條的那句話為止。第四個場景:將比賽名次宣布后,勝利者全組歡呼雀躍,敗者或唉聲嘆氣、或相互批評指責……活動一結束,我立即要求大家把剛才的競賽情景,包括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用語言記錄下來。因為這一切都是他們親身經歷的,所以寫起來也是得心應手,順理成章。
二、即興指導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有些動人的場景稍縱即逝,教師要善于捕捉這樣的契機,及時進行寫作指導,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如本班高冬梅同學的作文《我愛舅舅》獲得南通市小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為了鼓勵她和全班同學,我在全班同學面前給她頒發獎品。這時,我發現高冬梅及同學們神情十分動人,于是我立即“下水”,以第一人稱口氣進行即興口頭作文——“‘祝賀高冬梅的文章獲獎!老師的話音剛落,全班同學的目光像閃光燈一樣,一齊射向她。我作為她的同桌,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便用身子輕撞她的右臂,半閉著眼睛說:‘祝賀你了。這時,我發現她身子比往常坐得更直,眼睛里閃動著晶瑩的淚花,深情地望著老師。她胸脯一起一伏,嘴唇微微地顫動,好像在說:‘老師,感謝您對我作文的耐心指導和修改。高冬梅上臺領獎了,老師一邊微笑一邊拍著她的肩膀說:‘祝賀你!這是我們全體同學送給你的禮物,望你今后努力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只見高冬梅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說:‘感謝老師!然后轉過身子對同學們說:‘感謝大家的鼓勵,愿我們共同進步……”
這樣即興口述后,我要求大家在腦海里再想一想剛才的情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用語言描述下來,并與老師的口述比一比。
三、再造想象
怎樣撥動學生的心弦?古人云:“綴文者情動而詞發,觀文者披文而入情?!闭Z文教材凝聚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具有震撼心靈的感染力。如《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高爾基在兒子離開小島之后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可以啟發學生想象兒子收到爸爸的來信以后的情形,引導學生拓展思路,為高爾基的兒子寫一封回信,要求在信中寫出自己讀了信之后的想法、感受,以及今后怎么做,命題為《給爸爸的回信》。
再如《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普羅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種帶到人間,書本上介紹了火給人類帶來的意義。我要求學生繼續想象人們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如何圍著火堆載歌載舞,如何感謝普羅米修斯,如何舉著火把高呼……盡情在想象的世界里遨游,題為《火種來到人間》。
四、激發情感
怎樣喚起學生記憶,傾訴自己的情懷,開拓學生思路,順著自己的感情脈流去開掘,追尋自己的表達形式呢?我常常以生活中動人的瞬間,或一鱗半爪,點點滴滴,去引發學生的記憶、想象、情感。如指導寫《××愛我、我愛××》時,我在黑板上板書“溫暖的熱水袋”“燈下織毛衣的身影” “熱騰騰的點心”“雨中的傘”“責備的目光”等,請同學們回憶:“當你和媽媽共一把傘在雨中行走時,媽媽怎樣把傘傾斜遮住你的身子,你注意到了嗎?如果你覺察到了,你是怎樣想的?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而現在想起來,感覺又是怎樣的呢?(盡管這是“老掉牙”的事例,但卻真實地體現了母親對子女深深的愛)當你看到老師拖著疲憊的步伐,帶著憔悴的面容,用沙啞的聲音來為你們上課時,你想到了什么?你準備怎么做?當你看到爺爺或奶奶不顧年老體衰為了你上學早送晚接時,你又怎么想……”這樣啟發與點撥后,許多動人的生活片段及由此而引起的美好情感從孩子們的筆下源源寫出,情思綿綿。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英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