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英
〔關鍵詞〕 生物;高考復習;思路;計劃
〔中圖分類號〕 G633.91〔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2(B)—0053—02
一、2009年全國高考理綜Ⅱ卷生物試題的主要特點
根據上表所示,分析試題特點如下:
1.試題結構、區分度和分值的分配比例相對穩定。
2.試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知識點的考查,突出了學科內知識點之間的綜合聯系,尤其體現出了考生對知識點理解的“透度”,也突出了對他們分析應用能力的考查。
3.試題體現出了《考試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內容的主干線。如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變異、生物與環境、免疫、微生物等。

4.實驗考查方式以實驗設計為載體,考核內容分值較大(占卷面總分值的18%),是2009年全國高考理綜Ⅱ卷的亮點。
5.試題內容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可以使學生學有所用。
6.試題體現出小分值、大題量的主導思想,有利于對考生進行全面考查。
二、2009年考生答題的基本情況
筆者從我校部分考生的估分答卷中分析和了解到,其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學生對生物基礎知識的儲備不全面,有關細節掌握不到位。
2.學生分析和應用知識的綜合能力較薄弱。
3.學生答題的語言表述不夠準確。
三、2010年高考復習思路和計劃
1.兩“依”——依據大綱,依靠課本,夯實基礎
高考命題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以課本內容為核心。因此,考生復習的資料自然是《考試大綱》和課本。教師首先要根據2010年生物《考試大綱》的說明和考試內容的要求,指導學生熟記知識點,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進行查缺補漏,同時把課本知識系統地梳理一遍,建立知識網絡,力爭使學生做到融會貫通。另外,我們還必須注意幫助學生進行學科內知識的綜合。
生物試題在理科綜合卷中的難度系數為0.60~0.73,屬于較為容易的一類。因此,在復習時,教師一定要抓基礎知識點和基本技能,讓學生力爭將送分的題100%拿到分數。
從考生的估分答卷中反映出,部分學生對生物基礎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死記硬背的表層,因缺乏理解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造成成績不理想。例如,本卷第2題、第3題、第5題分別考查了“拮抗作用”、“變態發育”和“競爭”的概念,如果考生對這三個概念沒有理解而是死記硬背,那么這18分就很難拿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他們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品質,達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理解層面,力求讓學生吃透知識點,杜絕死記硬背。
這種方法供教師在高三第一輪“夯實雙基”復習時參考。
2.兩“抓”——抓主干,抓重點,落實效率
通過鉆研近幾年的高考題,我們會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都是主干知識,且基本沒有偏題。筆者認為,這種考題更有利于對優秀學生的選拔。因為當一個學生把主干知識學透的時候,他對其他的相關知識也就能輕而易舉地融會貫通了。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抓課本主干知識,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酶與激素、免疫與穩態、遺傳育種與基因工程、細胞與細胞工程、物質代謝與人體健康、生態與環境保護、微生物與發酵工程等,將其作為重點復習,以提高復習效率。
另外,在近5年的理綜Ⅱ卷中,對于“細胞”這個主干知識都沒有涉及到,所以這部分內容不容忽視;在2008年、2009年的試卷中沒有出現基因工程的考題,而這部分內容卻是《考試大綱》和《生物課程標準》要求的重點知識,希望2010屆的甘肅考生能夠高度關注。
這種方法供教師在高三第二輪“專題提升”復習時參考。
3.兩“視”——重視實驗,重視實踐,提高能力
高考重在選拔出能力較強的優秀學生。筆者認為,試題中的一個“活”字就能基本考查出一個考生的能力強弱。什么是“活”題?“活”題就是那些“題在書外,理在書內”的題。理論聯系實際的題是“活”題,有關實驗設計的題是“活”題,有關圖文轉化的題也是“活”題。所以考生必須要高度重視有關的實驗題材和理論聯系實際的題材,并注意進行相關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的訓練。例如,2009年全國高考理綜Ⅱ卷中的第4題、第31題、第 33題分別考查H1N1與人體健康、酶的專一性實驗設計和遺傳圖譜分析等“活”題,它們共占試卷總分值的40%。
實驗題型在高考中約占生物總分值的18%,一般情況下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設計過程中的五大原則(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等量原則、重復原則、目的性原則)的掌握程度。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做題舉一反三地掌握這五大原則,爭取在穩拿基本分的同時拿到高分。另外,有關當今社會生物科技發展成果與前景的題材(利用干細胞解決器官移植中器官的來源問題等),有關科技進步與傳染病的題材(疫苗的研制與傳染病的防治問題等),有關生態與環境污染、保護的題材(利用轉基因工程培育高產農作物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富營養化問題及外來物種的侵入問題等)都是熱點。希望2010屆的考生密切關注這些熱點,盡量做到靈活自如地應用第一輪復習的內容,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這種方法供教師在高三第三輪“熱點突破”復習時參考。
復習不僅是一個回憶和熟練的過程,也是一個再認識和再提高的過程,更是一個熟能生巧、把已獲取的知識加以應用的過程。在高考的復習階段,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注重基礎,跳出題海,改進復習方法,提高他們的整體綜合素質,那么,學生的應試能力自然也就沒有什么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