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易
摘要:機電安裝工程的造價控制問題一直是機電安裝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論述了要通過科學的施工成本控制、合理的經濟措施、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及提高員工素質、降低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其造價,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機電安裝;工程造價
1 機電安裝工程造價的問題分析
1.1 管理不到位
合同管理:施工企業的合同管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導致合同簽訂不嚴謹,不規范,條款不全,合同管理人員對業務不夠熟悉,目標不明晰,導致在處理合同業務時考慮不周全,而造成經濟損失,甚至使企業信譽度下降。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機構,工作中“扯皮”,導致延誤工期,而增加施工成本。
信息化管理:由于經營觀念落后,組織體制僵化、導致工程造價的信息資源的管理缺少系統性。由于采集技術落后、信息分類標準不統一,導致所采集信息的質量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會的要求,由于人才匱乏、資金短缺,基礎管理不強,造成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沒能趕上時代步伐,導致機電安裝工程量加大,成本增加。
1.2 員工職責不清,缺乏經濟意識
有些施工單位對項目經理部的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對項目經理的約束機制不夠健全,只是簡單地將項目成本控制的責任歸于項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財務人員,其他人員都沒有了成本管理意識和責任感。
從項目的內部管理來看,項目經理自身素質的影響很大,責任心不強或者對財務上控制不嚴,都會造成資金流失。同時,項目的管理人員若經濟觀念不強,只是表面上分工明確,搞技術的只負責技術和質量,搞施工的只負責工程進度,搞材料的只負責材料的進場點驗,而都忽視了成本管理,都會導致加大工程成本。
2 機電安裝工程造價管理的改革措施
2.1 有效地規范機電安裝工程造價
施工合同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施工企業在工程承包中權利和義務,是施工企業進行項目經營的法律依據。合同管理是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和有效手段,也是項目管理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加強機電安裝工程合同管理,實現其合同簽訂過程的程序化,規范化。
首先,企業的決策層,執行層及合同管理人員都應樹立合同意識,重視合同管理,掌握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施工合同的制定應認真把關。
其次,加強企業內部的合同管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機電安裝工程的管理辦法和審核體制。
最后,現場施工人員要認真學習合同,明確合同規定的施工范圍及甲乙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避免反索賠情況。
2.2 有效加強機電安裝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
針對當前機電安裝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造價管理部門要建立和健全相應的工作機制,緊緊圍繞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適應信息社會化要求為目的,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統籌規劃。
首先,要加強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通過建立各地建筑企業信用數據庫,查詢,記錄,評價各企業的信息和形象;盡可能減少信息的不對稱,增強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秩序。
其次,要合理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以統一的標準和格式;開發各類工程的造價信息資源,培育信息需求市場,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體系。
最后,應加強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人力資源是管理工作的主體,是管理工作的關鍵。要實現機電安裝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就需要培養既懂信息技術、又懂機電安裝工程造價業務的人才。應采取多種方式,加大人才的培養。
3 提高機電安裝工程員工素質,明確崗位責任
各級員工是成本控制管理的主體,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進度與成本,就必須提高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素質,增強其成本意識,明確其崗位責任,樹立全員經濟意識。
首先,項目經理對項目及其團隊負有全面責任,其經濟利益與工程成本控制是成正比的,工程成本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自己的利益。因此,項目經理要明確項目目標,協調和組織好項目內部管理人員抓好工程質量,以控制好工程成本。
其次,材料員要深入現場了解情況,根據施工任務需要,做好材料的驗收,保管,使用及回收,并加強與預算人員和施工人員的聯系,及時調整材料和采購要求計劃,做好料具采購,運輸,供應工作,減少因計劃不妥而造成的損失。同時,熟悉各種材料的規格和驗收標準,把好質量數量驗收關,定額儲備,計劃用料;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做好成本核算。避免各個環節的材料浪費。
第三,預算人員應深入現場,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及施工進度,編制好項目的材料計劃,包括材料的規格、型號、材質、人工、機械設備的需用量。根據材料員提供的市場價格或財務提供的實際價格,編制每月工程進度預算和材料調差,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審批。此外,預算人員還應認真研究施工合同,準確掌握市場價格,熟悉相關定額。做好預算結算的同時,協助財務進行成本核算。
第四,造價工程師應在工程項目立項到竣工全過程監理工作中,編制和審核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及工程項目的設計,投招標,施工,結算等各階段的投資控制工作和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的不同的造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