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燕華
【關鍵詞】 高中作文 閱讀教學
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批閱本班學生習作外,也接觸到了不同年級許許多多學生的習作。這其中,內容充實、感情真摯、語言優美、書寫工整的作文有不少,但更多的作文給我的感覺是立意大同小意,內容千篇一律,語言平淡乏味,層次模糊不清,書寫潦草不工。
從讀到的學生作文可以看出,他們中的大多數寫作總體水平不高,距離新課程標準對高中學生作文能力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其實學生的習作水平與我們老師的平時作文教學指導息息相關。學生習作的總體水平不高,這說明我們老師平時作文教學出現了缺失。
作文和閱讀應該是語文教學中兩個最重要的環節。然而在現階段,考試指揮棒指導著老師們的教學重點。因為閱讀理解在一張試卷中答案要點清楚,評閱有依據。而作文的評閱,主觀性強,尺度不好把握。有時甚至會出現平時作文能力較出色的同學,考試時的作文分數還不及作文能力一般的同學。平時作文很一般的同學,考試時他那移花接木式的作文反而還取得了高分。這種現狀,嚴重挫傷了老師們作文教學的積極性。所以很多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只重視閱讀教學,而對作文教學關注不夠。
而且,作文教學不象閱讀教學那樣,每一單元知識點、能力點的傳授和訓練都很有序列性、計劃性。所以,我們很多老師在平時作文教學中并沒有一個學期計劃、學年計劃。多數情況是每上完一個單元的課文后,就隨意寫一篇作文。
在批閱學生作文的過程中,我們許多老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方法不變。一般是幾句簡簡單單的套話評語,再加上一個分數。認真負責的老師,還能夠幫助學生修改錯別字,修改病句,也能夠把學生寫得好的語句和段落加上波浪線,甚至作上眉批。這樣的批閱方式,學生第一次拿回自己被老師批閱的作文,可能還感到很新鮮。但第二次,第三次呢?學生對老師這樣的批閱恐怕就不感冒了。
評講作文呢?那方法就顯得更加陳舊了。一般是老師先概括一下同學們在本次習作中表現出來的優點和缺點,鼓勵學生發揚優點,告訴學生改進缺點。然后是讀一兩篇寫得比較好的范文讓同學們學習學習,至于學生是否真的學進去了,老師也就不得而知了。這樣的評講方法和過程,對于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效果恐怕微乎其微了。
從寫作文、批閱作文到評講作文,如果我們老師不改變一下套路,學生當然就很難寫出鮮活的作文。學生的習作水平不能達到課標設定的標準,這不僅是老師的問題,還有學生的問題,許多學生平時寫作搜腸刮肚,抓破腦殼,就是搜不到需要的材料。下筆成文,語言干癟,沒有一點文采。這種現狀,也可以看出我們許多學生平時不觀察生活,很少閱讀課外書籍,不去積累語言材料。學生對于怎樣才能寫出好作文,認識肯定很膚淺。其實,學生的問題,還是我們老師指導不到位,督促不力而造成的。
為此,首先老師要像重視閱讀教學一樣重視作文教學,要能夠放遠眼光,不為高考所束縛,而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而著想。在制定語文教學計劃時,應有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的作文教學計劃。我們可以將學生的寫作能力分解成審題、立意、組材、結構、語言、書寫等多方面的能力訓練點,每一次作文,應該突出某一方面的訓練點。并且,在學生寫作時,要告訴學生本篇作文主要從哪個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這樣,每次訓練目的明確,學生在一系列的作文能力點訓練結束之后,作文的綜合能力自然就會整體提高。
在批閱評講作文時要善于解放自己,要善于創新方法。比如在講清楚評閱方法之后,可以讓學生互相批閱作文。這樣做,不僅讓學生掌握了評閱作文的方法,而且還能讓他們在批閱別的同學作文時,學習到其他同學作文的優點,提醒自己不要犯其他同學在作文中出現的問題。這樣,相互取長補短,批閱一篇作文,可以達到寫一二篇作文的效果。
要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必須指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一要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優秀書籍,特別是文學名著,并能做到讀書筆記,以擴大他們的視野。二是要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生活,寫好日記。三是要引導學生多背一些古今中外優秀文學名篇。這樣一來,有了寫作素材,有了方法,有了能力,學生就不愁寫不出一篇文情并茂的好文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