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江村
【摘要】“農村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工程”的實施,讓農牧區中小學的教師和孩子們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我區基礎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起到了奠定作用,首先,圍繞應用為核心,資源應用的渠道必須暢通。其次,采取相應的措施和規范管理,為資源應用提供堅強的后盾。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在廣大教師中形成學資源、用資源、研究資源、開發資源的良好局面,真正讓遠程教育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于教學。
【關鍵詞】西藏 農村 現代遠程教育資源
鞏固和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成果,最重要的是在提高應用效益方面有所思路和舉措。盡管我區從2007年開始,先后在我區不同地區和學校開展的三期現代遠程教育應用試點工作被認為是“抓典型,促應用”的重要舉措,但并不意味著現代遠程教育應用工作就此走上“坦途”。冷靜審視和總結試點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時,恐怕還是存在不少制約應用的深層次問題仍未真正得到解決。筆者在結合我區教育信息化建設實際情況,結合教育資源的現狀,對現代遠程教育應用工作進行了認真思考,有一些粗淺的認識,與大家探討。
影響我區現代遠程教育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因素很多,但最關鍵的問題:一是農村中小學校長及電教員對現代遠程教育應用到教育教學的認識不足。二是隨著信息技術和數字資源在教學中的日益得到應用,教師傳統觀念和專業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三是適合于教育教學實際的資源短缺,特別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藏語教育資源的嚴重匱乏,制約著現代遠程教育的應用水平,農村中小學基本處于“班班通,堂堂用”我拿什么來用你的尷尬局面。
提高現代遠程教育的應用工作,推進素質教育發展,我們必須確立“圍繞一個核心,做好三件大事”的工作思路。“圍繞一個核心,做好三件大事”就是以提高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有效應用為核心,做好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做好基礎教育資源的建設工作,做好“抓典型,促應用”工作。
一、做好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術水平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的高低是提高現代遠程教育在教育教學中有效應用的關鍵。教師是學校的主體,也是教育信息化資源的使用者和開發者。針對我區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的實際和有關人才缺乏的現狀,我們必須繼續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工作。對于培訓工作,從管理層面講,筆者認為主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方面抓好校長及學校電教人員的培訓。中小學校長要把現代遠程教育項目的應用工作擺到實現教育現代化,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的戰略高度來認識,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當中。一個學校的電教工作能否走上正常的軌道,教學資源能否有效地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關鍵在校長,責任在電教員。因此,為保證教學資源有效地應用到教育教學中,要把中小學校長和電教人員的培訓擺在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認識校長和電教人員在學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總體發展中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校長和電教人員的培訓,以轉變校長的意識,促進電教人員的能力發展,使校長和電教人員成為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管理者、指導者、服務者和實踐者。全面提高他們的服務態度、管理水平和指導能力。
遠程教育項目設備及資源應用服務于教育的關鍵在教師。中小學要教師參加遠程教育培訓作為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的考核。各項目學校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國家、自治區、地(市)縣級培訓的基礎上,按照遠程教育“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于教學”和“堂堂用”進入教學常態為指導,以“使用、保養、管理、應用“為主要內容,重視校本培訓,幫助他們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知識和多媒體技術,能及時獲取網絡資源,并正常進行網絡與計算機的維護,更新教師觀念,提高廣大教師應用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及資源的水平和能力,確保“堂堂用”進入教學常態。
二、做好基礎教育資源的建設
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廣大學習者充分利用網絡來學習,而學習所需要的教育資源是最直接的需求。由于現代遠程教育對傳統教育進行全面的滲透和融合,資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資源是整個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關鍵環節,已經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我區目前的教育教學資源的來源主要有國家LP數據廣播、購置配發和自行研制的三種渠道。現有的資源無法滿足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特別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雙語”資源的嚴重不足,影響著現代遠程教育的有效應用。因此,加快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工作,努力形成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已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1.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要在“統籌規劃、需求推動、擴大開放、提高質量”發展我國現代遠程教育方針的指導下,以現有中國教育網和科研計算機網、衛星教育電視網為基礎,通過自主研制、合作開發、挖潛改造、積極引進等方式,加快符合我區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的教育資源建設。我們緊緊把握我區雙語教學的特點和現實教育水平、區域文化、實際教學需求和教師、學生背景特點來收集開發教育資源。
2.我們以藏語資源建設為主,兼顧漢語教育資源的建設,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團結協作、擴大開放;堅持引進與開發、翻譯“三結合”的建設原則,積極開展現有國家教育資源的應用與翻譯工作,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作用與效益。
3.資源開發盡量與教材內容相統一。資源與教材內容互不配套將直接影響資源在教學中應用。當我們制定資源開發項目時,要廣泛征求農牧區中小學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并組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家與一線教師參與資源的開發建設工作。
三、做好“抓典型,促應用”工作
“抓典型,促應用”是任何新生事物推廣普及的有效手段。雖然我們從2007年開始,開展了三期的應用試點工作,但如何將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學中應用方面尚未形成一種具有典型推廣價值的模式。這方面的工作對于我們來說任重道遠。因此,我們有必要回顧和總結過去試點工作中的得與失,為使我區中小學都能用好、用活資源,發揮資源優勢,我們必須繼續加強抓典型,促應用工作,形成具有特色的“三種模式”的應用模式,形成應用有模式,推廣有典型,普及有榜樣的良好局面,以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方式,找準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的切入點,把好的經驗加以推廣。
總之,從現代遠程教育的應用為核心,加快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為目標,采取相應的措施和規范管理,為資源應用提供良好的平臺。再次加強教師在資源應用中的難題,在廣大教師中形成學資源、用資源、研究資源、開發資源的良好局面,讓遠程教育面向學生,走進課堂,服務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