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紅
[摘要]批改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提高,對于數學老師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數學作業的批改,許多老師習慣于“全批全改”,用“√”、“×”等來評判正誤,采用百分制量分或打等級。但這樣做弊端多多,一是教師花費在評改作業上的時間過多,二是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三是師生雙方獲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如何更好地通過作業的批改發揮師生雙主體作用,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批改作業 問題思考 數學
一、批改方式多樣
1.全批全改。由于學校對教學六認真的具體要求,數學課堂作業本要求全批全改,這是老師對待學生最具責任心的體現,在全面了解每位學生的作業情況下,十分利于對作業進行針對性地講評。
2.學生互批。有些課堂作業,教師必須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利于下一教學環節的展開,就可以發動學生學生互批。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后兩桌,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課前幾分鐘由教師提供參考答案,小組內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況向老師匯報典型范例及錯題情況。教師對批改后的作業要進行抽查,了解作業和批改的情況,對作業中存在的明顯問題要復批或面批。
3.當堂面批。除了課后作業得收上來以后批,其他能當堂批的就應該當堂面批,便于指出學生個性化的錯誤。采用集體討論答案,簡單的作業可當堂集中批改。
4.交叉批改。有些綜合性的練習卷也可以采用學生交叉批改,既是教師講評卷子,又是學生批改卷子,一舉兩得,但如果是同桌互批學生往往過多地關心自己的卷子,不能全心全意批改好同學的卷子,因此可采用跨大組的交叉批改。
5.教師抽批。每天隨機地在班里抽取某幾列或某幾大組,外加一些不太自覺的同學,或指定的同學的作業進行仔細批改,指出錯誤所在,及時地發現問題、糾正問題,使學生明白作業的錯誤所在。
6.師生“會診”。對作業中出現的典型錯題進行師生聯合“會診”,分析錯誤原因,提出正確答案供學生參閱。對做題方法新穎巧妙、思路簡捷、一題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時進行全班交流。
二、加上恰當評語。
加上評語便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的優缺點,還可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各方面和諧統一的進步。
1.方法指導
當學生作業中出現審題、計算、觀察、分析、判斷等方面的錯誤時,老師可在錯誤的地方做上某種提示符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改正,也可用評語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解答過程進行自查,寫上“運算順序對嗎”、“讀讀法則再做”等。
有的題目可用多種解法而學生只采用了一種,教師就可在旁邊寫上“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高招!”等。這樣的評語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大膽地想和做。
2.激勵學生
對于作業做得又對又好的學生,除了打上分數或等第外,還可上各種評語。如“你真棒!”對這類評語,學生充滿了興趣,學習數學的優勢得到了順勢遷移。
有的學生經常由于粗心而出錯,教師應肯定其長處,增強其自信,再提出希望,如“和細心交朋友!”等。這樣,既不打擊其自信,又利于學生糾正不良傾向,逐步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
老師更要善于挖掘作業特別差的學生的閃光點,以鼓勵性言語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你一定能行!”“再細心一些,準行!”
三、革新作業評價
1.多元主體
批改課堂作業能及時反饋教學質量,便于老師有效了解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情況。對課堂作業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可以調動學生主動解決問題,主動探討解題方法的積極性。
(1)教師評價。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和學習的興趣。對學生有獨特解法的地方,應多用激勵性語言評價。如“你的思維真靈活”等等。對于學生不足的地方,則要用發展性語言評價。如“我相信你再想一會,定會想出正確答案”等。
(2)學生自評,同桌互評。一些比較基礎的堂上練習,可以放手讓學生先自我評價,再同桌互評。這樣,通過內省與反思,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內動力,養成練習后能自我反思的好習慣;同桌互評,有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悟出真理。
(3)小組互評。對于堂上一些拓展性的練習,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后,再小組討論,互相評價學習結果,最后再由老師進一步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和諧團結的學習氛圍。在相互交流中,以優帶差,達到互相促進,互相激勵的目的。
2.分項評價
一篇好的作業是多種指標的綜合體現。原有的優、良、及格等級制或百分制,千篇一律。教師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分級。例如,可用A、B、C等來表示。“A”主要看解題過程依據是否合理,步驟是否完整,結果是否正確;“B”主要看所用文字、符號、圖形是否正確,書寫是否整潔,作業格式是否規范;“C”主要看是否具有創新精神,有自己特有的見解。
3.延遲評價
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優生也可能有失誤的時候。當學生的作業錯誤過多,過嚴重時,為了避免學生作業等級太低,心理壓力太大,以及產生知識上的脫節和惡性循環,可以采取延遲評價等級的批改策略。等學生弄清了錯誤原因,補充了所欠缺的知識,將作業重做之后,再進行評判。
4.一題多評
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許多學生難以一次使作業達到較高水平,得到自己滿意的等級。為了調動學生進一步提高作業質量的積極性,我們可以采取一題多評,逐次提高等級的批改策略。當作業發給學生以后,如果他們能夠糾正錯誤,彌補不足,或者補充更好的解題方法,就可以視情況給以提高等級,調動他的積極性。
總之,批改數學作業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我們不應繼續迷戀于傳統的批改方式,而應順應課程改革的潮流,巧妙革新作業的批改方式,加上人性化的評語,及時改變作業的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