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輝
【摘要】展望未來,振興希望之路在潘家莊重重大山之中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煤礦企業,這就是揚州礦物局在我家鄉投資建設的興仁振興煤礦。這座現代的礦井的建立終于給予了家鄉一點希望的曙光。它帶來的不僅僅是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開采技術,它還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
【關鍵詞】企業 礦產資源
家鄉以前所建設的礦井全是小煤窯,他們隨便開采,根本沒有什么計劃和規劃,給我們帶來的是水污染和矸石污染,污染治理在他們的心里就是一片空白。雖然家鄉有礦產資源被不斷的開采出來,但我們卻沒有從中得到實惠,反而讓我們飽受了因開采礦產資源的苦,小煤窯事故不斷,噩耗不斷傳來,沒有一座真正意義上規模的煤礦在這里落腳,由于他們的不合理開采,導致了今年的山體大滑坡,讓我的家鄉的許多人有家不能回。
經過煤礦大量的整合,關閉不合理的小煤礦,合并小煤窯,資源重新組合成新的礦井,我的家鄉的面貌才能改觀。振興煤礦的前身是私人小煤窯,年產量3萬噸左右,這個現代化礦井的建立,家鄉的農民可以在家鄉就能找多工作,并且待遇還可觀。由于他們采取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把一個僅僅年產3萬噸的煤窯提升到最終年產120萬噸的大煤礦。這就是振興煤礦,由它引出的思考。
一、開采礦產資源帶來的問題
1.煤礦開采在我的家鄉歷史悠久,但都是私人開采,他們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根本就沒有想到要治理因采煤而帶來的環境污染。采出來的矸石亂堆亂放,事先沒有規劃和論證,開采煤炭時,只采有較好經濟效益的煤層,較差的就被白白的留下了,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
2.我國的可耕地資源不斷減少,礦產資源開采就是一個嚴重的污染來源,使很多土地不斷減產,甚至最終導致顆粒無收,農民沒有土地,只好大量涌入城市,可是給以城市的管理與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問題,農村的土地越來也少,城市向農村擴張,大片土地被征用,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一下沒有了,僅僅是那么點征地的補償,然而農民失去了土地還能做什么阿,大多農民沒有一技之長,只能靠體力勞動賺錢了,這樣就造成了大批靠體力勞動為生的農民工,他們做的是最苦最累的活,然而待遇卻是最低的,他們還要遠離自己的家鄉,為了生存,留下自己可愛的子女和年邁的雙親沒有人照顧。
3.煤礦開采導致了水資源的污染,污水的亂排放,導致農田的灌溉的水資源受到致命的破壞,給我們世代以土地為生的農民背景離鄉,為了生計只好出去外邊四處闖蕩,然而新的問題有出現了,有小的孩子就留在年邁的父母身邊,讓我們飽受分離之苦,然而治理遙遙無期,田地里的莊家年年減產。
4.在我的家鄉開礦的煤礦老板多數是外地的,他們只要賺了錢,就走,從來就不管當地農民的生計問題,當農民們明白了這問題的嚴重性時,環境已經污染的特別嚴重了。
二、解決煤炭開采帶來的問題的辦法
1.大量整合煤礦資源,嚴厲打擊那些私人亂開采的,關閉那些不合法的小煤窯,整合礦井,礦產資源需要重新整合,引進先進的公司來開采礦產資源,堅決實行“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環、誰恢復”等原則。公司開采的礦產產生的所有污染,都需要治理達標,當他們需要新的土地時,可以用他們已經治理達標的土地來換,若沒有完全達標,那就要采取經濟補償,進行等價交換,政府就不需要在新的征用土地加其他稅款了,這樣可以讓企業得到優惠,那就可能發揮企業領導人的積極性,讓污染的土地得到更好更快的恢復。
2.進行礦井建設的初期就要理出報告出來向村民公布,需要保護的資源有那些,一旦發生意料之外的污染,將會采取什么方案和補救措施,,經過村民和礦山企業及政府充分的討論后,制定了方案,才能開始建設礦井生產。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環境污染問題要及時的處理,必須把污染控制在最低,否則就不能開采,只有找到可行的方案才能繼續開采,因為這樣村民也參與其中,實行了監督的最有效性,村民是離公司最近的直接監督者,這就達到監督的廣泛性,實現農民,企業,政府面的管理以監督。
3.礦業企業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管理,還需要開辟新的就要渠道,讓無土地可以耕耘或則只是剩下的很少土地的農民能在家鄉就能就業,只有這樣他們才可能直接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才能盡到為人子女的孝道,這可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沒有更好教育好下一代,我們大的經濟再好,也沒有可以繼承的人,那我們發展的初衷就沒有實際意義了嗎,那我們還需要這樣的發展嗎?礦業企業要跳出單一發展的道路,把單一開采資源,過渡到深加工,增加礦石的本身產值,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花最小的代價,帶來最大的效益,企業收益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增加了,農民有了固定并且長期的收入,他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孝敬父母,這樣農村才能向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企業從單一的開采到深加工,不斷可以增加礦石的附加值,而且可以在當地增加更多的工作崗位,這樣職位很多都不需要很高技術的人才,當地農民經過技能培訓就可以上任,這不僅解決了農民的吃飯問題,同時可以減緩資源的過渡開采,資源的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4.礦山企業在開采各種礦產資源時,需要要所采出的礦石抽取一定的礦災資金,為將來可能發生的由于開采引起的災害,這樣一旦發生了災害也有足夠的資金能馬上調用,他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他們可以和當地的農民和政府組成的機構,并且每季度都要公布資金的收入支出情況,不準任何人或任何部門動用這筆款,一旦有人動用就要加大處罰,這樣才能保證取之于礦,用之于民。
5.特別是煤炭開采行業,當地農民很多人用來取暖做飯的都是煤,這就需要煤礦企業本作以人文本的精神,給與農民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煤炭,可以按成本或者稍高于成本的價格提供給當地的農民,讓農民真正體會到企業對他們的關懷,政府對他們的關懷。
6.加大矸石的利用,若但是有火電廠就盡量把矸石用來發電,或者用它來燒制磚瓦,盡量加大矸石的利用,變廢為寶,這既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也可以增加收入。通個這些具體的部署和安排,農民真正的得到實惠,這樣的發展才符合持續發展的原則,農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這樣發展起來的礦山企業才是和諧而健康的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政府、群眾”三者共享資源開發成果的勢態,為我省解決礦群矛盾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