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加拿大獨立智庫“加拿大會議委員會”日前發布一份名為《邊境壁壘:商務交流的絆腳石》的報告,呼吁政府放寬對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的商務簽證,以促進該國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據加拿大媒體13日報道,“加拿大會議委員會”在報告中稱,由于加拿大在商務簽證發放過程中存在等候時間過長、發放數量不足、在全球各國間分配不合理以及多次往返簽證所占比例過小等問題,給經濟發展構成重大壓力。報告稱,由于上述壁壘和障礙,加拿大每年少吸收外國投資89億加元,對外投資每年少47億加元,進出口每年也分別損失9.26億和3.3億加元。
報告還提出一系列解決和應對之策,稱政府有關部門應減少商務簽證申請者的等候時間,增加多次往返簽證的發放數量,同時擴大海外代理隊伍,從而可以覆蓋更多地區和人口。報告同時強調,應努力滿足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對商務簽證的需求,更好地為這些新興經濟體內的商務人員服務。報告還認為,應減少一些“缺乏商業合作可能”國家的商務簽證分配名額,如津巴布韋、圭亞那、柬埔寨等,甚至關閉服務,將這些寶貴的服務資源轉移到更需要的國家和地區,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加拿大經濟前景不容樂觀,加拿大央行每季度發布一次的《經濟展望調查》最新一期顯示,受調查公司給出了自調查誕生以來最悲觀的預測,參加調查的100家公司預計,未來12個月內它們的銷售業績都將下滑,而近2/3的受調查公司表示,他們正受到信貸緊縮的嚴重威脅。一些經濟學家預測,2009年加拿大將有約20萬人丟掉飯碗。▲
環球時報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