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青 孔慶月
摘 要:職業生涯規劃是為了幫助大學生選擇職業、準備就業、獲得職業、適應職業和轉換職業的具有前瞻性的規劃,大學生應該盡早確立“職業生涯”的概念,樹立職業意識,把社會需求同個人發展相結合,把職業理想同大學的學習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就業能力。就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要為職業生涯做好哪些準備工作進行了全面的論述。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目標;高職大學生
作者簡介:米青(1973-),女,河北行唐人,河北管理干部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孔慶月(1974-),男,山東臨清人,碩士,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518(2009)35-0079-02
一、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和必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根據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狀況和本人實際,制定的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的比較全面、長遠的計劃,是對個人職業前景的設想。
1.高職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決定了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高職大學生根據內在發展需要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可以通過對個人進行分析,更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評估自己,解讀自己的職業性格,明確奮斗方向,少走彎路,創建美好未來。大學生應該盡早確立“職業生涯”的概念,讓職業規劃從入校讀大學的第一天就開始,與三年學習生活同步,以便清楚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確定學習目標,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有的放矢,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到了大學畢業才不會“臨時抱佛腳”,出現就業恐慌。大學生應該自覺樹立職業意識,把社會需求同個人發展相結合,把職業理想同大學的學習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就業能力。職業生涯規劃,是高職大學生們不可忽略的人生戰略,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
2.社會進步和職業發展變化需要高職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和教育的普及,使得社會就業的門檻越來越高。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高校畢業生人數大規模攀升的雙重影響,國內企業在應屆畢業生中招聘的人數不斷減少,對應聘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企業要求畢業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過硬的實際工作能力。沒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知識陳舊,心理素質差、人際交往能力不強、不會學習、不求進步的低素質人員將隨著社會進步和職業發展被淘汰出局。為此,需要高職大學生認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學會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二、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
(一)自我職業性格分析
“自我職業性格分析”是指大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自身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等,并結合外在整體就業環境和就業趨勢進行的未來職業的分析。在此階段,通過分析高職大學生們應該初步確定自己比較適合哪幾個就業方向。
(二)確定職業目標
確定職業目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決定個人未來發展的走向。職業目標正確與否,決定一個人人生事業的成敗。因此,在職業目標的選擇、確定職業目標成功標準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現實性。職業目標必須符合個人自身素質和能力發展水平,必須以現實為基礎。
2.靈活性。要將個人發展和社會需求相結合,通過認真分析,根據社會現實的可能性,及時主動地調整自己的職業目標,主動適應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3.充分的思想準備。職業目標確定后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很快地實現,職業目標的實現過程可能很復雜,可能要經過很多艱難與坎坷。因此,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三)職業發展道路計劃的制定
職業發展道路計劃的制定即緊緊圍繞職業目標,根據大目標制定若干階段目標實施計劃,分階段實現職業目標。
職業發展道路計劃的制定,首先要具有前瞻性。在制定職業發展道路計劃時,要對今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進行充分地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其次,要具有可行性。職業發展道路計劃的制定,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第三是要具有指導性。應當根據社會需求和區域經濟情況,根據個人實際制定,應對以后職業生涯具有明顯的指導作用。第四是要具約束性。職業發展道路計劃一旦制定,就一定要認真執行,切忌虎頭蛇尾。
(四)明確需要進行的知識、技能儲備
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職業道路計劃制定以后,初級階段就應該為實現計劃進行充分的知識、技能儲備,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首先要認真調查研究,確定那些技能對自己來說是必備的,那些素質是自己欠缺的。然后要根據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及綜合素質。
(五)制定時間表
時間表是對職業目標的時段要求,它要求大學生們在做職業生涯規劃時,必須明確階段目標與實施的時間,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保障職業目標的實現。
三、高職生如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1.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在職業生涯規劃之前,首先應從職業需求的角度去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做到知己。然后通過自我分析,通過對社會發展需求和就業環境的分析,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2.就業環境和社會需求分析。就業環境與社會需求趨勢的分析,是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知彼的過程。大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論壇交流、各種媒體的招聘廣告等了解各行各業的工資水平、勞動強度、勞動技能要求、工作環境條件、未來發展趨勢等,還可以利用實習、假期實踐等機會了解各種職業對人才的要求,然后結合家庭、自身的條件確定職業發展方向、明確達到職業目標需要具備的素質和實現目標的優劣勢。
3.確立目標,分步實施。目標確定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目標確定的準與不準,直接影響著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只有確定了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個人的潛能。職業目標的實現是具有階段性的,因此可將職業目標分為遠期職業目標與階段職業目標。
首先,根據自我認知和環境分析,從發展的角度定位自己,確定自己的遠期職業目標。
其次,根據遠期職業目標和個人的實際情況,職業環境的變化,確定階段性職業目標。階段性職業目標應該是遠期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與遠期目標保持高度一致,應該是一個近期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具體目標。
4.制定具體的措施,分階段實現遠期目標。恰當的措施是職業目標得以實現的保障,主要包括學習、訓練、能力等方面的措施。例如,為達成目標,在專業技能方面,你計劃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職業技能?在業務素質方面,你計劃如何提高你的業務能力?在潛能開發方面,采取什么措施開發你的潛能等等,都要有具體的計劃與明確的措施,并且這些計劃要具體,以便于定期檢查。
四、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準備
1.珍惜大學生活,提高專業技能。大學時代是為高職大學生一生奠定基礎的黃金時代,是高職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基礎,影響著高職大學生未來職業前景的規劃。高職大學生一定要珍惜在校生活,把握學習機會,專心學習,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提高職業技能,培養自學能力,增強適應力,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重視社會實踐,增強就業競爭力。社會實踐能力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因此,大學期間,高職大學生應該積極參加社會調查、頂崗實習、科技文化活動、大學生志愿者、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以便了解社會,了解職業,增強就業競爭能力,縮短自身素質與職業要求的差異。
高職大學生還應該根據職業目標有計劃地進行職業技能的訓練,考取必要的職業資格證書。但切記要做到有的放矢,了解自己的專業技能要求,了解哪些職業資格證書是必備的,切不可盲目跟風,浪費大量的精力換來大把沒有實際價值的證書。
3.關注社會需求發展,及時調整職業方向。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社會人才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高職大學生要學以致用,學以夠用,必須隨時關注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職業方向,不斷充實自我,補充達到目標所需技能,及時修訂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緊隨市場變化,才能將職業發展機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全面發展,突出專長。很多高職大學生對學校開設的各種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不夠重視,認為這些課程沒有什么用處。其實不然,這些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邏輯思維能力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職大學生應該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構建合理的智能結構,學有所長,才能真正擁有求職立足的根本。
總之,高職大學生在強化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要積極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認識社會、了解就業形勢;認識職業、掌握擇業技巧;認識自我、從容面對現實,增強自信心,不斷提升高職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馬必學,王式正.職場必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田光哲,張春林,張元.360職業生涯[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
[3]陳浩凱,萬學章.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教程[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27.
[4]李大勇.淺議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7(5).
[5]趙明民.大學生如何設計你的職業生涯[J].大學生就業,2006(10).
責任編輯顏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