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永廣
今年高考時,侄子沒有考上二本,只是夠了三本線,但對他來說,也算發揮正常了,全家人喜不自禁。填志愿時,大哥讓我幫他參謀參謀,當我和侄子一起來到學校,請老師幫忙指點指點時,老師抬頭望望我,突然問:“你讀多少錢的書?”
老師這一問,讓我一下怔在那里。我說:“讀多少錢的書?這學生讀書的事,不成了商品買賣了嗎?”老師看我一驚一乍的樣子,笑著說道:“現在讀書,就得先考慮讀多少錢的書,比如小學和中學,有貴族學校和公立學校,有錢的人上貴族學校,一年學費幾萬元;沒錢的,就上公立學校,一年幾百元,這就是價格。你如果讀大學,首先得考慮讀多少錢的書,雖然你只達了三本線,但并不意味著你名牌大學上不了,這些名牌大學現在都辦了獨立學院,講白了,很多是沖著錢來的。你想上,就得交錢,讀什么大學,你得交多少錢;交的錢越多,學校的名氣肯定越大。如果中途你繳不起錢了,就得退學,連畢業證書都拿不到,這些你應該知道吧!”
的確是這樣。去年,我鄰居家的小孩都讀大三了,因家里再也付不起高昂的學費,孩子早早回家到工地上打工了。想到這里,我點點頭,又搖搖頭,我還是對老師說的話似懂非懂。見我猶疑著,他又舉例說:“剛才我問你,你讀多少錢的書,我見你好像不高興,這有什么難過的?其實你弄明白了,也就會接受了,心里也就坦然了。這么和你說吧,上大學這件事,就好比你外出去旅行,比如你去北京,你準備了幾千元的車費,你出門就可以打的,就可以坐飛機;如果你只有幾百元,那只能擠公交,坐火車,而且火車還分臥鋪和硬座,有空調的和沒空調的,特快的和普快的。從這點上說,讀書和外出去旅行的道理是一樣的,關鍵看你坐什么車,上什么學校,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經老師這么深入淺出地一說,我臉上驚詫的表情沒有了,我忙問:“我大哥家是一個工薪階層,一年工資收入就兩萬多元,你看孩子讀多少錢的書?”老師說,就工薪家庭來說,有舉債為孩子上大學的,也有萬貫家財的。當然,這要看你哥在哪個部門,如果他家收入僅靠那幾個工資,估計能維持生活就不錯了。
我又糊涂了,急忙說:“我哥只是機關里的一個辦事員,家里也沒有余錢,你看孩子究竟該上哪個大學?”老師說,沒有余錢的家庭也不一樣,如果他家能借到錢,我讓孩子上那些專門騙人錢財的大學,事后他會不高興,說我坑了他,誤了他的孩子;即使有的人借不到錢,貸不到款,有的父母還會偷偷地去賣血供孩子讀書。你說,面對這些可憐天下父母心,你究竟該怎么幫他填志愿,怎樣才能使他找到一所他認為理想的大學?說完,老師也是一臉的無奈和痛苦。
聽老師這么一講,本來還有想法的我,現在也沒有了主張,我也不知該如何幫侄子填好這個志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