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利
職業教育承擔著通過教育改造社會實踐活動的任務。但職業教育制度的確立,不過幾十年的時間。筆者認為,在當前的職業教育中,應依托職業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教材編寫理念。
一、職業教育模式
1以德圖為主的職業教育模式——雙元制培養模式
這類職業教育模式是主要特征是:第一,職業教育模式呈現明顯的“雙元”特點,所謂“雙元”主要是指企業與職業學校共同承擔學生的職業培訓與文化理論教育;第二,職業教育的供需關系由政府按照企業提供的培訓崗位確定;第三,培訓內容與方式注重教育性與經濟性,學生具有兩個身份(學徒與學生)、兩個學習場地(企業與學校)、兩個教育培訓模式(企業與學校);第四,培訓者包括企業培訓機構和職業學校,具有明顯的雙元特征,企業參與培訓并起決定性作用;第五,職業教育費用分為兩類,企業培訓由企業出資,職業學校經費由財政提供。德國明確規定學校的教學任務是教給學生專業技能和知識,企業或者行業的任務是帶領學生生產實踐實習。這就是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
2以美國、加拿大為主的以市場調節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模式
該模式簡稱CBE教學模式(Competency basededucation)。這類職業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幾乎沒有正規學歷的職業學校體系,沒有系統化的職業學校教育模式,生產一線勞動者的培訓主要由企業、社會培訓機構或者短期培訓職業學校承擔:第二,培訓內容與方式主要根據企業的職業要求確定,具有顯著的“訂單導向”特征;第三,培訓費用主要由用人單位與個人承擔,高中后職業教育的部分經費由財政承擔。
3以英國、澳大利亞為主的并以市場調節為主導、由國家主管的職業教育模式
該模式簡稱CBET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即“能力本位的教育與培訓”模式。澳大利亞的教育總結了德國的“雙元制”和美加的CBE模式,創新成為CBET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建立全國統一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將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整合在一個系統下,將職業資格證書與文憑(全日制教育)結合起來,與學歷教育相呼應:第二,供需關系主要由政府會同行業共同依據市場需求確定;第三,培訓機構主要是國家是為企業提供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官方公共服務機構——TAFE(技術與繼續教育)系統,也稱TAFE學院;第四,培訓內容主要是政府按照經濟界與企業的要求,制定國家資格框架、認證框架和培訓包;第五,職業教育經費主要由財政負擔,目前開始呈現多元化特征。
4以中國、韓國、日本為主的以職業學校為特征的職業教育模式
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完善的職業學校教育系統;職業教育的供需關系主要由教育行政機構來平衡:培訓內容與方式注重教育性與經濟性,學生畢業具有學歷與就業雙重資格;培訓者以職業學校為主,具有較多的學院教育色彩,企業也參與培訓,但不起決定性作用:職業教育費用主要依靠財政撥款,逐步呈現多元籌資特色。該模式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職業教育模式的教材編寫新理念
在世界各國開展廣泛交流和合作的背景下,我國也在積極向國外學習職業教育的模式,汲取國外職業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加快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步伐。筆者借鑒德國的雙元制教材編寫理念,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按照以下環節編寫教材。第一個環節是導向,包括客戶陳述、故障現象、教學目標、提出問題、基礎知識、基本工作原理、汽車文化內容。第二個環節是信息,包括客戶描述的具體信息、某一種車型的系統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優缺點)、電路圖分析、相關記錄數據、參數、用到的計算公式、故障初步診斷、圖表結構的分析。要注意的是。導向和信息大部分在2課時之內,即7000字以內。第三個環節是計劃,包括注意事項(標記)、具體的計劃步驟、工具,輔具、儀器儀表、例題(計算方面的)、操作規范。第四個環節是實施,包括實踐(上課)設備,如車輛、工具、儀器儀表、模型的準備、有針對性的學生工作頁、記錄。第五個環節是檢查,包括質量標準、技術要求、檢查工具和步驟、檢查數據的分析和記錄、結論判斷分析、故障的最終原因。第六個環節是展示,包括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提問、習題、測驗、專業會談、討論)、客戶會談(向客戶說明情況)、成果展示、模擬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