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李子
某人不滿單位種種,決定辭職。寫了洋洋灑灑數千字的辭職報告,痛陳單位積弊,表達自己鴻鵠之志。猶嫌自己文采不夠,未能一澆胸中塊壘,竟然要把報告發給我,讓我幫她修改一下,要求務必更痛快淋漓尖酸刻薄一些。
我直接拒絕接收文件。并對她說:“親愛的,辭職報告只有一種格式。先說自己在本單位做了一些工作,也得到經驗和教益,感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春天般的溫暖;再說因為個人原因,不得不離開。務必言筒意賅,半頁紙足矣。你長篇大論,根本沒有人會看。你實在覺得不爽,還交什么辭職報告?直接闖進老總辦公室,指著他鼻子大罵一通好了,何等解氣!”
你下定決心離開一個單位,大半是有很多原因,經過多方綜合考量才下的決心。但你能拿到桌面上說的原因,通常只有一個,而且未必是主要的,甚至未必是真實的。你要真的跟老板列出一二三四,說公司人浮于事沒有前途,同事勾心斗角拉幫結派,自己才高八斗卻不被重視,而坐在自己對面的老板尸住素餐——那就是你自己冒傻氣了。
辭職真的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最直白、最質樸、最能通吃天下的理由,也許只是這么一句:“沒什么,我只是不想做了。”
尊重時間
劉墉
我在美國大學教書的第一學期結束,為了解學生們的想法,特別跟學生討論,請大家對我提出批評。
“教授,你教得很好,也很酷。”有個學生說。他停了一下,又笑笑,“唯一不酷的是,你常在每堂課一開始時等那些遲到的同學,又常在下課時延長時間。”
我一驚,不解地問他:“你不也總是遲幾分鐘進來嗎?我是好心好意地等;至于延長時間,是我賣力,希望多教你們一點,有什么不對呢?”
居然全體學生都叫了起來:“不對。”然后有個學生補充說:“誰遲到,是他不尊重別人的時間,你當然不必尊重他;至于下課,我們知道你是好心,要多教一點,可是我們下面還有其他的課,你這一延,就造成我們下一堂的遲到。”
旅美近二十年,我也漸漸學會對時間的尊重。我知道跟別人約會,如果是晚上七點,最好準七點到達,即使抓不準,寧可晚一點點,也不能因為提早半小時到,就徑自敲門進去。
道理很簡單,說不定他還在鋪桌布、掃地或洗澡,你早到,會使他手足無措,比遲到還失禮。
所以當我開派對的時候,常見門前停滿車子,每輛車子里都坐著朋友,大家全不下來,一到時間,才一起下車,按鈴進來。
(摘自《人民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