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李九如:舊成都飲食業的縮影

2009-01-29 07:53:26張森奉
檔案天地 2009年12期

張森奉

清代末期到民國早中期舊成都的飲食業,李九如是一個知名人物。他創辦了華興街和祠堂街兩個著名的“聚豐餐館”,創辦了少城公園內的“永聚”茶廳,還是民國早中期成都“宴蒸幫”的第一發起人和主要組織者。綜觀李九如一生,他的起步、發展、衰落,無疑是舊成都飲食業的一個縮影。

李九如,四川合江縣人,生于咸豐十一年(1861),父母在鄉鎮上開一家小型餐館,自幼對飲食行業耳濡目染。光緒二年(1876),李九如15歲時到合江縣城內一家包席館拜師學廚;5年后滿師,便受雇于這家包席館當廚師。同時他也開始了省吃儉用的生活,想依靠自己存錢來辦餐館。兩年后,與一姓王的小腳女人結婚。一年后生大兒李素青。該包席館常為縣衙、縣官承辦筵席。有一次縣官回成都,帶他當廚。他第一次進了省城,開了眼界。他發現成都是辦餐館大有作為的地方,立志將來要到成都大干一番。光緒十三年(1887),李九如26歲時,一次為縣官承辦筵席,被縣官的一位從北京來的朋友看上。該人系北京一家大型包席館老板的弟弟,此次來川要代兄物色一名川菜廚師。此人自稱善看相,他認為李九如頭圓耳肥,面帶財相,加之勤奮、忠誠,將來必在烹飪界有所作為,便邀李九如到北京當廚師。年輕的李九如正想到外面見見世面,提高技術,更重要的是將來要到成都開餐館,需要資金。于是,他不顧父母反對,便簽了為期10年的契約。臨行前,李九如對家人說,他每隔一段時間給家里寄一次匯票,家里除了應該使用的外,請一定存好,他將來要用這筆錢到成都開一個大餐館。

李九如在北京受雇的這家包席館,位于天安門附近的一條大街上。經常為官僚、貴族、富商以及各地來京的各級官僚等承辦各種筵席,生意非常好。在辦川菜筵席時,李九如是當然的大師傅;在辦其它筵席時,李九如就當助手。在這里,他一干就是10年,進一步提高了舉辦高檔筵席的能力,還較熟練地掌握了京菜的烹調技術,尤擅長北京烤鴨、燒鴨、填鴨及“滿漢全席”的制作。在這10年間,他還與分管包席的一些師傅一道,多次跟隨一些大員出巡,先后到過浙江湖廣的許多地區,大大開了眼界,也學會了一些江浙湖廣味菜的烹調技術。這10年,恰好爆發了甲午海戰,日本強占了我國臺灣。他目睹了清廷的腐敗,懂得了世道的艱險,為人之不易。

李九如受聘的這家包席館的老板很迷信風水。李九如自幼生長在四川偏僻的農村,對風水本已迷信,現在又受老板的影響,更加篤信。

光緒二十三年(1897),契約到期,包席館的老板希望李九如再簽10年契約。但李九如認為存款已有一定基礎,可以自己開餐館當老板了,也由于思家心切,便打道回川。他在合江呆了很短的時間后,便于次年率妻及12歲的兒子李素青前往成都。

李九如到了成都后,他先對全市的飲食業進行了初步摸底,同時選口岸,看地方。他每初步看中一個地方后,便請風水先生去看。最后,終于選中了華興街的一個大院子。于是,他便利用所有的積蓄,租下這個院子,開了一家大型“南堂”餐館,取名“聚豐餐館”。聚豐,含匯聚天下豐碩珍肴于一堂,以川菜為主,對其它菜系派別,皆擇善采用,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所謂“南堂”,又叫“南館”,是“江南館子”的簡稱。清代,由于等級觀念,官宦、貴族、富商及其有身份的人,不愿在一般人出入的館子進餐,筵席一般在家中舉行。庭院小而客人多或居家臨街于鋪面者,若需舉辦大中型筵席,則流行租地設宴。清代,成都城內外開辟有很多地方,如一些祠堂、寺廟、花園等,備有桌椅,供人租用設宴。當時成都也有眾多的包席館,有的規模很大,如正興園等。包席館一般很少零售餐飲。當時成都城內賣零餐的主要是小型酒店,以冷菜為主,也賣飯,不包席。“南堂”便是針對這種傳統飲食習俗,特別是針對這種習俗中的等級觀念進行大膽的挑戰。其特點是在餐廳內舉辦各種大中型包席,同時也售零餐,顧客隨到隨吃,點菜就餐,飯后算帳付錢;其次,“南堂”還提供洗臉水、茶水等服務項目。成都開始出現“南堂”約在同治、光緒年間。最初是一些江浙人來開辦的餐館,早期生意并不好。李九如以前在北京、在江浙時對“南堂”餐館相當熟悉,對其辦餐方式很欣賞,對其前途充滿了信心,便選擇了“南堂”這種新型餐館模式。同時他還認為,在成都這個川菜的老窩子中,只搞川菜難以出新,餐館也就缺乏特色。他要發揮自己的特長,要川菜、京菜、江浙菜一起上。李九如的高檔川菜筵席,京味烤鴨、燒鴨、填鴨、海參魚翅筵席等很快在成都打響,其“滿漢全席”也頗受漢族中下層人士所歡迎。上門包席者、零餐者絡繹不絕,生意越做越紅火,并先后收了七八名徒弟。這期間,王氏又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李素章。光緒三十年(1904),李九如積累了相當的資金后,又把餐館裝修一新,并與江西景德鎮瓷窯在成都東大街開的聚富行聯系,訂做了全套餐具,請名師用紅木、楠木打制了全套仿古式桌椅,更提高了聚豐餐館的影響和檔次。

光緒三十一年(1905),官府辦“皇會”,為慈禧太后70歲生日祝壽。成都的許多街道路口都要求扎牌坊,每家每戶都要出錢。華興街里正等要“聚豐餐館”承擔扎牌坊的費用。李九如見推不掉,便決心利用此機會作一次宣傳。他用大量的海參魚翅扎了一個很大的彩牌坊,立刻轟動了全城,以致于聚豐餐館的包席常常供不應求,往往要提前十余日預訂。

光緒三十三年(1907),官府在總府街與華興街之間修建“勸業場”,并于次年7月動工,歷時8個月建成。在這期間,倡導修建“勸業場”的署理四川通省勸業道周善培(孝懷)、具體負責修建事務的成都商務總會協董樊起鴻(孔周)等,經常與隨從人員等一道到附近的“聚豐餐館”包席就餐。李九如因此與他們相識。當時,周善培正籌劃“少城”的開發建設,并勸李九如到“滿城”投資開餐館。李九如考慮后,即表示同意。周善培又與成都將軍綽哈布聯系,征得了他的支持。李九如即請風水師,進“少城”考察多次,最后選中了祠堂街南邊關帝廟及其附近空地。這里臨近少城小東門迎祥門,是大、小城間的樞紐地帶,位置適中,便于包席和零餐。光緒三十四年(1908),李九如與“少城”官員正式簽訂了租用關帝廟大部分房子并利用廟旁空地建房,開辦“聚豐餐館”的協議,并于該年八九月間正式開工。

祠堂街“聚豐餐館”是清代第一家由漢人進“滿城”開辦的餐館;李九如是第二個進“滿城”開鋪子做生意的漢人(“留芳像館”老板比他稍早幾天進入滿城)。簽了協議后,李九如將華興街聚豐餐館交妻子王氏與大兒子李素青照管,他自己集中精力負責祠堂街“聚豐餐館”的籌辦事務。他一方面命人按江浙庭園餐館格局改建、裝修新的聚豐餐館,一方面親上北京,聘請廚師來蓉。

新修的“聚豐餐館”為一庭院式建筑,在關帝廟旁另建大門,院內可同時辦席兩百多桌,供近兩千人同時進餐,是當時成都最大的餐館。

聚豐餐館的設計、布局也別具匠心,在當時是成都第一流的。庭院門口青磚門枋,門枋上用朱紅顏料堆塑四個大字“聚豐餐館”。進門第一個院子為零售廳堂,第二個院子為包席院。包席院有便橋跨金河兩岸,有包席廳、苑、堂、室20余間,皆各有名字。最大的包席間名五柳村(因門前有五棵大柳樹而得名,后來有人認為此名不祥,便砍去柳樹,更名五福堂),次有君子軒、映月軒、長春苑、友源室、鎖月堂等,皆各有名家手跡詩書畫聯匾額等。庭園中有荷花池、假山、花架、盆景、亭子、水榭、石舫等,規模宏大,布置精巧。李九如又與江西景德鎮在成都開的聚富行聯系,定制大量餐具,同時還制定并規范了聚豐餐館使用餐具的制度:規定喜筵用紅釉瓷器、喪筵用綠釉瓷器、祭筵用黃釉瓷器;每次包席所用的餐具中的瓷器,應是一種色調、一類紋飾;貴重菜品使用較大的器皿,便宜菜品使用較小的器皿;煎炒菜品用盤,湯羹菜品用碗;許多菜品還必須用專門的餐具,如用“魚船”盛魚,用長方盤裝“烤方”,用荷花瓷盤裝“出水芙蓉”,用攢盒裝冷菜等。定做的兩船瓷器經長江、岷江、九眼橋、金河,一直運到“聚豐餐館”的后門。聚豐餐館使用的筷子為清一色的象牙筷子。

“聚豐餐館”的管理,在當時毫無疑問是第一流的,開了成都近現代餐飲業管理之先河。首先,李九如花大力氣培訓堂倌,從站迎姿勢,到桌椅安排、碗筷擺放都進行了訓練。李九如規定,無論是在包席廳或零售廳,堂倌都不得交頭接耳、說笑打鬧,站要端,迎要躬,不能倚靠或斜立,不能叉腰蹺腿。為避免嘴出臭味怪氣,還規定堂倌在接席前不吃蔥、姜、蒜、胡豆等。堂倌一律穿餐館統一定制的長衫子。聚豐餐館還定制了大量不同形制的桌椅,并規定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包席者使用。如官筵用條桌,以便區分等級;家庭包席用圓桌,以象征團聚;一般朋友包席用方桌……每次包席使用的桌椅,必須統一形制,質料要盡量一致。在安排宴會時,家庭包席要盡量做到同室進餐。若同時有喜筵、喪筵前來包席,要盡量爭取在時間上將其錯開,若時間上錯不開,則必須在庭院上錯開等。

宣統元年(1909)春節前夕,祠堂街“聚豐餐館”正式開業。成都將軍綽哈布及周善培等大員親往祝賀。聚豐餐館巨大的規模、新穎的建筑格局、精美的餐具、堂倌標準劃一的著裝等,都令成都人耳目一新。聚豐餐館又融川菜、北京菜、江浙菜于一爐,頗受愛嘗新鮮的成都人歡迎。前來包席者、零餐者一批接一批,生意相當好。同時,聚豐餐館也承辦上門包席服務,以高檔筵席為主,僅在上門包席這一較次要的方面,其收入便可與當時專門從事上門包席的正興園相匹敵。在其開業后的好幾年中,聚豐餐館的營業額一直在成都餐飲業中雄踞第一。

李劫人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著名作家,又是一位有名的美食家,并曾親自從事過餐飲業。其作品以寫實著稱,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寫到少城公園旁的“聚豐餐館”。如《大波》的主人公,官紳黃瀾生一家就常到“聚豐餐館”吃席。當時女人進餐廳吃飯是新鮮事,要開明女性才有這個膽量,但聚豐餐館的女食客卻很多。當時成都的中層人物往往以能到“聚豐餐館”辦席請客為值得顯示、炫耀之事。聚豐餐館的飯菜較貴。像《大波》中曾描寫在新軍中當官、代理過“管帶”的吳鳳梧,以其經濟條件而言,“還沒有資格”到聚豐餐館去吃便飯。

祠堂街聚豐餐館開業不久,官府開始修建“少城公園”,有關人員、技術人員等經常到聚豐餐館包席。公園剛修好,李九如捷足先登,首先在公園內開設了一家小餐館,名“永聚餐館”,以售零食為主;不久又在旁邊開辦大型茶廳“永聚茶社”。

聚豐餐館開業后,雖生意很好,仍積極參與成都的各項大型飲食活動。如宣統元年、二年、三年的燈會、花市及各種大型廟會,皆派人設點售零食,以擴大影響。陳寬《辛亥花市竹枝詞》曾記述:“‘四春雅座善溫存,賽過同行‘五柳村;填鴨最肥油最大,南堂要數‘聚豐源。”

這里,“五柳村”是祠堂街聚豐餐館第一包席廳之名。

宣統元年秋,成都將軍玉崑上任后,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帶幾名隨員從將軍衙門乘小船到關帝廟祭祀。祭祀后便到聚豐餐館就餐。玉崑吃菜極考究,第一,要“滿漢全席”,第二,必須由李九如親自下廚掌灶,否則不吃。菜上桌后,玉崑盛請李九如坐在他旁邊,一同就餐。總的說來,在清末那兩三年間,因有官府衙門的庇護,餐館未遇到大的麻煩,并基本收回了投資。

不久,成都形勢開始發生變化。辛亥年(1911)5月9日,“皇族內閣”宣布“鐵路國有”。從5月中旬開始,“四川保路運動”的序幕在成都揭開。6月17日,川漢鐵路公司在成都召開了兩千多人的股東和各團體聯合大會。8月20日,成都開始了全面的罷市罷課活動,大街小巷百業俱停,聚豐餐館在此期間卻基本維持了營業。9月7日,趙爾豐在成都大開殺戒,屠殺手無寸鐵的群眾。9月8日,“同志軍”圍攻成都。11月27日,成都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正式脫離清王朝。12月8日,東較場兵變,發生了有名的“十二·八,打啟發”,華興街的近鄰“勸業場”損失極為慘重。華興街聚豐餐館旁邊有一個軍隊指揮部,平日該部的軍官經常到聚豐餐館就餐,因此互相熟悉。兵變消息傳來后,李素青即往該部請求保護。該部即派出兵士協助聚豐餐館關門內守。不久,當一群嘩變士兵擁來欲砸門搶劫時,門內守護兵丁與他們交待了一陣,門外兵士便走了。祠堂街聚豐餐館則因“少城”城門口有旗兵守衛,兵變之日雖不斷傳來槍響,但“打啟發”的隊伍并沒有進入“少城”。這場動亂,“大城”內的商家、餐館,普遍遭受重創,特別是“勸業場”及附近,幾乎都遭到毀滅性打擊。李九如的兩個餐館都幸免于難,他認為這應歸功于當初看風水的功勞。

“打啟發”事件后約兩三天,李九如親到華興街聚豐餐館辦席,邀請對保護聚豐餐館有功的幾位官員和兵士赴宴。酒過數巡后,一位官員悄悄對李九如透露,他已獲得可靠情報,全省的許多袍哥組織和部分軍隊正在聯絡,近期內將血洗被滿人占據的“少城”。李九如深知滿漢積怨甚久,此事寧可信其有,不敢信其無。但他想起當初選擇祠堂街建聚豐餐館時,風水先生曾說過該地一可大發展,二可避大難,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叫家人及眾師傅商量,多數人主張應暫避風頭。他又去請教風水先生。風水先生想了很久,只說了一句話:“最近一段時間,少城內的陰氣很重。”于是,李九如決定馬上搬遷少城聚豐餐館的貴重品至華興街避風。次日即命兩個聚豐餐館的所有人員,并臨時雇了幾十名青壯,白天黑夜地忙了好幾天,將祠堂街聚豐餐館較值錢的東西及部分餐具運到了華興街,關閉了祠堂街聚豐餐館。三個月后,即民國元年(1912)春節過后,所謂“血洗滿城”并沒發生,李九如才命祠堂街聚豐餐館開業,并陸續將東西運回。

清末民初,經歷了社會大動蕩后,成都的飲食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餐館行業看,一些過去有影響、并與滿人上層統治者關系較密切的大的包席館或抵制歇業,或破產倒閉,或因失去靠山而一落千丈。如“正興園”,“一家春”等。這就為聚豐餐館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李九如抓緊這個時機,充分發揮“南堂”設點包席的優勢,首先在成都推出新式婚宴和各種壽宴。當時,知識文化界一些開明人士提倡新式結婚。“新式”的具體表現有兩點,一是不乘轎子,二是到“南堂”餐館辦酒席(過去通常是在家里辦)。而后者,在當時的成都,便以聚豐園為最高檔。當時,成都小汽車還很少,少數上層家庭的青年結婚,能乘小汽車到聚豐餐館吃包席,被視為相當的派頭。另一方面,李九如也大力開展上門包席業務。“榮樂園”的創辦人蘭光鑒的兒子蘭云翠先生曾寫道:“民國初年,成都的包席館子很多,其中規模最大的要數五柳村的聚豐園。大宴會的生意,大部分都是它做了。其它的包席館子只能做點小宴會的生意,是不能與它競爭的。”可見,當時聚豐餐館在成都飲食行業的霸主地位。

民國4年前后,由李九如發起,邀請三合園、枕江樓、榮樂園、頤之時、玉珍園等一百多家成都城中的“南堂”餐館老板在少城公園永聚茶社開會,成立了餐館行業的民間協調組織“成都宴蒸幫”。會上公推李九如為第一任山長,當時的省市首腦、軍政要員任顧問。“宴蒸幫”是一個很松散的餐館行業的民間協調組織,主要任務是防止同行間的不正當競爭,調解行業內部矛盾糾紛等。采用“吃轉轉會”的方式開會(即輪流到各大餐館開月會或委員會,并在那里就餐),日常糾紛由當事人雙方到聚豐餐館調解。“宴蒸幫”的日常事務由李素青負責,李九如并不多管。

民國6年,對56歲的李九如來說,是一個經歷嚴峻考驗的年份。閏二月,滇軍總參謀長羅佩金與四川軍閥劉存厚在成都城內開戰。雙方以皇城為中心,巷戰達七晝夜,附近民房被焚者多達3000余間,民眾死傷8000余人。祠堂街聚豐餐館與皇城僅一步之隔,被滇軍某部強行入駐,作為團部指揮所,并設立“臨時三軍聯合指揮所”。少城公園的永聚茶社也被派駐一支小部隊,每日由聚豐餐館免費供給數百人伙食,開支甚大,臨行時還給其長官大量“保護費”,才把他們打發走。7月5日,黔軍總司令率部與劉存厚在成都城內再開巷戰十余日,又燒掉房子一大片,打死打傷老百姓6000多人。這次巷戰時,又有一支小部隊駐進祠堂街聚豐餐館。李九如供給伙食,又送上一筆“保護費”。事后,李九如認為花點錢也值得,因在巷戰中,許多公館、商家不僅遭搶,還遭殺了人、放了火,比起他們來,已是不幸中的萬幸。這年臘月十五深夜,與華興街聚豐餐館緊鄰的商業場(原勸業場)不幸失火,頃刻燎原,全場化為灰燼,片瓦無存。李九如、李素青現場指揮幾十名伙計奮戰一夜,才保住了聚豐餐館,未蒙受大的損失。闖過這一年三大劫難后,李九如更加迷信風水了。

此后兩三年間,李九如的父母先后在家里過世。李九如長子李素青回家辦理喪事,并準備移葬成都。李九如自己則請了一名風水大師,開始在成都附近尋求龍脈地。由于他略知風水,并對此很有興趣,便與風水師一道外出尋找寶地。西至灌縣青城山,東至雙流牧馬山,他們都去踏勘過,都不太滿意。最后在北郊鳳凰山發現了“龍脈”,便“攆”(跟隨山脈走勢尋其龍穴)到龍潭寺,又攆到石靈,又到大面堡,又攆到沙河雷打嘴,共費時月余。最后風水師認為從鳳凰山昂起的“龍脈”經上述地帶后“收氣”于雷打嘴,在此地葬祖墳,能長佑聚豐餐館在成都的霸主地位,后人必大福長壽。故李九如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在此購地葬墳。雷打嘴屬一黃姓“客家人”農民所有。經初步探“口風”后,得知黃家的態度是“黃家祖傳的山地不能賣與外人”。這時有人為李九如“打條”,建議與其“開親”,然后再說購地。此時,李九如的長子李素青早已成親,次子李素章(丕承)尚未滿16歲,黃家有一女18歲。李九如便請媒人攜重禮前往為次子提親。黃家答應了這門親事,并很快成婚。婚后,李九如親自向親家提出購地葬墳之事,黃家也就答應了。這時,李九如父母的靈柩早已運到成都,停在寺中,便擇一吉日葬于雷打嘴。事后又在這里修了幾間房子,以備上墳、祭祀之用。

民國8年前后,聚豐餐館又在成都首先推出西餐,并引進冰淇淋、冰糕制造機等,頗受成都人的歡迎。民國12年春,青羊宮花市期間,李九如命聚豐餐館與永聚茶社皆到青羊宮設點。當時的著名學者劉師亮曾寫道:

聚豐餐館設中西,布置精良食品齊;

偷向玻璃窗內望,何人倚桌醉如泥?

當路茶園有“綠天”,“鶴鳴”“永聚”緊相聯,

問他每碗錢多少,都照君平賣卜錢。

民國10年,李九如61歲時,其妻王氏死。王氏共為其生4子。李九如約于一年后又娶一妻柳氏。柳氏為其生一女。這時,為集中精力搞好祠堂街聚豐餐館,李九如便把華興街聚豐餐館“頂”給徒弟去做。

大體在1933年至1937年間,聚豐餐館的業務規模和收入都達到了最高峰。這一時期,省內軍閥爭奪地盤,戰爭不已,但大體都在成都城外進行;同時,紅軍長征經過四川邊區,蔣介石派大量“中央軍”入川,成都城內像聚豐餐館這樣的高檔餐館生意一下子變得特別好,每天都有若干中上層軍政人員出入其中。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少城聚豐餐館的周圍,不斷地有新的高檔餐館開業。如僅在少城公園內,便新開了靜寧飯店、桃花源等。少城公園內的茶館也新開了好幾家,有時為爭奪顧客,彼此還發生糾紛。李九如為避免糾紛,先后將在少城公園內開的分店永聚餐館和永聚茶社轉讓他人。1938年以后,資產階級的“新文化”意識已在成都逐步占據統治地位,并在衣食住行等許多方面涌現出新的形式、新的潮流。但李九如還抱著一些老觀念不放。如仍命聚豐餐館的伙計繼續穿長衫子、繼續使用在清代才流行的條桌等,顯得不合潮流,業務轉而停滯不前。

更為不幸的是,在一次宴蒸幫的例會上,其長子李素清因吃冰淇淋而引起腹瀉,竟不治而死。這對李九如的打擊很大。此后數年間,聚豐餐館仍維持業務。但自李九如滿70歲后,由于年老,加之身體較胖,行動不便,很想交班。但二子、三子從小生長在蜜糖中,嬌生慣養,對飲食業無興趣,無法獨當一面。更為甚者,此二子先后被人引誘去抽大煙,難以自拔。第四子李素明僅十余歲,也難以獨當一面。這一時期,其二子、三子還成為被綁架的對象。1939年,已35歲的二子李素章被人綁架。由于綁匪開價太高,李九如拒不交錢,綁匪便把李素章弄到中壩、江油等地,關押時間長達兩三年。這以后,李九如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把聚豐餐館的日常管理交給帳房先生和徒弟,但帳房、徒弟都變著法子把錢往自己包包里裝。并且,他們在餐館內公開抽大煙,一些警察、特務趁機來敲詐勒索,聚豐餐館的影響一下子變得壞起來,其業務急轉直下。聚豐餐館原有一批當時全市一流的廚師,如辦席配菜、主廚聞名的夏增輝、以燒烤著名的周庭松、以白案聞名的唐文新、以刀法聞名的林思安等,在這一時期都先后被靜寧飯店、桃花源等爭奪而去。在1942年前后,聚豐餐館已出現嚴重虧損。這一時期,李九如的二兒李素章被綁匪放回。李素章曾試圖接替父親,挽救聚豐餐館。但他很快就被迫承認自己沒有這個才能。李九如為了維持面子,便向當時的一個大商人劉金如借了很多錢。過了沒多久,借的錢用光后,又向新繁的一個大財主王楝臣借了一大筆錢,但仍難以維持。1943年,劉金如、王楝臣來索債。李九如因無法還錢,便將聚豐餐館的財產分為三股,李、劉、王各一股,將“聚豐餐館”的牌子換成“權記聚豐園”,又繼續經營了一段時間,仍虧損無法維持。1944年底,聚豐餐館在它經營了整整40年后宣布倒閉,祠堂街聚豐餐館也在它經營了35年后倒閉了。

李九如雖曾很有錢,但他始終不愿在城里買房子。他被迫搬出祠堂街聚豐餐館之時,已82歲。他不愿意與那些不爭氣的孩子們在一起,先是隨他多年的帳房先生鄒浦成到東郊大面堡去住了一些日子,然后便回到沙河堡雷打嘴。他的幾個兒子先是在紅墻巷租了一個院子,住了沒多久,便因生活無著落而各奔前程。李素章曾開了一個小館子,也叫聚豐園,但沒過多久便垮了,李九如的晚年主要是由幺兒李素明撫養。李素明這時二十多歲,讀過一些書,在一個寄賣行找到工作。1946年,李九如死于沙河堡雷打嘴,享年85歲。李素明靠“逗會”才埋葬了父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小视频| 亚洲成人77777|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日韩第九页| 在线亚洲天堂|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欧美精品在线看|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色亚洲成人|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91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狠狠色综合网|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高清视频一区|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毛片在线看| 五月婷婷综合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19p|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99| 国产青榴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色有码无码视频| 精品福利国产|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性欧美在线|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性天天|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青青草久久伊人|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91|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资源站| 亚洲综合九九|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99久久性生片|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亚洲午夜天堂|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