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西平
在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物質市場需求萎縮,大蕭條拉開序幕之時,出版業要發展是很艱難的。而此時的津巴布韋,圖書業仍能維持運轉,生存之道主要靠學校圖書在做支撐,但靠創意作品生存的小型獨立出版商命運又將如何呢?
且看津巴布韋獨立出版商amaBooks如何運作吧!amaBooks獨立出版商成立于2000年,恰逢本國經濟開始走下坡路,John Eppel 或許是amaBooks最知名的作家,他除著書之外,還為慈善兒童籌集資金出版詩選。為了享受出版帶來的樂趣,人們又在津巴布韋西部城市布拉瓦約(Bulawayo)成立一個出版公司,并用英語作為主流媒介,可在John Eppel出版兩部小說后不久,該公司就因經濟原因被迫關閉。
而amaBooks出版社則有幸走過了7個年頭,出版16種圖書,主要是來自馬塔貝萊蘭地區的創意寫作,大約60 位作家從事圖書創作,多數是首次出版,有些作品已經贏得了津巴布韋圖書出版和國家藝術優異獎。
amaBooks是當下津巴布韋最著名的出版社,出版John Eppel 的著作,以及來自布拉瓦約系列短篇著作。這些短篇小說和詩歌,從總體上反應津巴布韋的社會概況。
但如今當地許多人的月工資只能購買幾公升燃料,要銷售圖書已非常困難,但給作家卻提供了土壤肥沃的創作環境,有很多寫作素材。當政府的政策及價格變化波動失調時,人們的生活住房就會遭到破壞,并造成貨物從貨架上失蹤,凸顯人們在為生計而奔波。
最近,津巴布韋作家建立了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小說隊伍,最具活力的寫作形式是短篇故事,如布拉瓦約系列。許多作品用故事(或詩歌),以紀實文學的形式,反映津巴布韋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
作家經常反映日見所聞,以人們遭受政府政策之苦尤其明顯,從布拉瓦約短期的作品中均可看到,不過很少人花錢閱讀這些書籍,多從家人朋友那兒互相傳閱,惟有圖書館始終存在需求。
經濟壓力導致需求低下,出版業變得舉步維艱。在津巴布韋的連鎖書店,現在只做學校讀物,通貨膨脹對成千上萬的市場價格均帶來挑戰性影響。
印刷成本和紙張的價格緊密聯系在一起,由于人們還在慣用美元的價格平衡利率,因此,大多數出版商嘗試設置多種重印價格書。但書店并非總是在書籍交付時支付賬單,因此,價格只能是溫和的利潤,如果付費拖延,在短期內時間就不足以補充庫存,最近的價格管制(半價銷售)執行的政府制定的書費價格。
圖書出口也存在問題,因為津巴布韋存在雙重匯率,津巴布韋美元價格是通過外匯兌換,且兌換率非常低,除非在其他國家涉及津巴布韋圖書的定價,否則很不劃算。
目前受津巴布韋讀者歡迎的資料排序是:即時通訊,國家局勢,而對南非和聯合王國,讀者似乎沒有了吸引力,或許在21世紀,題材過于超現實主義是可信的,而過于沮喪又是津巴布韋人不愿體驗的生活。
amaBooks出版商在這種環境下可以生存,也離不開捐助者的財政支持。7年前,出版一本書的收入就足夠出版下一本,每個項目具體捐助者都有指定的圖書,包括這本書的印刷費用,有時捐助者購買一些書籍,捐贈給圖書館或學校。如果沒有這種支持,amaBooks就很難繼續維持生存。
另外amaBooks的工作內容,在布拉瓦約與各界藝術領域密不可分,尤其與音樂和視覺藝術。來自布拉瓦約短篇作品的系列圖書發行,是伴隨開放的展覽中富有靈感的書籍拓展,許多是當地音樂家的特寫。該發行也吸引了捐助者的熱情支持,津巴布韋布拉瓦約法語聯盟最近還創造了amaBooks 網站,為布拉瓦約藝術開辟新的空間。
作家對津巴布韋形勢、執政領導進行評判,一般都非常坦率,雖然有理智的自我審查,但是任何對本國高層領導的蔑視,都可能帶來漫長的牢獄宣判,所以出版商也想避免這種命運,迄今為止,可以說不涉及藝術自由的作品很少能夠達成協議。
年輕作家帕特麗夏·奧爾登(Patricia Alden)的《震怒之日》對津巴布韋當前形勢作了創意報道,文章聲稱人們并沒有要求老一輩去戰斗,亦不想聽這方面的信息,人們關注的是有沒有食物放在桌上以及與之相關的生計問題。
可見事實上,大部分的年輕作家,一般是回避與“政治”或避開與政府直面,他們專注現場任務的錄制,尤其是能給政府政策帶來后果的事件。
津巴布韋的出版業差異很大,由于能源每天每小時在削減,加上電力故障和裁員,多日沒有電話,或產生不可靠的電子郵件或互聯網連接,還有的作家甚至沒有電腦,無法上網了解社會。
不過目前總體狀況是,一方面通貨膨脹和降價等社會弊端仍存在,另一方面有興趣寫作和閱讀的人群亦同樣存在,因此出版商仍在不懈地奮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