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運富
成績斐然,外貿逆勢快速增長
2008年以來,廣州開發區積極開拓新興海外市場,著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在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全國外貿出口萎縮的大背景下,特別是在我國優惠政策向中西部傾斜、東部地區外貿出口普遍下滑的情況下,成功實現了外貿逆勢快速增長。

1至11月,全區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203.77億美元,同比增長24.33%,比去年同期提高11.2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7.90億美元,進口105.8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7.89%和21.22%,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6.86個百分點。
——出口貿易持續增長,增幅高于市、省和全國水平。廣州開發區外貿出口在嚴峻的國際市場環境下取得良好發展,增長速度比去年同期明顯加快。2008年各月累計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并高于全國和省、市平均水平。1至10月,全區出口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5.81%,比全國出口增幅高出3.91個百分點,比國家級開發區出口平均增幅高出4.26個百分點,出口額占全市出口額近四分之一;出口總額在全國54個國家級開發區中排名第七,增速在前七位開發區中僅次于煙臺和漕河涇開發區名列第三;增速快于天津、江蘇和昆山開發區。
——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穩步攀升。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出口占主導地位。1至10月,機電產品出口累計達67.17億美元,同比增長24.4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16個百分點,占全區出口總額的75.6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穩定增長。全區高新技術產品累計實現出口36.09億美元,同比增長2.86%,占出口總額的40.63%,幾乎占全區出口的半壁江山。
——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快,一般貿易快速發展。全區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推動加快了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轉變。1至10月,加工貿易進出口累計達121.52億美元,同比增長30.27%。其中,出口67.2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75.74%,同比增長21.4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35個百分點。在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出口中,85%以上是以加工貿易方式實現的。與此同時,一般貿易加速增長,前10個月,累計進出口46.45億美元,同比增長21.18%。其中,一般貿易出口17.27億美元,同比增長36.9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58個百分點。
——大型外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出口量穩定增長。大型外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全區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目前,全區出口超千萬的大戶共109家,出口額71.56億美元, 占全區出口總額90.1%,拉動全區出口增長24.93個百分點,貢獻率達95.42%,完成市下達區出口任務的85.83%。捷普、建興等出口大戶出口量增幅一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長,尤其是新的大型出口企業投產進一步為全區外貿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樂金飛利浦液晶顯示(廣州)公司今年正式投產以來,1至8月,累計出口5.16億美元,同比增長1.56倍。目前,該企業九條生產線已開足,月生產液晶模組達120萬片,有力地拉動了全區對外貿易的增長。
任重道遠,外貿發展面臨挑戰
——全球經濟低迷,外部需求減緩。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愈演愈烈,逐漸由美國向全球傳導,演變成一場國際金融危機。全球經濟日益低迷,經貿變數增加,外貿環境趨緊;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趨淡,日本經濟再度陷于停滯,失業率趨升,外部需求減緩;國際商品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對外貿出口造成更大的外壓。盡管2008年前11個月開發區出口增速依然保持逆勢穩定增長,但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區內部分企業的出口訂單開始減少;金屬冶煉行業產量下降,甚至開始限產;雖然外貿出口整體增長了27.89%,但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不少。
——基礎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生產成本增加。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能源、基礎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高起高落。2008年上半年,全球通脹加劇,原油、煤炭、鋼鐵等資源、能源和多數基礎原材料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機電、輕工、化工等行業原材料價格漲幅高達20%,國際海運費也漲了30%以上。基礎原材料價格上漲,商品出口價格下滑,使外貿企業成本增加,利潤減少。下半年后,受需求下降的影響,全球通脹向通縮轉化,基礎原材料價格不同幅度回落,有色金屬、化工及能源類產品價格均有較大幅度下跌,但因受經濟低迷的影響,商品出口價格降幅更大,并且商品出口貨款回收困難。加大了外貿企業經營的難度,形成進口原材料價格與出口產品價格倒掛。特別是前期高價進口的原材料、產品、半成品積壓給一些外貿企業造成高額成本無法消化。生產成本的增加和利潤的縮減,使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受到挑戰。
——企業效益下降,運作面臨困難。
國際金融危機嚴重地影響實體經濟,現已波及到所有的企業。特別是對于外資占總體經濟90%以上,對外依存度大的廣州開發區影響更大。目前,區內部分企業經濟效益已開始下滑;一些企業資產負債率上升,資產流動性下降;產品銷售不暢,庫存增大;資金占用的比重加大,企業經營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同時,也使得區內企業融資、招商引資、市場維持和開拓領域難度越來越大。雖然現在有些行業效益還不錯,但總的來說,外貿發展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積極采取相應對策。

重拳出擊,力保外貿持續增長
面對世界金融危機對外貿發展的嚴重挑戰,廣州開發區重拳出擊,決定在未來三年內,集中投入財政資金約300億元,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支持高新技術產業、高端產業發展,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先導區、適宜居住城市示范區、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建設。與企業共渡難關,力保外貿持續增長。
——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打造最佳經濟環境。2008年至2010年,區財政安排投入250億元,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其中,60億元投資廣州科學城北區建設,用于征地、拆遷、道路、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50億元投資蘿崗新城中心區十公里地帶及科學城道路市政、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創新與服務、商業金融和綜合配套服務區等公共配套基礎設施建設;45億元投資廣州國際生物島、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道路、堤岸、科研單元建筑、科技服務配套、生態環境及商業金融服務配套建設;30億元投資區內玉蘭大道、香雪大道等主干路網建設;30億元投資區汽車產業基地,用于永和河北片范圍的土地、道路和生態保護等配套建設;15億元投資建設廣州金融創新服務區、保稅物流園區、天鹿湖旅游度假區和現代服務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園區功能設施配套;10億元投資區內水質凈化廠和污水管網、集中供熱系統等循環經濟基礎設施建設;10億元投資中小學改擴建和新建、中山大學嶺南醫院、國際體育中心、網球中心等科教文衛體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宜創業、適合外貿發展的最佳環境。
——加快統籌城鄉發展,營造外貿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2008和2009兩年,區財政安排約11.46億元用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其中,10億元用于被征地農民和農轉居社會保險專項資金,為補助被征地農民和農轉居居民購買保險;8300萬元投入就業和自主創業專項資金,用于職業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開拓就業崗位,推進自主創業;2600萬元投入農村合作醫療及救助專項資金,繼續提高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水平;2000萬元用于農村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2000萬元投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專項資金,提高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從而營造開發區外貿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2008和2009兩年,區財政共安排23.2億元用于促進自主創新,支持高新產業發展。其中,10億元設立種子基金和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扶持一批創業項目成長;4.5億元用于科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3億元投入科技擔保公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3億元投入引進創新領軍人才專項資金,打造人才高地;2.5億元,增資廣州科技創業投資公司;2000萬元投入技術標準產業化專項資金,推進技術標準產業化,支持企業技術創新。
——大力發展高端產業,支持企業穩定較快發展。2008和2009兩年,區財政安排投入12.8億元,用于發展高端產業和支持企業發展。其中,8億元投入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重大產業項目的引進;1億元投入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引進金融機構,加快金融產業發展;8000萬元投入價格補貼專項資金,補貼用熱、用氣企業;5000萬元投入總部經濟專項資金,用于引進企業總部,加快總部經濟發展;5000萬元投入創意產業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重點創意企業,加快創意產業發展;5000萬元投入服務外包專項資金,加快服務外包業發展;5000萬元用于企業提前投產獎,獎勵提前投產企業;3500萬元投入循環經濟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2000萬元投入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促進企業提高技術水平;2000萬元投入重點企業扶持專項資金,進一步支持重點企業發展;2000萬元投入錯峰自發電補貼專項資金,補貼自發電企業錯峰發電;500萬元投入企業拓展市場專項資金,鼓勵企業開拓市場,擴大生產。
——優質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加強與工商、海關、檢驗檢疫、稅務等駐區單位的溝通和合作,搭建駐區單位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及時幫助外貿企業解決各個環節碰到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提供退稅便利服務;注重發揮檢驗檢疫的信息優勢;及時通報國外技術壁壘、技術標準信息和進出口商品風險信息,增強全區企業應對能力;形成促進外貿又好又快發展合力。建立完善進出口預警機制,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增強預警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指導企業做好防范工作。根據形勢的變化和企業的要求,開辦企業專題培訓班,指導企業做好應對工作,增強企業開拓市場和防范風險能力,促進外貿出口持續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