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霍斯歐 本報記者 常黎明
金融危機肆虐全球之際,貿易保護之風再度盛行,甚至成了有的國家指望擺脫危機的藥方。16日,中國商務部表達了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雖然中國未直接點名,但外電很快將此與美國的經濟刺激計劃聯系起來,稱這是中國向美國發出的警告。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1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加深影響,有的國家在刺激經濟的方案中提出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的條款,中國對此深感憂慮。法新社報道說,盡管發言人沒點任何國家的名字,但他隨后在回答關于美國經濟刺激計劃中“買美國貨”條款的問題時說,在當前的金融危機背景下,所有國家采取的措施都不應該產生負面影響,尤其不應該發出錯誤信息。報道認為,中國把美國單挑出來進行了特殊的批評。
法新社還報道稱,在姚發表評論的同一天,中國官方媒體援引商務部另一名高官的話,對“買美國貨”條款進行了批評。商務部一名貿易專家則表示,貿易保護主義肯定會增多,亞洲國家將成為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犧牲品”。此前,中國媒體已經將貿易保護主義比作“毒藥”。法新社說,不光中國擔憂“買美國貨”條款,包括美國最大貿易伙伴——加拿大在內的多個國家也表達了憂慮。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在上周五發出警告說,“買美國貨”條款會使美國在貿易戰中受傷。
美聯社以“中國警告保護主義會傷害經濟復蘇”為題報道了中國商務部的表態。文章說,美國國會上周五通過的經濟刺激計劃主張優先購買美國制造的鋼鐵和其他商品,而中國此前承諾其4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不會要求“買本地貨”,中國現在加快了批評的步伐,警告類似華盛頓的這種“買本地貨”的限制會使全球衰退惡化。
英國廣播公司在報道中稱,中國擔心奧巴馬政府通過“買美國貨”條款釋放的是一個追逐保護主義政策的信號。報道評論說,中國已經多次通過評論或其他形式在國家媒體上提出貿易保護主義問題。中美兩大經濟體高度相互依賴,中國不想打一場貿易戰,不想讓貿易戰阻礙中國經濟的復蘇。
美國《舊金山晚報》網站16日以“希拉里將面臨中國對貿易的憤怒”為題評論說,正在亞洲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希望在抵達中國時看到微笑的面孔,但國會通過的經濟刺激計劃可能改變這一切。希拉里可能需要向中國保證,美國市場依然是開放的,沒有貿易保護主義。▲
環球時報200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