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聞出版局離退休人員管理處
2008年4月30日,是山西省新聞出版局原副局長梁肇唐同志離休16周年紀念日。16年來,這位老黨員,離而不休,主動發揮余熱,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大潮中,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準則,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文明建設,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忠誠信念旗幟鮮明地提出,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奉獻不止。所以,他像春蠶一樣默默吐絲,像耕牛一樣無私奉獻。這位身弱多病的老人,離休后,擔任著省版協主席、省報協常務主席、局老齡委第一副主席、局反腐倡廉監督員、局報刊顧問、局報紙審讀員、省老干部工作監督員、《中國新聞出版報》特約記者、省內多家報刊的通訊員、省人民醫院監督員、《山西老年》、《長治日報》顧問等十幾種社會職務。在這些崗位上,他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也贏得了多項榮譽。全省出版業、報業的同志們稱贊他為:“不拿工資的公仆”、“不知疲倦的人”,“離退休老出版、老報人的好榜樣”。
一、努力開創“兩會”工作新局面
1992年4月30日上午,時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民同志同梁肇唐談話時說:“省委決定你離休,離休后到省版協工作。省委希望你一定要把版協工作搞好,繼續為山西出版業做出新的貢獻。”1992年5月,梁肇唐同志當選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他從一個主管報刊、人事、黨委、老干部工作的副局長,變為全省出版工作者服務的版協主席,要權沒權,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只有為會員單位服好務的責任。梁肇唐沒受任何影響,他轉變思想,放下架子,深入基層,了解和掌握會員單位的思想和要求,他把版協工作的主線定為:“為會員單位服務”。就在這年7月中國版協召開了地方版協主席會議,中國版協主席宋木文在《找準位置,起好橋梁紐帶作用,發揮好地方版協作用》講話中說:“版協工作既不能越權,也不能走尾巴主義,一定要找準位置,搞好服務,當好助手,闖出自己的路子。”梁肇唐同志經過三年的深入實際,不斷探索,從實踐工作中探索總結出:“找準位置,積極主動,搞好服務,當好助手,促進繁榮,重在活動,在活動上多作文章”搞活版協工作的經驗。由于工作有了新思路,多項工作有條有理,版協工作搞得十分活躍,受到了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以及各出版社和期刊社的好評與贊揚。
對于山西版協的經驗,中國版協十分重視。于1997年在山西召開了全國地方版協年會,推廣了山西版協的經驗,與會同志一致贊揚:“山西的經驗好,核心是重在活動上下工夫,為地方版協走出一條新路。”會后由安徽、陜西、四川、河南等七個省版協組織人來學習,山西省版協從全國落后變成了先進。
梁肇唐同志是個善于動腦子、敢于出點子、大膽創新的人,他在擔任版協主席期間,除了抓好正常的選題論證、評獎圖書等工作外,還創造性地開展了以下活動:一是為了促進全省出版業的發展,親自寫方案向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建議,每兩年聯合在全省開展一次評選先進、百佳出版工作者活動。如今,評選工作已堅持了6屆。二是為發揮出版、期刊社離退休下來的“老出版”的作用,自己起草了《老出版工作委員會章程》,成立了老出版工作者委員會,并向64名從事出版工作30年的同志、老出版做出新貢獻“夕陽紅”頒發了奉獻紀念牌。三是為提高廣大出版工作者的理論水平,樹立精品意識,多出精品圖書,倡議每年舉辦一次出版理論研討會,對選送的論文進行評獎,同時對優秀論文給予獎勵,獲獎作品可參加職稱評定,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出版工作者參加這一活動的積極性。四是為創辦一批叫得響、高品位期刊,在任期內五次帶領省城出版專家、學者、老出版上門,給獲得山西省一級期刊的《山西老年》、《人事》、《正氣》、《經濟師》等雜志“會診”審讀,評頭論足,挑毛病,找差距,獻計獻策。五是為全面提高期刊質量,發動全省期刊界開展評選好文章的活動,每刊可推薦2至3篇。文章要求:內容新、觀點明、標題好、文字精。每年評出一、二、三等100篇好文章,由版協召開表彰大會,向獲得好文章的作者頒獎證書、獎金,有力地促進了期刊質量的提高。六是在工作上不落他人之后。1997年中國版協在昆明會上,通報《中國出版年鑒》發行情況,山西省只征訂12冊,全國倒數第一。他在會上作了檢查,并表態兩年之內一定迎頭趕上。他首先成立了發行小組,自己任組長親自抓。經過兩年努力,山西的《中國出版年鑒》發行由12冊一躍增加到320冊,名列全國前茅,獲得了中國版協獎牌和3000元的獎金,他本人于2000年被選為中國版協常務理事。
梁肇唐同志對報協影響也很大,大家都稱他是“省報協的火炬”。十多年來,他把全部精力奉獻給新聞事業。在離休之前是新聞出版局分管報業的副局長,由他負責策劃成立報業協會,會上被選為省報協第一副主席。1992年離休后,又投入報協工作;1996年增選為省報協常務主席(主持工作)。他熱愛報協工作,關心群眾,團結同志,對報業工作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工作上年年有新目標,會會有新內容,因而使省報協充滿了生機,在全省報界產生了極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及時幫助解決問題。報協成立以來,他每年都要多次到會員單位了解情況,看看變化。對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及時鼓勵、支持;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能解決的在當地解決,不能解決的帶回協會,設法解決,或向宣傳部、省政府反映幫助解決,為報業改革、發展爭得了寬松的環境。他針對一些報社存在技術上的問題,讓懂技術的副主席、秘書長曹秀同志,組織技術人員到《陽泉日報》、《晉中日報》、《長治日報》等幫助解決。為幫助《太原日報》提高報紙印刷質量,曾五次組織技術人員到《太原日報》“會診”,使《太原日報》的印刷質量由全省評比第四名,提高到第一名,到2003年獲得“十一連冠”。省報協曾三次在該社召開現場會,推廣他們的經驗,全省34家報紙中,總分達到90分以上的由4家增加到14家,95分以上的涌現出了5家,使山西省報紙印刷質量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他還親自抓“龍頭工程”,以典型帶動全面。梁肇唐主持報協工作,一貫堅持集體研究決定、分工負責的原則,經常交心通氣,互通情況,他在報刊業年齡最大,而工作卻處處事事走在前頭。《長治日報》是他的聯系點之一,經常深入那里和報刊工作人員一道研究報業改革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等問題。在《中國報業自律公約》出臺后,他認為這是推動報業發展報界的“憲法”,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他先在《長治日報》搞試點,取得經驗后,在省城召開了全省會員單位會議,隆重舉行了簽約和宣誓活動,由《長治日報》社長王占禹介紹了他們落實《公約》采取的措施和經驗,從此實施《公約》活動在全省各報全面展開。《長治日報》在簽約后一年多時間里,不斷強化自律,報業發展日新月異,各項工作全面推進。梁肇唐同志五下長治,寫出了《強化報業自律,堅持五個結合》一文,在《中國新聞出版報》刊出后,在全國報界反響強烈,引起中國報協高度重視,并和山西報協聯合在《長治日報》召開了現場會,把他們的經驗推向全國,而《長治日報》多次被評為全國先進。
梁肇唐抓“龍頭”典型不只是《長治日報》一家,近年來,他先后在大同晚報推廣了《打破吃大鍋飯,實行以績計酬》、臨汾日報《高舉改革大旗,三年邁出三大步》、晉中日報《強化內部管理、推進報業發展》、山西青年報《推行自辦發行,發行量突破十五萬》、呂梁日報《碰硬的,動真的,見實的》等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9次現場會,有力地推動了全省報業快速發展。
梁肇唐為搞活報協,還有一個新招,就是注重吸取外地經驗,開闊本省改革思路。當他得知《哈爾濱日報》深入改革的成功經驗后,立即組織本省12家報社的總編或社長前往取經。取經回來之后,為在山西開花結果,組織省報協領導成員集體到《長治日報》聽匯報、看變化,現場辦公,在長治日報社開了學習推廣“哈報”經驗現場會,系統介紹了“哈報”經驗及長治日報緊密結合實際推廣“哈報”經驗的經驗,使“哈報”經驗在山西開花結果。
梁肇唐同志認識到,報紙廣告收入是報社經濟命脈,他親自參加主持報紙廣告的評獎工作。這一活動在1997年由廣告委員會組織開展以來,到2006年共舉辦了九屆,年年有創新,一屆比一屆搞得好。在2001年他提出了要開展“四三三五工程”建議,即:每年收入增長40%,評出30篇優秀論文,評出30名先進廣告作者,評出50件廣告精品,以從理論上增強大家的廣告意識,全面提高廣告作者的自身素質,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連續九年組織了廣告理論研討會,使山西報紙廣告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出現了一大批導向正、創意新、構圖美、設計精、內涵深、印刷好的廣告版面,也促進了廣告經濟收入從6200萬元增長到8.8億元,增長了15倍多。2006年10月,第九屆評獎會在《陽泉日報》舉行,梁肇唐帶著肺切除、骨折的疼痛主持了評獎會。在評獎總結會上他高興地說:“通過九屆廣告作品評獎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報社廣告業的發展,廣告作品也由開始的粗、淺層次向藝術性、服務性、品牌化發展,因此,受到了客戶、讀者、領導的歡迎。一定要繼續搞下去。”同時,他還和劉江、趙修身等同志創辦了《山西商報》,填補了山西沒有商報的空白。還組織全省各報社退下來的老報人,兩次參觀了全省各報的報業新變化、新成就、新面貌。
二、“兩員”雖小,責任重大
梁肇唐做了一輩子新聞出版工作,離休前又是省新聞出版局的副局長,可他偏是看重一個沒有頭銜的報刊通訊員和報紙審讀員的工作。在主持“兩會”工作期間,先后擔任了多家報刊的通訊員和報紙審讀員工作,他寫稿的勁頭更大了。他經常跑出版社、期刊社、報社、印刷廠等單位,和這些單位的領導交談如何出好書、辦好報刊和搞好報業改革的經驗,發現誰家有好經驗、好辦法、好建議、好設想、就總結成文,發表在各種報刊上。據粗略的統計,離休以后,他先后給《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出版》、《出版參考》、《山西日報》、《太原日報》、《長治日報》、山西電視臺、《山西老年》、《經濟師》、《新聞采編》、《人事》、《支部建設》等20多家報刊,寫稿1030篇,約50多萬字。1998年他被《中國新聞出版報》聘為特約記者,年近八旬的老人,是全國年齡最大的一位,這位“老新聞”全然不顧自己年逾古稀,又身患糖尿病、腦梗塞等多種疾病,走南闖北和年輕記者一起參加記者工作會議,聽取報社領導報告、接受任務。為了完成好任務,他采取了當主席與做記者結合,調查研究與采訪結合,編寫“通訊”、“信息”與寫稿結合的“三個結合”,這樣既做了兩個協會工作,又完成了報社的任務。他自從作了特約記者,就沒有了公休日,經常是常夜不能寐、有時在半夜三更突然拉著燈,把一篇報道的觀點,或一個標題記下來,充實進稿子里,甚至生病住院時也在病床前寫稿。他寫的稿子都是在街上打字鋪里自己花錢打印的。為爭取發稿時間,他還自費買了一臺傳真機。從他的發稿登記小本子上看到,他當特約記者5年共寫稿356篇,平均每年71篇,其中有6篇報道獲了一、二等獎,大大提高了山西出版業和報業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自從梁肇唐同志擔任《山西日報》、《太原日報》、《山西工人報》、《長治日報》、《山西婦女報》等6種報紙審讀員后,每天審讀這些報紙又成了這位老人的一項重要工作。“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么多報紙怎能都看得過來?他的安排是飯前、飯后、公休日和晚上,不僅認真地審讀,還要寫成文,他把審讀中發現問題和典型報道,寫成審讀報告和文章反饋回省局報刊處,6年間寫了123篇報告,164500字。如《典型開道、言論引導》、《長治日報深化國企改革系列報道評介》;《引導·鼓勁·促進》,《太原日報深入扎實宣傳報道縣級“三講”》;《全省主要報紙深入宣傳“三個代表”的綜述》等,這些報道發表后,對這些報社鼓舞極大,有力地促進了報紙質量提高。他高興地說:“‘二員雖小,責任重大”。
梁肇唐是一個有6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常說:“干部有離休制度,共產黨員不能離休”(見2005年《山西老年》第7期)。為此,他在多種崗位上繼續為新聞出版事業做貢獻。1996年5月,參加了省委宣傳部組織的赴各地市進行新聞出版執行宣傳紀律檢查工作,半年時間檢查了78個單位。他擔任組長,認真負責,堅持原則,寫了7篇專題報告,約25000字,受到省委宣傳部的表揚。
在2005年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教育活動中,他在每個階段都學在先,走在前,在老干部支部大會上帶頭做了對照檢查,成為支部里的帶頭人。他還以《做好崗位工作,踐行“三個代表”》為題,和處級干部作了文字書面談心,并總結出了《要保持先進性,一定要做到堅持“十性”》:學習上的自覺性,信念上的堅定性,宗旨上的牢固性,政治上的敏銳性,思想上的開拓性,工作上的模范性,廉政上的自律性,業務上的鉆研性,聯系群眾上的經常性,修養上的持久性。局保持先進性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全系統通報表揚了梁肇唐同志,號召全體黨員向他學習。從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他一直堅持寫學習心得,到2007年5月15日,他共寫了《為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叫好》、《如何保持先進性》、《永葆先進性,努力當模范》等84篇、約42000字的學習體會文章。
梁肇唐同志離休16年了,但他共產黨員本色不丟,責任意識不減,繼續為全省新聞出版事業做奉獻,獲得了多項榮譽和獎勵:1997年,中國記協給他頒發了從事新聞工作50年榮譽證書和獎章;1997年獲山西省“出版30年奉獻獎”;1998年獲全省出版界“夕陽紅”獎牌;1999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離休干部先進個人”稱號;2001年至2002年獲《中國新聞出版報》先進記者獎;2002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國報協“先進報業工作者”稱號;2003年獲山西省“振興報業特別貢獻獎章”。2006年在紀念建黨85周年紀念會上,山西省新聞出版局直屬機關黨委授予他2004—2006年度“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8年他榮獲省直屬機關工委、省直老齡工委老有所為先進個人。
(責編:查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