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笑炯
摘 要:當前,國家助學貸款管理體制不完善,導致此貸款風險程度較大,使得國家助學貸款發展緩慢。文章針對其原因進行了積極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國家助學貸款健康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學校 國家助學貸款 緩慢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1-073-02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育發展越顯重要。但是,現實情況——高昂的學費、生活費等各種費用使得多少孩子上不起學,多少個家庭面對大學通知書一籌莫展。面對這些情況,又出現了多少大公無私、品行高尚的好心人,他們解囊相助,積極助貧。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面對現狀,黨中央、國務院也采取了多種積極措施,其中“國家助學貸款”就是被社會稱為“及時雨”的一項新措施,這對于解決貧困學生上學難問題,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可是,從1999年9月我國開辦國家助學貸款以來,現實情況表現為助學貸款難,發展極為緩慢,不能從根本上滿足貧困學生的需要,直接影響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等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國家助學貸款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校作為連接學生和銀行的橋梁,它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筆者單從學校的角度做一粗淺探討。
一、國家助學貸款發展的現狀
在教育部2006年第四次新聞發布會上,全國學生貸款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指出:截止2005年底,全國累計審批貸款學生206.8萬人,全國還有248所高校助學貸款工作尚未啟動。部分省區或高校雖然啟動了這項工作,但審批貸款人數和金額仍然偏低。據統計,中國高校本專科學生目前總計1400萬人,困難學生約270萬人,這意味著累積數年的國家助學貸款總量還不足以覆蓋現有的在校貧困生,還有數以百萬計的貧困大學生與國家助學貸款無緣。由此可見,國家助學貸款供不應求。從目前情況來看,在需求方面,學生申報踴躍,高校也在積極組織開展此項工作。而在供應方面,商業銀行為了規避風險,不愿發放國家助學貸款,能拖就拖。與此同時,學校作為連接學生和銀行的中間人,在減輕學生負擔時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減少銀行的風險損失方面沒有采取得力的防范措施,成為國家助學貸款緩慢發展的因素之一。
二、國家助學貸款發展緩慢的原因
1.信用低,風險大。國家助學貸款采用的是無擔保方式面向在校貧困大學生提供的信用貸款。此種貸款還本付息缺乏約束力,從而造成誰貸款造成的損失誰承擔的結局,風險較大。比如,有的學生有錢不還;有的學生就業出現問題導致沒有經濟來源;有的學生失去聯系等等,這些因素都給貸款的歸還造成風險,所以銀行不愿發放助學貸款。
2.收益與成本不對稱。國家助學貸款是一項很強的社會效益性貸款,從商業銀行方面來說,它的經營活動成本是很大的,也是無利可圖的。再說,國家助學貸款筆數多、金額小、回收期長、利率低、、學生畢業后分散性大、流動性強等,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銀行收回貸款增加較高的管理成本和催收費用,因此,收益與成本不對稱,并且國家助學貸款50%部分需要財政補貼解決,而財政補貼部分經教育部、財政部層層審核審批,往往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落實到位,影響了金融機構當期利息收回。這些因素造成商業銀行不愿發放國家助學貸款。
3.對學生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多數高校側重于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造成學生按時還貸的觀念不強,進而導致學生不愿還貸或者因為沒有經濟來源還不起貸款也不以為然,這使得商業銀行發放國家助學貸款的風險大增。這種貸款不符合商業銀行資產的原則(商業銀行要求資產的原則是: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也有悖于商業銀行追求經濟最大化的目標,因此,商業銀行不愿意發放國家助學貸款,從而延緩國家助學貸款的發展。
4.國家助學貸款共同的管理機制不健全。根據國家政策規定,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原則是以學校為主體,銀行和學校共同進行管理。具體職責是:學校作為主體的管理機構要做到貸前按規定認真審查,貸后按規定認真管理;而銀行作為共同管理者擁有貸款的最終決定權,具體經辦國家助學貸款資金的結算手續。但實際情況是,共同進行管理的機制自始至終沒有廣泛、有效地建立起來,原因在于:學校沒有從根本上理解國家助學貸款的意義,甚至還認為銀行每年都有很多的不良資產,學生的這點貸款歸還不了影響不大。學校本身的道德情況就很差,而且在貸前審查和貸后管理上沒有盡到責任。
三、解決助學貸款發展緩慢的對策
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目前國家助學貸款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的福祉。現就現有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將這項工作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當今社會是法制社會,但是,單靠法律不能解決社會的所有問題。所以,為了降低銀行風險,保證國家助學貸款的順利歸還,除了依靠法律法規,還要進行道德教育,讓大學生知道,“信用”是成功的基礎,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也是涉足社會的“通行證”。通過宣傳和教育,使貸款學生樹立誠實守信、按期歸還的健康意識。比如,學校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專題講座、座談、咨詢等活動對學生開展誠信教育。全校性的活動每學期可以組織2~3次,其他形式的、不同范圍的宣傳活動每學期開展3~4次,為貸款學生開設專題講座,每學期1~2次,將誠信教育貫穿于招生、新生入學、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畢業就業教育的全過程,增加大學生的信用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2.學校成立對國家助學貸款的專門管理機構,保證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措施有:(1)學校可以成立由主管領導任主要負責人、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各系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為成員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落實國家助學貸款的各項工作。(2)成立國家助學貸款管理辦公室,按規定配備工作人員,在學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具體負責學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組織實施。比如:組織、落實上級主管部門及學校開展管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各項要求;負責與省教育貸款管理部門和代理銀行的日常業務聯系;負責國家助學貸款的校內審核、貸前調查和貸后管理;開展國家助學貸款的宣傳和教育工作;指導各系部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小組按規定開展工作。(3)為了使管理工作更加具體細致化,各系部還可以成立以分管學生的負責人為組長的國家貸款工作小組,其具體職責是:負責貸款學生申請的填寫和相關資料的收集,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合規性按規定要認真審核,并報學校國家助學貸款管理辦公室審批、建檔,內容包括:貸款審批表、借款合同、借款憑證、誠信記錄等;同時,系部要留復印件,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統一建立貸款學生臺賬,并經常檢查,始終保持與學校國家助學貸款辦公室臺賬相符;催收本系部到期貸款本息,及時準確完成學校國家助學貸款管理辦公室下達的任務。(4)學校要指導貸款學生合理使用國家助學貸款,并進行日常跟蹤,視情況提前收回貸款。貸款學生發生違規行為,要及時進行處理,甚至可以采取停發貸款、取消其繼續申請貸款的資格等措施。
3.加強貸款收回與貸后管理。在學生畢業離校前,學校國家助學貸款辦公室和各系部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小組要教育貸款學生嚴格履行還款義務,并組織其辦理還款確認手續,預留扣款賬戶,確定固定聯系人及本人聯系方式,上述手續辦妥之后,方可為其辦理畢業手續。
貸款學生的貸款情況和誠信檔案應一并裝入學生的個人檔案,學校國家助學貸款辦公室要如實向用人單位通告學生的貸款信息,建立與用人單位的聯系方式,并請求用人單位督促學生按時還貸。另外,還要對學生還貸情況實施監控,并根據需要督促學生按期還貸。
在學生離校后,學校國家助學貸款管理辦公室和各系部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小組要派專人定期聯系并跟蹤學生,并做情況記載;重點聯系家人和就業單位;發現違約跡象,及時上報領導機構。
4.健全完善國家助學貸款風險控制制度。首先,健全國家助學貸款“違約借款學生名單”統計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處罰制度。根據違約行為的持續時間,通過不同的途徑,在不同的范圍內予以披露,以發揮全社會對貸款學生還款行為的監督作用。其次,各高校建立國家助學貸款基金。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由財政部核發,各高校從所收學費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資金以及利用各種捐贈款項建立國家助學貸款基金,并由學校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由此管理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困難補貼、減免學雜費等各項資助手段;并按照實際貸款損失的一定比例給予商業銀行貸款損失補償等。再者,對各高校進行國家助學貸款止損比例制度的建立。當高校違約比例達到規定限額時,停止該校的國家助學貸款發放,等到違約比例下降至規定限額以內,再恢復此項貸款。
5.嚴格處理違約學生。具體措施有:將違約學生的情況提供給銀行等金融機構等相關單位,并在國家助學貸款網站、大學生就業網、學歷文憑查詢網、校友網、校園網等網站公布違約學生名單;在相關媒體公布違約學生的信息,并向用人單位通報。
6.考核和激勵高校國家助學貸款機構工作人員,懲處失職的工作人員。為激勵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人員做好此項工作,應建立獎懲考核機制。具體措施有: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過程、工作結果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打分排名,并以此作為獎勵的依據。獎勵辦法以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物質獎勵根據教育貸款管理部門規定的標準發放;精神獎勵根據考核結果,確定年度先進集體或先進個人。
為懲處失職人員,應采取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評優資格、扣發工資獎金等措施,視損失情況進行罰款。
綜上所述,為促進國家助學貸款的發展,學校相關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非常必要的。各高校應該積極配合銀行,督促學生歸還貸款,這對于銀行的利益、學生誠信的建立和國家助學貸款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的健康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蔚蔚,尚華娟.國家助學貸款風險來源分析與控制.重慶社會科學,2005(8)
2.方方,王義秋.高等學校國家助學貸款的思考
3.陳柳欽,馮濤.我國國家助學貸款經辦銀行之再思考.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5(4)
4.左偉清.國家助學貸款的問題及對策分析.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4)
5.吳大慶主編.大學生國家助學貸款的發放與回收管理實用手冊.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9)
(作者單位: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0)
(責編: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