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文
摘 要:文章在對忻州市民間資本基本情況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對民間資本安全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民間資本 安全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1-267-01
近年來,受宏觀經濟運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及地方資源稟賦等多方面的綜合影響下,山西省大量民間資本流向了采掘、制造、冶煉、房地產等行業。據對忻州市127個民間資本集聚程度較高的中小企業調查,民間資本安全狀況令人擔憂,特別是在當前世界性金融動蕩較為突出的形勢下,加強對民間資本的正確引導和合理利用顯得十分迫切。
一、基本情況
1.民間資本流入非法生產企業(項目)情況。在不考慮企業合法性的情況下,不少投資人就把民間資本投向未經有關部門批準而私自上馬(生產)的項目或企業,造成民間資本損失。據對忻州市已關停的43個樣本企業的調查,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底,共有56469萬元的民間資本流入,損失6451萬元。僅五臺、代縣已關閉的169個鐵礦采選企業,就涉及民間資本約36000萬元,形成民間資本損失5000萬元。
2.民間資本流入政策限制性行業情況。政策限制發展的行業(企業)由于從正規融資渠道難以取得資金,較多地采取民間融資、內部集資、私募股權等方式,主要通過民間資本來解決資金問題。據對39個煉焦、煉鐵、石灰燒制、小型火電等國家限制發展的企業調查,2006年初至2008年9月,約有36604萬元的民間資本流入,其中民間資本損失2882萬元。業內人士估計,當地大約有4.5億元民間資本流入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業。
3.民間資本流入發生安全事故企業情況。民間資本流入較高的采掘、冶煉、制造類中小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或生產管理水平比較薄弱,容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從而影響到民間資本的安全性。尤其是礦山采掘業潛在的風險較為突出。據調查,2006年以來,忻州市20起安全事故企業中,截至2008年9月,涉及民間資本47150萬元,損失資本29306萬元。據初步估算,約有165000萬元民間資本投向了存在較高安全風險的礦山采掘企業(指經有權部門允許開采企業)。當地寧武、靜樂兩縣煤炭資源比較富集,也是民間資本流向煤炭企業比較典型的地區,2006年以來兩地發生的安全事故有8起,共涉及民間資本43000萬元,損失資本27035萬元,損失率高達62.87%.
4.民間資本流入國家重點調控行業情況。受市場變化和企業自身經營能力的影響,特別是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一些企業明顯出現了生產成本上升、產品銷量下降、利潤下滑等的問題,致使民間資本面臨縮水的風險。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鋼鐵價格大幅下滑,部分鋼鐵企業出現減產限產現象,流入鋼鐵企業的民間資本也面臨較大風險。當地5戶樣本鋼鐵企業共有13020萬元民間資本流入。國家重點調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利潤也面臨明顯下降,民間資本安全也不容樂觀。截至2008年9月底,19戶樣本房地產開發企業流入民間資本35962萬元。
5.其他。融資方通過民間融資后,采取破產、逃廢債務等方式惡意騙取或占用資金,引發民間資本風險。五寨縣金醒深山制藥有限公司由于違法經營,法人代表被刑拘,投資人200萬元的民間資本血本無歸。
二、容易引發的問題(據實際調查情況撰寫并以具體數據和事實進行說明,以下僅供參考)
1.民間資本損失。2006年以來,調查地127戶樣本企業,民間資本進入總額為189585萬元,已有39186萬元、占總額20.67%的民間資本損失;尚有64718萬元、占總額34.14%的民間資本面臨風險。
2.信貸風險擴散。一些民間資本是經個人貸款進入相關企業的。127戶樣本企業中,有12874萬元(占全部樣本民間企業資本總額的6.79%)的民間資本,其源頭是銀行貸款。目前已形成民間資本損失1401萬元。
3.影響宏觀調控效果。民間資本進入非法企業、受限制發展行業或淘汰落后產業,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忻州市房地產開發企業銀行貸款僅占資金來源的0.9%,大部分通過民間融資進行籌資,顯然通過信貸政策調控不會有明顯效果。

4.引發民間糾紛。民間資本進入高風險行業,由于權責關系不明,一旦形成損失,往往引發紛爭。特別是個別進入高風險行業的民間資本涉及多重民間融資行為,發生風險,容易引起多重借貸人之間的糾紛。忻州市代縣部分鐵礦企業由于礦粉品位不高,成本倒掛,虧損嚴重,一些投資入股的股東便采取強行扣留機器設備、礦粉等物資,引發股東之間的糾紛,甚至出現群體事件。
5.加劇了行業無序競爭。由于民間資金游離于銀行體系之外,缺乏有效的監測和引導,大部分流向高風險行業,引發盲目重復建設,導致了行業的無序競爭。球團鑄造廠,到2006年上半年,繁峙縣大量民間資金涌向了球團鑄造企業,球團企業驟然增多,最高時候達到110多家,融資總額約為3.5億元左右。目前,已有93家停產,民間資本損失在1.2億元左右。
三、相關建議
1.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盡快制定《民間融資法》和《放債人條例》等規范民間融資行為的法律規范,明確民間投資的范圍、渠道和方式等。并將采掘業、冶煉業、制造業和房地產等行業作為民間融資的監測重點,適時跟蹤監測,有效防范風險。同時加快各類民間貸款組織的試點和推廣工作,盡快解決現有金融資源配置的缺位問題。抓緊組建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貸款組織,以增加融資渠道。
2.加強對民間資本流入相對集中行業的項目監測和資金監管。民間融資具有廣泛性、不確定性、趨利性的特點,政府有關部門應從實際出發,加強對流入相對集中行業的民間融資加以監測。金融部門應該承擔起民間融資的監管職責,通過規范借貸手續、控制利率水平等手段,監督民間融資借入和貸出的狀況,避免出現較大資金風險。人民銀行要積極探索建立民間融資監測通報制度。組織人力、物力建立完整的民間融資監測樣本信息庫,及時掌握民間借貸資金動態,防止民間融資流向國家禁止和限制的行業,做好信息反饋,維護金融業和社會的穩定。
3.加大宣傳教育,提高對投資高風險行業的防范意識。一是專門對私營企業進行風險教育,督促私營企業增加安全生產方面的必要投入,防止重大事故發生。二是采取各種媒體宣傳的方式,加大對群眾居民的教育,教育投資者不要投資于國家限制性產業,更不要投資于“三無”企業,要分析產業、行業經濟下行風險,防止造成資金損失。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忻州市中心支行 山西忻州 034000)
(責編:鄭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