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5年前,我與朱某走進了婚姻殿堂,并于2006年初收養了一個孩子。我們與孩子的父母簽訂了收養協議,但沒有到民政部門辦理收養手續。天有不測風云,2個月前,朱某因病去世。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后,一家人在分割遺產時鬧起波瀾:我認為,養子是法定繼承人,我又下崗在家,應當多分遺產;朱某的父母則表示,養子沒有辦理收養手續,不是法定繼承人。未經登記的被收養人是不是法定繼承人呢?
讀者 關瑩
關瑩讀者:
《收養法》第15條第1款規定:“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據此規定,收養必須登記,未經登記收養關系不成立。你和朱某2006年初收養了一個孩子,但因沒有到民政部門辦理收養手續,因此,孩子雖然與你們共同生活了近3年時間,但并沒有成立收養關系,從法律意義上講,孩子并不是你們的養子。
根據《繼承法》規定,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并不包括未到民政部門登記的被收養者。也就是說,孩子因為沒有登記,也就不是法定繼承人。
不過,未經登記的被收養人不是法定繼承人并不意味著就不能分得遺產。《繼承法》第14條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規定:依繼承法第14條規定可以分給適當遺產的人,分給他們遺產時,按具體情況可以多于或少于繼承人。因此,你可以根據前述規定,要求分給“養子”適當的遺產,公婆如果不允,不妨走上法庭。鑒于你們與孩子共同生活了近3年的時間,你又下崗待業,法院會支持你的訴求的。
湖南省會同縣人民法院 辛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