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潘 潔
2月18日,A股市場出現低開低走的態勢。滬綜指收挫近5%,創三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當天也下挫4.06%。路透社援引分析師的話稱,外圍股市下跌加劇投資者擔憂情緒,促使拋盤連環涌現,大盤出現單邊下行走勢,但連續兩天大跌后,不排除大盤短線出現反彈行情。
當天,亞太主要市場漲跌互現,A股市場重挫領跌亞太,日韓股市連續收低,日經指數收盤下跌1.45%,為去年10月27日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韓國股市收跌1.24%,觸及近四周收盤新低,港臺股市尾盤逆轉收漲。歐洲股市18日盤中也呈現普遍下挫的局面,截至發稿時,法國CAC 40指數跌1.18%,德國DAX 30指數下挫1.43%,英國富時100指數跌1.85%。
渤海證券分析師黃楓說:“盤中權重股的暴跌是今日滬深股市一蹶不振的最大原因,而這些權重股的主要持有者皆為各大機構。如果不是各大機構連手做空,權重股不會集體跳水,更不會盤中毫無還手之力。而個股表現還是較為頑強,出現大跌還是由于指數的整體拖累。”
連日來紅火的股市已接連兩日停下反彈的腳步,一些分析人士據此認為,此輪反彈行情已經進入分水嶺。但一些“持久派”則認為,反彈不會這么快結束。“這還不是判斷這輪行情結束的一個信號。”平安證券分析師李駐名認為,“之前調整一方面因為漲得太多,有獲利回吐的壓力,另一方面最近公布的數據不理想,但從市場量能和市場贏利效應來看,這波行情不至于就這么結束了,還會有些反復。”而中信證券分析師李力輝更樂觀,“從中線角度來說,資金充裕狀況未曾改變時,政策上依然對股市呵護有加的前提下,短期回調無礙中線行情的延續。”
某私募人士預計,這輪政策性行情見頂的標志有兩個,政策性的利好出盡,個股普遍經歷了一波短而急的拉升。▲
環球時報200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