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堯
摘要:本文重點從工程質量控制管理和技術兩方面闡述了城市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并提出了道路施工中主要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質量控制;檢查;關鍵點;施工監理
1前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向規模化、標準化、園林化的趨勢發展。建設好城市道路不僅能滿足城市交通運輸的需要,而且對城市市容的美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低劣的道路質量一方面會導致堵塞交通、加快車輛磨損,嚴重的會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會降低道路使用年限,加大道路維修的費用。城市道路的質量主要涉及道路的平整度、強度和剛度。影響道路質量的因素很多,有設計方面的因素,有建材的品質因素,有施工的因素,而施工質量又與施工人員的責任心、技術素質,以及機械操作、施工工藝等有關。總之,道路最終的質量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質量的好壞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文中主要從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提高施工人員素質、保證施工機械良好、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和加強施工監督來分析一下提高水泥混凝土道路質量的措施。
2 城市道路工程質量控制的管理方法
2.1質量控制的管理方法
方法包括:項目經理應負總責:審核與分析有關技術報告或報表:各相關部門應恪守各自的職責做好本項工作;確保控制有效。
2.2現場質量檢查控制
開工前檢查: 目的是檢查是否具備開工條件,開工后能否連續正常施工,能否保證工程質量。
工序交接檢查與工序檢查:工序交接檢查應建立制度化控制,堅持實施。對于關鍵T序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專職人員進行工組交接檢查,以確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順利展開。
停工后復工前的檢查:因處理質量問題或某種原因停工后再復工時,均應檢查認可后方可復工。
分項、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檢查: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經檢查認可并簽署驗收記錄后.才允許進行下一工程項目施工成品、材料、機械設備等的檢查:主要檢查成品、材料等有無可靠的保護措施,以避免發生損壞、變質等問題: 檢查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態.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可控制狀態。
巡視檢查:對施工操作質量應進行巡視檢查,必要時還應進行跟蹤檢查。
3 城市道路工程質量控制的技術方法
3.1 控制施工材料質量
施工中要求隨時檢測現場材料,做好原材料試驗。堅持材料檢驗制度,水泥、鋼筋、成品、半成品等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試驗資料,砂、石等材料由實驗室協同質檢人員定期、定時抽檢,嚴把材料質量關。
水泥、石灰每批料到現場均需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用水應在開工前檢測水是否符合要求,磚每一料源檢測一次,鋼筋每個品種、每批鋼材應檢測一次。成品、半成品應有出廠合格證、生產許可證,質量要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
3.2 提高施工人員素質。保證施工機械良好
施工企業應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要從觀念行動上轉到以質量求發展的軌道上來,要實實在在在質量上下功夫。施工企業要加強質量工作的管理和領導,不要多頭管理,而要一個個統一集中地管理。施工單位要以質量求效益、求發展,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和自檢體系,抓好各種技術和崗位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素質,達不到崗位要求的人員,不允許上崗。
另外優良的施工質量也來源于良好的施工機械。施工企業應該購入先進的施工機具,施工間歇期間也要注意對施工機具的保養。施工時從眾多同類路面機具中選擇技術性能先進、精度高的振動梁、磨光機、提漿輥等機具。同時在使用過程中也要經常校正、檢修,保證施工機械狀態良好。
3.3 嚴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
一般道路施工工序為:道路路基挖填、路床一車行道基層一車行道混凝土面層一安砌路沿石一人行道路基一人行道基層一預制人行道砌塊鋪砌一收尾。施工中應按質量標準嚴格控制各工序的質量。
4 道路工程施工主要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1路基“彈簧”的防治
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O,塑性指數大于l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兩個百分點的土作為路基填料。
清除碾壓層下軟弱層.換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壓。對產生"彈簧"的部位,可將其過濕土翻曬,拌和均勻后重新碾壓;或挖除換填含水量適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壓;對產生"彈簧"且急于趕工的路段,可摻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適宜后重新碾壓;嚴禁異類土壤混填,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以免形成水囊。
填筑上層時應開好排水溝.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路基50 cm以下:填筑上層時.應對下層填土的壓實度和含水量進行檢查,待檢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層。
4.2石灰穩定土基層裂縫的防治
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質,采用塑性指數較低的土或適量摻加粉煤灰。控制壓實含水量,需要根據土的性質采用最佳含水量,避免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鋪筑碎石過渡層,在石灰土基層與路面間鋪筑一層碎石過渡層,可避免裂縫。摻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適量摻加砂、碎石、碎磚、煤渣及礦渣等。分層鋪筑時,在石灰土強度形成期,任其產生收縮裂縫后,再鋪筑上一層,可有效地減少新鋪筑層的裂縫。設置收縮縫,在石灰土層中,每隔5 m~10m設一道縮縫。
4.3水泥穩定土基層裂縫的防治
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質,采用塑性指數較低的土或適量摻加粉煤灰。控制壓實含水量,需要根據土的性質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在能保證水泥穩定土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一次成型.盡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強對水泥穩定土的養生,避免水分蒸發過快。設計合理的水泥穩定土配合比,加強拌合,避免出現粗細料離析和不均勻現象。
4.4瀝青砼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在攤鋪機及找平裝置使用前,應仔細設置和調整.使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并根據實鋪效果進行隨時調整。現場應設專人指揮運輸車輛,以保證攤鋪機的均勻連續作業,攤鋪機不在途中停頓,不得隨意調整攤鋪機的行駛速度。路面各個結構層的平整度應嚴格控制,嚴格工序間的交驗制度。針對混合料中瀝青性能特點,確定壓路機的機型及重量,并確定出施工的初壓溫度,合理地選擇碾壓速度,嚴禁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層急剎車及快速起步,并選擇合理的振頻、振幅。在攤鋪機前設專人清除掉在“滑靴”前的混合料及攤鋪機履帶下的混合料。
為改進構造物伸縮縫與瀝青路面銜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順,先攤鋪瀝青砼面層,再做構造物伸縮縫。做好瀝青砼路面接縫施工。
4.5瀝青砼路面接縫病害的防治
橫向接縫:一是將已攤鋪的路面盡頭邊緣鋸成垂直面,并與縱向邊緣成直角;二是預熱已壓實部分路面,加強新舊混合料的黏結;三是攤鋪機起步速度要慢,并調整好預留高度攤鋪結束后立即碾壓,碾壓速度不宜過快。縱向接縫:一是盡量采用熱接茬施工,采用2臺或2臺以上攤鋪機梯隊作業;二是將已攤鋪混合料留10 cm~20 cm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待后攤鋪部分完成后一起碾壓;三是碾壓完成后,用3 m直尺檢查,用鋼輪壓路機處理棱角。
4.6水泥砼路面斷板的防治
采用良好的結構組合設計,綜合考慮結構組合設計、排水設計。提高基層施工質量,基層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較好的水穩定性和平整度,為水泥砼面板提供良好的支撐。 嚴格控制水泥砼的配合比,避免水灰比過大或混合料離析,確保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嚴格掌握切縫時間,避免由于砼的收縮產生斷板。嚴格控制超限荷載,對砼路面的各類縫隙進行灌縫,避免地面水進入內部結構。
5結語
道路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工程技術、管理人員要有足夠的責任心、豐富的專業知識。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完成每一步施工工序,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施工道路必然能夠達到優質工程。
參考文獻
[1]裴肇玲.城市綜合開發中市政及庭院道路施工質量[J].商業研究,2000(6):154-156.
[2]黃金國,混凝土路面的常見裂縫與防治措施[J].中國土建工程信息網,2O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