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貴遠
新材料作文由于材料的多義性,給考生審題、立意帶來了很大的障礙。到底該如何審題立意,如何構思,我們可以作如下嘗試。
第一,對主題很鮮明的材料,抓住關鍵句子,把握材料內涵:根據內涵為考生的作文立意;在確定主題之后,圍繞主題,多角度聯想,確定相關的素材,進行構思。
讀懂材料最重要的方法是抓住材料的關鍵句,得到材料的主旨。例如下面這則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錦濤、溫家寶等黨政軍領導人迅速趕赴災區指導抗震救災。
十多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隊、醫療隊、工程搶修隊迅速進入災區。港臺救援隊和國際救援隊飛赴災區,志愿者從四面八方匯聚災區。救援物資從水陸空源源不斷運進災區。
一位中學教師趴在講臺上用生命保護了下面的4個學生。一位失去15個親人的縣民政局局長連續指揮救災5天只睡了7個小時。幸存者的生還奇跡在不斷突破,100小時、150小時、196小時……
中央電視臺24小時播報。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舉國哀悼。
一樣的愛心,不一樣的表達。捐款、獻血、義演、關注……
這則材料的中心句很明確,就是“一樣的愛心,不一樣的表達”。圍繞“愛心與表達”,我們可以確定自己的主題——“愛心”。圍繞“愛心”。我們可以從國家領導人的角度,確定“親民、愛民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還可以從親人之愛、友人之愛、愛人之愛等角度表現“大愛無言,摯愛無聲”的主題。
第二,對主題多義性的材料。要找準角度,把握材料的內涵:根據內涵,確定考生作文主題;聯系現實,進行構思。請看下面的材料:
有個好心人在海邊發現一只小海龜從沙穴里往外爬。這時過來一只老鷹要抓小海龜,好心人把老鷹趕走,將小海龜護送到大海。這時一群小海龜從沙穴里爬出來,爬向海里。原來那只小海龜是個偵察兵。等好心人走后,馬上來了一群老鷹。
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分析這則材料的內涵。通過分析,考生可以得出至少5個以上的立意,比如“好心如果違背規律也辦壞事”“信息的錯誤將帶來巨大的損失”“做事要審時度勢”“不能包辦代替”“不要犯經驗主義的錯誤”等。由于考生的人生經歷、性格、愛好、經驗、思維方式等個體差異很大,每個考生的敏感點是不一樣的,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聯系現實,進行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