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玲 耿憲杰
【摘要】 目的 總結63例經直腸前修補女童后天性直腸前庭瘺的手術經驗。方法 回顧性分析63例經會陰修補后天性直腸前庭瘺患兒的臨床資料。結果 術后痊愈60例,3例瘺管復發,2例經硼酸液坐浴控制感染后自愈,1例經二次手術治愈。結論 經會陰修補女童直腸前庭瘺手術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直腸前庭瘺;后天性;女童
女童后天性直腸前庭瘺是小兒較常見的肛門直腸疾患,屬于一種特殊的肛前瘺,主要特點是瘺管無分支,引流通暢,管內襯完整黏膜,內口距齒狀線較近,手術方法主要有經直腸和經會陰修補術。本院自1992-2007年共應用經直腸前治療女童后天性直腸前庭瘺63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院自1992-2007年共應用經直腸前治療女童后天性直腸前庭瘺63例,年齡1~12歲,平均3.9歲,全部患兒有會陰部感染史,先有陰唇紅腫,破潰流膿,繼而自破潰處漏氣或漏糞。瘺管外口多位于前庭部,內口均位于齒狀線以上 1.5 cm 以內,內口直徑 0.5~0.8 cm,外口直徑 0.3~0.7 cm。無一例合并肛門狹窄或肛門其他畸形。
1.2 術前準備 術前3 d溫開水坐裕,術前2 d口服甲硝唑10 mg/次,3次/d;術前1 d開始禁食術前4 h禁水,術前晚上清潔灌腸1次。
1.3 手術方法 麻醉成功后,患兒截石位,碘伏消毒后,應用生理鹽水紗布填塞進直腸內,遠端留一絲線做標記。以小蚊氏鉗或細導尿管從瘺口外口探入瘺管,經直腸內拖出,了解瘺管情況。于肛門口切開前半周或前1/3周,游離直腸前半周至瘺管處,橫斷瘺管,以5-0可吸收線關閉瘺管內口,游離直腸前壁市直足夠長,修剪直腸前壁,自瘺扣切除遠端多余直腸前壁,使之成半弧形。以生理鹽水沖洗手術野,固定直腸漿肌層和周圍組織,5-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直腸全層和肛門皮膚,直腸內放入肛管壓迫止血。
1.4 術后處理 術后常規禁食3 d,可飲水,給予抗生素靜脈滴注5~7 d。會陰部肛周隨時清潔,并保持局部干燥(應用烤燈)。
2 結果
術后痊愈60例,復發3例,治愈率達95.2%。其中2例經局部護理(2%~4%硼酸坐浴、保持局部干燥清潔)、抗感染治療自愈,1例經二次手術治愈。
3 討論
目前在病因學上有兩種觀點,即先天性因素和后天獲得兩種爭論[1]。部分學者[2]認為是先天性的,是肛門直腸的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其重要理由是:有陽性家族史;有些病例共存有肛門狹窄或骶椎畸形;部分管壁內層為鱗狀上皮;另一部分學者[3-5]認為是后天性的,是肛門隱窩感染形成肛周膿腫潰破所致,其主要依據是:發病年齡較晚,多數不能確定是新生兒期發病;瘺管病理檢查沒有完整的黏膜層、黏膜下層及較連續的平滑肌;罕有合并肛門狹窄和家族史的。
后天性直腸前庭瘺治療方法很多,有經會陰直腸前庭瘺修補術、“H”型會陰成型術、直腸內瘺修補術等,本組病例筆者應用經直腸前手術治療女童后天性直腸前庭瘺取得良好效果。其手術要點:①直腸和陰道間隔之間分離一定要充分,直腸前壁游離足夠長,才能保證在無張力情況下將直腸全層和肛門皮膚縫合;②游離直腸和陰道時要用電刀小心分離,注意止血徹底避免術后出血合并感染;③縫合前要用生理鹽水和甲硝唑徹底沖洗術區;④關閉切口時要注意不留死腔,避免潛在感染因素;⑤術中均應用可吸收線縫合,減少異物反應及術后感染因素;⑥麻醉效果要好,最好同時應用骶管麻醉保證肛門松弛。手術年齡最好在6個月以上,以3~5歲為適合年齡,因此時的患兒會陰部已有一定程度發育,便于術中解剖和手術操作[1,6]。手術前準備和手術后處理同樣重要,正確的術前準備和恰當的術后處理可有效的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本組病例63例,均采用經直腸前修補術,術后60例痊愈,2例術后局部感染致瘺復發,經應用硼酸液坐浴,感染控制后瘺自愈;1例經二次手術治愈,患兒12歲,考慮為手術中直腸前壁游離不充分所致。本組病例手術效果滿意,具有以下優點:①手術簡單,創傷小,不損傷括約肌;②手術中將直腸全層向下拖出覆蓋瘺口處,不易復發;③術后護理簡單,不需擴肛,肛門功能好;④治愈率高達95.2%。
總之,經直腸前治療女童后天性直腸前庭瘺是一種簡單、可靠的手術方法。充分注意術前、術中、術后的各個重要環節,可以提高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陳亞軍,牛忠英,張金哲,等.經會陰兒童后天性直腸前庭瘺的手術治療.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1,16(4):242-243.
[2] 張麗麗,張學衡.女嬰直腸前庭瘺的病因探討.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1991,12∶334-335.
[3] 張金哲.小兒肛瘺的病因病理研究.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88,9(2):111-112.
[4] Watanabe Y,Tadani T,Yamamoto S.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fistula in ano in infants.Pediatr Surg Int,1998,13:275-276.
[5] 王俊,余世耀,施誠仁,等.后天性肛周感染和瘺管形成的病因探討.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96,17(1):28-30.
[6] 何小兵,陳婉兒,李成昌,等.改良經直腸修補術治療女童后天性直腸前庭瘺30例.實用醫學雜志,2005,21(14):1529-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