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苓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TOBS)臨床比較少見,且易漏診,且病死率高,致殘率高,臨床應引起重視。筆者們總結近5年來確診為TOBS的12例患者,就其臨床癥狀,特點及發病機制進行探討。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12例,其中男 9例,女3例,年齡48~72歲,平均65歲。
1.2 臨床表現 (1)首發癥狀:以眩暈,惡心,嘔吐,復視,走路不穩及反復發作性意識障礙等椎-基底動脈缺血癥狀為主要表現的占10例,以視物不清為首發癥狀的1例,以行為異常為首發癥狀的1例。(2)主要表現:①意識障礙:共9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意識障礙;②眼球運動障礙:眼球垂直運動受限9例,其中2例合并水平受限;③顳葉癥狀:記憶力障礙,行為異常1例;④丘腦癥狀:偏身感覺障礙及輕偏癱7例;⑤枕葉癥狀:對側偏盲2例,皮質盲1例。(3)疾病轉歸:死亡6例,留有一定程度神經功能缺損4例,痊愈2例。
1.3 頭CT掃描 12例患者入院后行頭CT掃描,其中雙側丘腦出現低密度灶8例,腦干出現低密度灶6例,枕葉出現低密度灶4例,顳葉出現低密度灶1例。
1.4 頭MRI檢查 12例患者于住院期間均行頭MRI檢查。雙側丘腦出現長T1,長T2信號為9例,腦干(主要是中腦)出現長T1,長T2信號為8例,枕葉出現長T1長T2信號為6例,顳葉出現長T1,長T2信號為2例。
2 討論
TOBS于1980年由Caplan首次提出,基底動脈尖部是指以基底動脈頂端為中心的2 cm直徑范圍內的5條血管,即由雙側大腦后動脈、雙側小腦上動脈和基底動脈頂端形成的“干”字形區域。各種原因引起的該區域動脈閉塞所致中腦、丘腦、枕葉、小腦和顳葉內側梗死即構成TOBS[1]。
有卒中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突發意識障礙又較快恢復,無明顯運動、感覺障礙,但有瞳孔改變、動眼神經麻痹、垂直注視障礙,應想到該綜合征;如有皮質盲或偏盲、嚴重記憶障礙則更支持;CT及MRI見中腦雙側丘腦、枕葉、顳葉病灶即可確診[2]。
本組高血壓病史9例,糖尿病病史4例,高脂血癥8例,提示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脂血癥是該病的病因。本組有冠心病房顫3例,提示腦栓塞也可能是TOBS的重要原因。頭CT及MRI檢查對TOBS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MRI對后顱凹病變的診斷優于CT。故早期行MRI檢查非常有必要。
參考文獻
[1] 王忠誠.腦血管疾病及其外科治療.北京出版社,1994.
[2] 王維志.神經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