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艷萍
新生兒窒息是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率為圍產胎兒的5%。如搶救不及時,復蘇不得力,腦缺血、缺氧超過4~6 min,大腦細胞就有可能發生不可逆的損害。即使初期復蘇成功,胎兒自主呼吸、循環功能恢復,也可能會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后遺癥,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筆者對100例正常分娩新生兒的呼吸動作觀察結果表明:從娩出到開始呼吸平均6 s,至正常啼哭平均為15 s,恢復正規呼吸運動平均為28 s。若胎兒娩出1 min無呼吸為新生兒窒息。按Apgar評分作為判斷新生兒窒息的程度:≥8分為正常;4~7分為輕度窒息;≤3分為重度窒息。
1 新生兒窒息的原因
①胎位不正、胎兒過大、產程延長、陰道助產致顱內損傷造成中樞性呼吸抑制;②過期妊娠、胎盤老化,供血不足、胎兒因缺氧致宮內呼吸,將渾濁的羊水、胎糞吸入呼吸道后阻塞,胎兒娩出后難以清除,發生胎糞吸入綜合征,為新生兒窒息的常見原因;③急產時胎兒被強烈的宮縮擠出產道,除嚴重的產道損傷外,常并發新生兒窒息;④臍帶因素:臍帶過短,臍帶繞頸或繞身,臍帶脫垂,致胎兒宮內窘迫;⑤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用大劑量的降壓藥、鎮靜劑;胎盤功能不全或并發胎盤早剝致宮內窘迫;妊娠和并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貧血、慢性腎炎致胎兒宮內缺氧,娩出時影響自主呼吸的建立。
2 新生兒窒息的預后
及時正確的處理窒息兒對爭取良好的預后至關重要,若心跳停搏后能在3 min內使其恢復,自主呼吸能在20 min內建立,預后良好。若5 min后Apgar評分<4分,死亡率達45%。20 min評分<3分,死亡率高達95%。所以持續低評分比早期低評分預后更差。輕度窒息能在4~6 min內正確復蘇,對體格發育無影響。窒息時間>8 min,常可引起不可逆轉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如智力發育不良、腦性癱瘓等而致殘。
3 復蘇步驟
心肺復蘇是一連貫系統的急救技術,各個環節應緊密配合,不間斷的進行。一經確診胎兒窒息,醫護人員應相互配合爭分奪秒地進行心肺復蘇。①開放氣道:在1~3 min內完成。胎頭娩出時即用紗布從額部向鼻、口、下頜擠擦黏液,身體娩出時立即用右手抓緊嬰兒雙腳,左手托頭(或將胎兒頭放在產床上)成頭低腳高俯臥位,使咽部黏液順利流出,同時距臍輪10 cm處斷臍,搶救時臍動脈插管和臍靜脈注藥用,將嬰兒呈頭低仰垂位放在急救床上,使氣管變直,用吸痰管插入咽喉部以下反復抽吸,爭取在胎兒第一口吸氣前清除氣道黏液,無啼哭時指彈嬰兒耳輪及足底部。經上述處理仍無呼吸則進行人工呼吸;②人工呼吸:用2~4層干紗布蓋于新生兒口鼻部,一手托嬰兒應頸后,一手壓于上腹部,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施術者口要將嬰兒口、鼻罩嚴以防漏氣,頻率20~25次/min,吹入氣量300~500 ml,看到嬰兒胸闊隆起,每次吹氣時間1~1.5 s,吹氣時間占呼吸周期的1/3。如無呼吸或有胎糞吸入,立即在喉鏡直視下行氣管插管吸凈氣管內黏液,接通供氧管,先用手捏氣囊人工呼吸,開始壓力為3.43~3.92 kPa,繼以1.47~1.96 kPa維持25~30次/min;③人工循環:由于呼吸停止后很快導致心跳停搏,同樣心跳停搏后也會引起呼吸停止,二者須有間隔,但心肺復蘇需同時進行。方法:術者以拇指放在胸骨中下1/3交界處,其余四指托后背,以100次/min的頻率按壓胸骨,按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使胸骨自行彈回原位,便于心室舒張,按壓深度3~4 cm。胸外心臟按壓與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比例是:一人操作為15:2,二人操作為5:1。如心跳恢復,但心音不清或心率慢,用1:10000腎上腺素0.5~1 ml直接注入氣管導管內,并加壓呼吸或予阿托品0.01~0.03 mg/kg靜脈注射;用5%碳酸氫鈉4~6 ml加等量10%葡萄糖從臍靜脈推注;用異丙腎上腺素0.2~0.4 mg或多巴胺5~20 ug/kg緩慢靜脈滴注。呼吸不自主或系麻醉藥引起者,靜脈推注納絡酮,每次0.01 mg/kg。可拉明、絡貝林可導致缺氧進一步加重,導致呼吸衰竭,故應慎用。
經上述復蘇后,如觸及頸動脈搏動、紫紺消失、皮膚轉紅潤、自主呼吸恢復,為復蘇有效指標。
4 復蘇后治療與護理
窒息兒復蘇后觀察3 d,治療或預防顱內出血、腦水腫、吸入性肺炎、持續性胎兒循環、腎功能衰竭及水、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①取頭低腳高側臥位行體位引流;②保持呼吸道通暢,間斷或持續給氧,復蘇后雖然自主呼吸恢復,但低氧血癥一時難以得到緩解,如再次出現呼吸困難、青紫、嗜睡、抽搐等應及時通知醫生;③加強新生兒護理:雙眼護理、臀部、口腔護理,防止并發癥;④復蘇成功后,開放靜脈通路補充營養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糾正酸堿紊亂、防止感染。拔除氣管導管后用氨茶堿,首次6 mg/kg加10%葡萄糖液靜脈滴注,以后間隔8~12 h用2~3 mg,連續用3 d,防止自主呼吸減弱或暫停。靜脈滴注地塞米松、止血敏、維生素K1、速尿等防治顱內出血、腦水腫。每日輸液量150 m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