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內科護理學》與《內科學》密切相關,但并不是《內科學》的壓縮版,《內科護理學》是用有關內科疾病理論知識指導護理實踐的一門學科。《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必修的核心課程,它主要闡述內科疾病診治、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診療護理技術操作方法,是其他學科疾病護理的基礎。無論臨床護理崗位需求,還是護士注冊考試的要求,都重在臨床能力的培養。為此我們要加強《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
首先規劃實踐教學環節:制定符合護理專業特色的《內科護理學》實驗大綱及實習指導手冊。
建議內科護理學開課初,增設內科護理技能興趣課(如模擬典型患者的護理等)。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先導,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護生基本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為根本,突出護理職業特點,確立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調整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設置比例,注重實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強化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形成系統、完整、規范化的實訓基地,實行緊密、連續、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實施理論-實踐教學全程銜接、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采用“邊理論、邊實踐”全新的教學模式,加強對實踐教學全過程的監控,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在實踐教育方面,以“一主線、五步驟、兩對接、社區延伸”的實踐教學特色。以“一主線”: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術應用為主線;“五步驟”:以預見習、校內實驗、校內綜合實訓、醫院見習、畢業臨床實習來加強護理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訓練;“兩對接”技能考核與臨床護理技能操作需要對接,技能考核與護理執業資格考試對接;通過健康促進技能訓練將健康知識延伸給個人、家庭、社區。
教學內容有針對性:
教學內容根據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以真實的醫院工作任務需求為導向,以護生基本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為根本,突出護理職業特點,制定了完善的實驗教學大綱、實訓指導教材,每個實訓項目均制定了詳細、規范的考核標準和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護理專業技能考核手冊。同時,根據臨床工作實際和護理工作的發展,不斷以創新的科技知識為導向,動態地更新相關內容;以護理崗位的需求為中心,不斷地調整理論知識的偏重并體現在實訓實習之中;以能力培養為重點,經常進行專業能力的分析與分解,提出更多的具體能力要素,使實踐教學更具針對性。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新的醫學知識、更新新技術等實際操作用于課堂和實驗,使教、學、做相結合,實際強化學生能力培養。
教學內容突出課程的重點、難點并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
課程重點包括:從生理、心理和社會等諸多方面全面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及造血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常見病、多發人的全方位護理評估、護理措施及專科護理技術操作技術。
課程難點主要包括:心電圖的分析、常見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特點及其初步識別;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及造血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的全面護理評估、護理要點,以及??谱o理操作技術。
針對課程的難點專科護理操作技術問題,采取措施如下:
基礎護理技能實訓 包括基礎護理、健康評估能力實訓。這兩項技能是內科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專科護理技能實訓 根據臨床護理工作崗位對護生知識、能力、素質的需求,選取臨床常見疾病和常用護理操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并對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治、護理進行重點教學。此外,教學內容還兼顧到護士注冊考試大綱的要求,為學生順利通過護士注冊考試奠定良好的基礎圍繞案例設計實踐教學-先啟發學生討論應采取哪些治療、護理措施,然后教師根據臨床護理工作過程進行仿真演示,學生進行模擬訓練。
加強實驗室建設:在保證實驗器材數量的同時加速實驗器材的現代化,不僅要使實驗開出率達100%,而且要使實驗形式具有多樣性、啟發性、直觀性和實體感,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實驗課效果。
實驗及實踐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達到聲文圖并茂,使教學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想向力。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教學光盤使學生從直觀上產生初步認識。使用模擬人、各種操作器械,由教師演示操作過程,利用功能齊備而先進的多功能護理人員和高級急救訓練組合,讓學生進行靈活多樣的護理實踐操作。
加強課堂實踐活動:每一系統疾病理論講授后,均根據臨床典型病歷組織同學進行病歷討論和制訂護理計劃,并完成護理計劃的書寫上交,教師批改后總結、指出存在的問題及反饋。
改革考試方法和內容:實踐考試占總成績的20%。
在配有階梯椅、黑板、多媒體教學系統的仿真??谱o理實訓室內,按臨床護理工作過程進行專科護理演示教學及訓練,達到教、學、做一體化的目的。
見習臨床護理工作:引導學生利用假期到醫院熟悉臨床環境。組織學生課間見習,或集中見習。早期接觸臨床:在《內科護理學》課程進行中見習常見內科疾病的護理,改變以往課程結束后下臨床造成理論與臨床脫節,進一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強學生的職業責任感。 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臨床護理工作過程,為護理綜合實驗提供依據。
開設護理綜合實驗 學完專業課及臨床見習后,以小組為單位自選臨床情景,組員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模擬臨床真實的診治、護理過程。根據每組學生綜合應用臨床知識、操作能力及判斷能力情況,以小組為單位計分。
實習臨床護理工作將課堂知識與臨床真實護理工作接軌充分發揮實習醫院的實習基地作用:加強與實訓基地交流,配合校內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臨床見習和實習的機會。
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時,加強臨床的帶教指導,進一步規范提高實踐技能。讓學生在臨床真實的環境、條件下得到真實的訓練,提高了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為迅速勝任臨床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護理相關能力培養 通過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三下鄉活動等)、各種文體活動、小發明比賽、演講比賽、技能操作比賽、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協作能力、組織能力、良好的性格、積極向上的品質。
通過加強實踐教學,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穩定的心理特征,具備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堅實的??谱o理技能,為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