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詹德斌
韓國今年下半年將自行發射首枚火箭。韓教育科學技術部22日宣布,將從23日起至3月31日,面向全國民眾為該火箭征集名字。據《環球時報》了解,該消息發布當天,很多韓國民眾就躍躍欲試。
韓國媒體援引教育科學技術部官員的話稱,在此次“歷史性的發射”即將到來之前,通過舉行公開的征名活動,可以廣泛宣傳韓國的挑戰和希望訊息,體現國民祈愿發射成功的愿望。據報道,每個國民都可到指定網站給火箭取名字,但名字要既符合火箭外形又能體現其重大意義,而且簡單易記。名稱征集結果將于4月16日公布。如果所取的名字被采用,政府將向獲得大獎的作者支付300萬韓元獎勵,同時也給兩位優秀獎獲得者100萬韓元獎勵。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自2002年起研制代號為KSLV-1(Korea Space Launch Vehicle -Ⅰ)的輕型運載火箭。火箭共分兩級,其中第一級由韓國和俄羅斯共同研發,第二級由韓國航天研究所開發建造,總耗資達3.3億多美元。
KSLV-1總長33米,直徑2.9米,總重140噸。按計劃,韓國將于今年下半年自行發射KSLV-1火箭,并為此在韓國西南部特地修建了一個航天中心——全羅南道高興郡蓬萊面外羅老島羅老宇宙中心,用于發射火箭。這種輕型運載火箭可將100公斤以下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低軌道。屆時,一顆由韓國人自行建造的小型衛星將成為這枚火箭的試驗載荷。韓國原計劃于2008年年末發射這顆衛星,但由于火箭購買事宜和設置發射臺的工程延遲,所以才推遲到今年。
韓國媒體稱,如果科技衛星2號成功發射,韓國將成為世界上第13個擁有航天中心、第9個自主完成人造衛星發射的國家。韓國防衛事業廳表示2008年12月曾決定,將由國內民間機構主導研制射程在60公里以上的多管火箭(MLRS)。計劃投入154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7億)研發費,2013年為止結束研發。”
實際上,韓國政府曾于2007年制定了《宇宙開發項目具體實踐路線圖》。根據路線圖,韓國將于2017年自主發射300噸級運載火箭,2020年發射探月軌道衛星,2025年發射探月著陸器,進入名副其實的宇宙強國行列。
不過,韓國媒體去年末也報道說,隨著引進俄羅斯火箭技術的計劃事實上難以落實,原計劃在發射KSLV-1號后,正式開始的韓國首枚宇宙發射體KSLV2號的開發計劃全面停止。預計這一領域的研究至少會出現一年以上的空白,因而將不得不修改利用國產宇宙發射體發射月球探測器等政府提出的宇宙開發計劃。▲
環球時報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