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2月23日文章, 原題: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歸咎于為西方出口生產 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揭露了西方對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最大限度責任。該報告顯示,中國近來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一半都是為其他國家生產商品所致,尤其是像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
這項新研究顯示,大約1/3的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生產出口商品所致。這項將發表于《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科學雜志的調查報告強調,“境外排放”是今年哥本哈根峰會召開前一個尚未解決的關鍵問題。
關于致力于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發展中國家在哥本哈根承受了很大壓力。但中國對此表示抗拒,部分原因是,它不接受為外國生產商品而產生的氣體排放責任。
根據《京都議定書》的條款,溫室氣體減排被分配給二氧化碳的產生國。基于這些規則,英國可聲稱自1990年以來已減排了約18%的二氧化碳———遠超過《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指標。但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去年發表的報告表明,一旦將進口、出口和國際運輸計算在內,英國氣體減排的真正變化是它的排放量增加了20%以上。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制造商是解釋這種差異的關鍵之所在。如挪威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格倫·彼得斯所言,中國二氧化碳排放中,約9%是由對美國出口商品生產而導致,約6%是為歐洲制造產品而產生的。而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專家認為,這些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在于商品消費國。▲(作者鄧肯·克拉克,張大衛譯)
環球時報20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