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勁松
從沙門氏菌到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總會引起消費者的一陣心慌。但是,我們知道多少食物安全的真相呢?以下是美國食品安全專家提供的六種常見的誤區和相應的真相:
誤區一:蛋黃醬往往是食物源傳染疾病的源頭。
真相:蛋黃醬不會引起食物中毒,細菌才會引起中毒。細菌在食物中生成得最好時含有蛋白質,并要求溫度在4~60℃之間,因此蛋黃醬是可以安全使用的。
更大的風險是來自因細菌感染而有毒的食物,如常見的蛋黃醬混合的野餐,其他還有如蛋黃醬與面食、土豆、雞蛋、雞、或金槍魚的混合食物。而且你都得把這些食物置于低于4℃的環境中。
“小塊的切好的表面讓細菌更容易生長,”佐治亞州立大學的營養專家科迪說:“當你在家里想吃像櫻桃番茄混合色拉時就要小心了,你要很好地把它們安全地置于低溫下儲存好才能吃。”
誤區二:在準備食物之前,先簡單地洗洗手就可以保證安全了。
真相:手需要經常清洗并要清洗得當,在觸摸食物的前后,或者在如下情況:如清洗過浴室前后、換尿布、或處理寵物之后。
美國全國食品安全和技術中心的專家弗里曼博士推薦的洗手方法是:“用溫的肥皂水配以清潔紙巾,用20秒左右的時間擦洗手指、手腕,反復清洗”。
誤區三:雞蛋只要煮了就可安全食用。
真相:您可以放心地享受您的雞蛋,這較容易做到,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在做荷包蛋時,要注意翻轉,這樣才能使蛋清是完全熟的,而且蛋黃開始凝膠,這樣才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蛋。”這是營養專家瑪西亞的觀點。
誤區四:用同樣的餐具、砧板、盤子和食品在同一頓中吃是安全的,只要它們一開始時進行過了清洗就不怕。
真相:生肉和其他食物含有的細菌,如果不分開的話可能會交叉污染其他食品。應分開使用如食具、砧板等。把做熟的肉分放在一個清潔盤,而不是煮熟前就分放,所有的餐具應該保持清潔,以避免污染食品。
“骯臟的手,菜毛巾,海綿,和臺面都能傳輸細菌或交叉污染,因此請務必一切都是干凈的,然后再開始準備食物。”營養專家伯頓說。
誤區五:食物可以在房間或室外放置超過兩小時。
真相:由于細菌快速增長的“危險區”是在4.4~60℃。盡管,絕大多數時間,你能夠說出來食物是否腐壞了,但事實上你不一定每一次都正確,因為細菌是看不見的。一般來說,食物留在室溫下超過兩小時就應丟棄。當外面很炎熱時,超過一個小時食物應該必須拋棄。
誤區六:雜貨店已經充分洗滌好了產品了。
真相:在肉蔬上噴上水霧是讓它們看起來新鮮一些,但你不要誤認為這就是徹底清洗了。“洗菜要用冷的流水(不含肥皂或漂白劑)沖洗 ,并盡可能使用軟刷子擦洗果蔬的表面,并把它深深地淹沒在水中洗,這樣才可以妥善清理和減少殘留的和潛在的細菌。”營養專家伯頓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