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
近期的數據發展使人們對經濟走勢的擔心更為趨重,令人感到鼓舞的變化是政府及時調整了經濟政策的取向,并在貨幣和財政政策等方面都采取了大膽和堅決有力的措施。假以時日,這些措施應當會逐步收效。
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綜合國力今非昔比,內需潛力巨大,整個經濟體抗風險能力和自我恢復能力已大大加強。特別是首都經濟,多年來已形成發展速度好,產業結構優,消費市場大的顯著特點,并在信息、科技,人才,資金方面形成了優勢,而政府調控能力和水平在實踐中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北京經濟在轉型期遭遇了全球性經濟危機,在保證民生和經濟轉型之間也面臨艱難抉擇。專家認為,保增長是要以調結構和內需拉動護航的,尤其是要依靠國民經濟驅動經濟增長。此次出臺的固定資產投資方案,我們能夠看到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應對,看到危機中一些新的增量,這使得很多人對2009年的調整前景抱有合理的信心。
北京市政府參事柴曉鐘認為,2009年北京經濟的增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個是政府的經濟刺激,政府投資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為社會資本找到新的投向,從而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其次是房地產市場的解凍和轉型,并帶動相關投資和消費增長,第三是北京的服務業將會有新的增長。
他表示,越是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樹立信心就越顯得重要。“好的投資環境是關鍵,不論是硬環境還是軟服務,政府都要抓。”
無疑,對于當下的經濟恢復任務而言,政府一方面要推進市場開放,另一方面也要為社會資本營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海平談到,2009年北京市政府一方面將突出抓好服務及配套以及投資環境優化,比如將在下放項目審核權限,建立綠色審批通道長效機制,加強宣傳引導,提振社會投資信心多做文章;另一方面,將突出抓好投融資體制創新,引導帶動社會投資跟進。比如,將利用貸款貼息、補充資本金等方式增強社會資本投資能力,利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券等債券市場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利用現有的中小企業創投引導基金,中小企業再擔保基金和農投,農擔、農基等的引導放大作用為民間資本搭建投融資平臺,積極采取BT等多種方式擴大投資等。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小廣就提到,“軟實力”還包括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對這個領域的投資必將締造各個領域的無數中小企業,許多這類企業最終會發展成為大型企業。“在經濟處于衰退期,企業擴大再生產不賺錢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加大對企業的研發支持力度,為下一個經濟周期到來做準備。”王海平表示,此次北京市政府出臺了一些支持和鼓勵企業研發投入的新政策,比如扶持一些重要科研項目的研究推廣運用,支持重要科技創新活動;政府項目優先采購或者選用自主創新產品,對自主創新品牌,關鍵技術,零部件采取支持等措施。
從企業家的角度來看,接受記者采訪的幾個企業負責人均認為,這些政策大都旨在支持企業產品從而帶動市場消費,“一個項目的回報主要看終端消費是否能夠實現。如果在最終消費的需求沒有上升,國家投再多錢進去也是枉然。所以,政府最重要的是營造起一個消費量上升的氛圍,為企業以及產品找好出路,自然就會有投資者進來。”
不久前結束的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市長郭金龍握緊拳頭也表示了信心:“我相信一條,人民幣的匯率是穩定的,這就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