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日前,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在2009年北京市發展改革會上表示,受外部環境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的2009年,根據歷年投資發展規律預測,市區兩級政府將投資700億元,拉動社會投資3695億元,北京市市區兩級政府投資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落實“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目標,實現GDP增長9%左右的預期目標。在投資布局引導上,北京市確定將加快“新城和重點鎮、城南地區和西南部地區、生態涵養區、城鄉結合部、重點產業區”等五個區域的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難看出,面臨嚴峻挑戰的首都經濟發展,同樣蘊含著重大的投資機遇,政府政策與投資釋放出的強烈引導信號,投資效應必將因社會資本的參與而充分放大。作為吸引投資的承載地,北京十八區縣的2009年工作安排自然也引起了眾多投資人士的高度關注,值此2009年投資人士謀篇布局之際,本刊特選取了北京市十八區縣2009年的投資方向與重點項目以本刊的視角進行扼要提煉報道,希望能為眾多投資人士發現2009年北京區縣的投資價值與商機提供參考。
東城區
首都文化中心區建設:改造升級朝陽門,東直門和建國門街道文體中心;籌建東四奧林匹克社區博物館;培育王府井劇場群,東二環劇場群銀街劇場群,隆福寺劇場群交道口劇場群,打造“古都不夜城”;建設王府井、銀街、金寶街,南鑼鼓巷南新倉,簋街,鼓樓東大街,國子監、隆福寺街等特色街區,建設版權和文化藝術品交易,戲劇影視演出、動漫和新媒體,中醫藥健康養生等文化創意產業“六大產業聚集中心”,引入品牌企業;從“吃、住、游、購、賞、藏”等方面開發旅游者消費和市民生活休閑消費兩個市場等。
主導產業與功能區發展:建設以總部經濟為方向,以樓宇經濟為載體的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重點發展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服務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引進高端化、高附加值,高輻射力的優勢企業,利用奧運文化遺產,發展文化,體育,會展等產業;推動國有資本向地產開發經營、文化創意,商業流通三大板塊集聚: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引導中小企業形成與主導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技術創新發展相銜接配套的產業體系,舉辦中小企業發展論壇,搭建政府與企業互動平臺。推動王府井商業區業態結構優化升級;東二環交通商務區按建設新興產業金融功能區要求調整發展定位和區域范圍,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和金融產業發展綱要,爭取CBD政策:雍和園出臺產業發展規劃,完成重點區域專項規劃,構建園區公共服務平臺。
西城區
功能街區建設:全力推進金融街拓展項目開工,吸引更多的總部,各類金融機構和與金融業發展相關的中介服務機構進駐西城;落實德勝科技園產業規劃,加快空間,交通和環境等專項規劃的編制,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和投融資促進平臺建設,爭取全國技術交易中心落戶;完成西單商業區、什剎海旅游區奧運后整治工程,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優化旅游,購物,休閑環境,提升區域整體形象,加快推進阜景文化旅游街等街區發展規劃研究。
城市建設:啟動地鐵6號線、8號線建設;建設高梁橋,東教場路市政道路和新文化街等53條道路大中修;雙旗桿路等道路疏堵和改造中國輕工業協會南側路等15條道路無障礙設施;建設桃園等3處變電站;按照“修繕,改善加疏散”的基本思路,實施11條胡同293個院落的環境綜合改造工程等。
促消費:對西單,新街口等重點商業街區各類業態進行引導和服務,以品牌、專業和特色,拉動多層次多元化消費;加大對什剎海旅游區,護國寺小吃街,陟山門步行街等特色街區的規劃,打造和宣傳力度,開發特色旅游項目,拓展旅游綜合消費。
崇文區
“王”字型經濟磁場:前門大街申報“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加快建設天壇文化街,依托中華民族藝術珍品博物館及流通中心,打造高端民族藝術品產業基地;改擴建哈德門飯店、改造崇文門菜市場,燕京大廈、紅橋二期等大型公建項目,提升崇外商圈功能和輻射能力,祈年大街西側危改和建設新世界酒店北京匯酒店等,深度開發大都市街,力爭五糧液大世界盡快入駐開業。
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建設國際體育交流中心、體育明星大道,龍潭國際體育城等工程,加強與體育總局所屬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協會、產業機構合作,力爭在國內外運作一批高端的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項目。
永外商貿服務區:以時尚創意為主題,高標準完成新南城中軸大道商務業態、地上空間,地下空間,交通路網的專項規劃;啟動西革新里居民搬遷;開展南站商務區規劃研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消費拉動:建設特色商業街區。促進國瑞商城、新世界女子百貨等項目盡快開業;促進住房消費。與社會資本合作土地一級開發,擴大安置房源的規模和數量,完善“拼盤式”搬遷政策,特別是通過深化產權共有,政府團購或與開發商聯手團購房源等方式,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使居民潛在的住房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改善消費環境。改造升級20家餐飲企業和商場,推動會展及假日消費等。
宣武區
新空間布局:
“三帶”。即以大柵欄一琉璃廠和天橋為中心,以“保護為主,市政先行,風貌留存,產業適度”原則,培育傳統文化保護完好、傳統商業和文化旅游產業發達的傳統文化保護帶;以菜市口、廣安門為中心,以“市政先行,環境提升,功能完善,產業聚集”原則,建設市政配套設施完善,企業總部匯集、具有強勁輻射力和帶動力的,現代化高端化,集約化,國際化高端產業發展帶,以馬連道為中心,以“環境營造,提升品質,集約發展,結構升級”,打造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發達,現代商貿、“茶文化”創意產業聚集的現代商貿完善帶。
“兩線”。以具有核心紐帶地位的地鐵4號線和地鐵7號線為依托,打造兩者交匯形成的,最具項目儲備空間優勢的“兩條主線”核心骨架,支撐全區經濟社會發展。
“九點”。以兩條地鐵線在區內開設的九個站點為重點,利用軌道交通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加大周邊區域的開發建設力度,提高土地資源使用效率,實現“九個重點”的“交通樞紐,城市客廳和新經濟增長點”三大功能。
文保區建設:在大柵欄文保區啟動西河沿街道路拆遷改造工程,重點實施大柵欄西街修復工程,積極嘗試居民單位共建的建設方式;在東,西琉璃廠文保區實施東、西琉璃廠街整治工程,編制《西琉璃廠地區城市設計》,把大柵欄與琉璃廠兩條街打造成傳統風貌濃郁、文化特色鮮明環境秩序良好的精品商業街和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線路,在法源寺文保區,以法源寺東北側局部地塊為試點,通過房屋修繕、居民和單位共建等操作方式,嘗試文保區“微循環漸進式、多樣化”運作的新模式;整治大柵欄,琉璃廠法源寺等文保重點地區,啟動42條街巷胡同的修繕工作,同步推進煤改電及其他市政配套設施導人工程,推進中山會館,佑圣寺,火神廟,前門清真
寺等文物的保護,修繕和利用。
朝陽區
高端產業發展:設立重大項目協調促進辦公室,加強項目調度與服務,加快項目審批,采取擔保,貼息,補助等靈活融資方式,促進項目落實;引進國內外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培育三里屯,藍色港灣等消費聚集區,形成特色時尚消費中心;利用奧運資源,承辦大型國際展會,辦好旅游文化節,時尚消費節等活動;發揮商務地產優勢,促進樓宇經濟發展;重點支持電子信息,軟件,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
CBD以建設國際先進商務區為目標,建設以太廣場等項目,充實功能性項目,培育要素市場,促進金融,傳媒,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聚集;完成電子城北擴區域控制性詳規審批,啟動前期開發,推進西區建設;完善電子城道路基礎設施,加快IT產業園北區拆遷和高壓線入地工程,啟動國際電子總部市政設施改造,加快建設北電網絡研發中心三期,天利大廈等項目,吸引跨國技術中介,公共研發總部入駐,加快中間業務,高技術服務貿易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完善科技商務服務功能:落實奧林匹克公園發展定位,重點發展旅游,文化,體育、會展和商務服務業,建設高端產業基地,現代體育文化中心和奧運標志旅游地;加快場館賽后經營改造,策劃品牌會展,節慶活動,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等。
其他功能區建設:建設朝陽城鄉一體化制度示范區:推進溫榆河儲備區建設,啟動建設溫榆河大道,研究制定機場商務區建設規劃,啟動前期工作;開發建設金盞金融園區,促進安邦財險等已簽約項目落地;明確定福莊,垡頭儲備區建設方案,成立專門機構,完善管理機制,推動儲備區可持續發展;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促進生態旅游業,現代物流業發展,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建設孫河商貿中心等項目;做強觀音堂文化大道等品牌,發展崔各莊大環旅游文化聚集區,完善通惠河濱水文化景觀帶規劃;促進綠化隔離地區建設,形成特色鮮明的綠色產業帶等。
海淀區
推進自主創新:實施做優做強海淀園戰略,重點發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促進科技與金融有效結合,推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爭取全國場外交易市場落戶中關村科技園區;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回國發展;開展多層次的產學研合作,力爭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領域實現一批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突破,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加強綜合服務平臺和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完善中介服務體系,支持各類產業聯盟,創新聯盟和行業協會發展;推進“大孵化器”戰略,實施“金種子”計劃等新服務項目;以國家產學研示范基地建設為契機,爭取國家,北京市重大科技專項落戶海淀;促進“科技奧運”成果轉化,啟動一批產業化示范項目。
提升產業層級:鼓勵和吸引企業,社會投資加快進入高端產業領域,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支持研發設計、品牌建設和產品營銷等價值鏈高端環節;加快三大金融功能區建設,吸引金融機構聚集;培育文化創意骨干企業和服務品牌:完善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企業事務呼叫平臺;支持大學科技園專業園區發展,加快土地一級開發和二級建設,為重點產業項目向園區聚集創造條件。
繁榮消費市場:改造提升同慶街等特色街區和公主墳商圈,大鐘寺商業區西直門金融商圈等商圈,打造區域性商業中心:升級改造大型農副產品批發流通市場;加強城鄉一體化市場流通網絡建設,積極發展農村地區商業連鎖網點,擴大農村消費市場:大力發展文藝演出、休閑觀光,旅游會展等消費性服務業,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和精品旅游線路,打造旅游節慶品牌,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等。
豐臺區
功能區建設:加快建設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完成城市設計和交通規劃專項研究,按照金融商務區的標準完成控規調整,加快啟動一期回遷房建設,完成B6、B7地塊土地一級開發,啟動路網建設征地拆遷工作,實施豐草河治理工程,編制完成麗澤金融商務區電力規劃方案,完成東管頭變電站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科技園東區三期土地一級開發和汽車博覽中心功能定位調整,開發建設拓普科技園;按“軍民融合創新園”定位,加強與兵器集團航天集團等國防科技企業合作,開發建設園區西區;推動總部基地,金融港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和招商工作;改造大紅門服裝商貿區,編制發展規劃,打造北京時裝之都核心區,建設CBC創意大廈等重點項目;建設河西生態休閑旅游區,創建北京生態休閑旅游示范區,完善北宮森林公園,千靈山風景區和南宮旅游景區的配套設施,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打造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產業鏈,結合蒲黃榆路建設,整合周邊規劃建設用地,建設道路兩側商務公建項目,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城鄉一體化建設:啟動蒲黃榆路建設:建設萬壽路南延等道路;爭取梅市口路西延北宮路等道路提級和北宮南路年內開工:編制地鐵14號線西延至王佐的規劃,完成北京南站外部路網拆遷和成壽寺路,馬家堡東路,石榴莊路拆遷,實施馬草河上段治理:建設河西再生水廠;改造21個“城市邊角地”和55個老舊小區,啟用生活垃圾綜合處理中心,建設二期堆肥廠和滲瀝液處理站,推進生態示范區創建,建設郊野公園5處,完成城市綠化美化21公頃,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綠化216公頃,創建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20個,創建首都綠色村莊1個;規劃23個新農村村莊,啟動16個村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
石景山
功能區建設:重點引進金融實體企業,建設京西會展商務區金融門戶,開發建設各類全國性或大區域性要素交易平臺,建設北京金融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完善園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考核評價機制,打造特色鮮明的“創意生態總部園”;北京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北1區劉娘府地塊上半年完成控規調整和修建性詳規編制,年底前完成土地一級開發,具備上市條件;推進新媒體基地項目建設,年底中區竣工;金榜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啟動辦理二級開發前期手續;西井地塊通過遴選確定開發主體。南區完成概念性規劃設計工作,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西部地區進入全面建設啟動階段;加快“三縱三橫”路網建設,確保五里坨西路,五里坨路和黑石頭村路完工;完成五里坨供水廠的項目包裝;加快西部地區土地開發,運作天泰山國際會議中心項目開工建設;推進東部現代娛樂旅游區建設,探索特色化經營模式,推進游樂園室內主題樂園等重點項目;建設西部生態旅游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東中西部均衡發展;銀河商務區建設成為總部辦公和商務金融啟動區,萬達廣場、錫華大廈建成并全面運營,銀河商務區完成總建設用地77%的建設任務:TSM商務區金鼎商貿區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開工建設北京國際雕塑園地下商務區:爭取完成蘋果園交通樞紐商務區土地一級開發,實現上市交易,開工建設交通樞紐;開工建設京燕酒店商務區一期,南園大廈建成并投入運營;以搜狐游戲公司為龍頭,打造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完成京西會展商務
區土地一級開發,加快項目運作;落實首鋼新興產業基地規劃等。
重點工程:蘋果園交通樞紐工程、阜石路二期工程、楊莊大街一期工程、京門公路新線工程,永定河二期綜合治理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古城高級中學與古二小改造建設工程,石景山醫院醫療樓建設工程、京燕酒店商務區建設工程,金榜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建設工程;永引渠南路、古城南街。蘋果園大街3條城市主干路力爭完成立項并啟動拆遷i推進金頂北路等14條道路建設;啟動西山國際文化小鎮等項目一級開發。
門頭溝
生態建設:啟動國家生態區創建工作,重點關注空氣質量和環境優美鎮創建兩項關鍵指標,完成京津風沙源、農業綜合開發,二道綠隔、水土保持治理等工程年度任務。實施門城及齋堂地區礦山修復、煤矸石山植被恢復百花山生態環境建設等工程,升級改造永定大砂坑綠化;啟動萬畝濱水森林公園和城市水環境體系建設;完成永定河流域河道生態修復主體;探索國家級生態修復科技綜合示范基地建設的途徑,組織林業碳匯項目研究;加強西六環路、高家園路,水擔路等道路兩側綠化;以108、109國道兩側及已規劃村莊為重點,全面推進民居改造和環境綜合治理。
產業發展:理順石龍經濟開發區運行機制,研究細化產業定位以及與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合作的有效途徑,加快建設產業孵化中心,改造開發區內道路綜合管網等基礎設施;制定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旅游投資開發的政策措施,開展旅游主題品牌營銷活動,創建北京市旅游示范區。明確民俗旅游準入標準和管理規范,新包裝民俗旅游村10個,提升民俗旅游戶100家,形成特色村落、民俗活動和溝域文化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體系:推進18條溝域建設,強化溝域產業項目策劃,研究和包裝,實施川柏溝整體開發,加快妙峰山、北嶺等溝域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工作;發展精品農業、有機農業,休閑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推進9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綠色種養殖規模,推進標準化果園、觀光果園建設,支持農產品交易中心建設;促進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落地。
房山區
工業園區建設:以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為目標,加快房山工業園區南區擴規;深化與中關村科技園區,亦莊開發區合作,打造竇店循環經濟生態示范基地,琉璃河農產品深加工基地,長溝文化創意產業基地,長陽高新技術孵化基地等;重點支持以一機床為代表的現代裝備制造業,以中糧重組中旺為代表的都市工業,以賽諾園為代表的新醫藥等產業。
新增長點:推進建設北京石油交易所,使之成為華北地區乃至全國石化行業的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建設良鄉物流基地中心區項目;建設北京(房山)歷史文化旅游集聚區內周口店原始公社,中華石經博覽園等重點項目,打造旅游文化綜合產業集群;推進建設區鄉(鎮)兩級循環經濟示范項目。
山區產業發展:設立山區發展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引導特色種植、綠色養殖和休閑觀光旅游等產業項目向山區聚集;發展溝域經濟,年內新建2—3條溝域;推廣林下經濟、循環經濟試點經驗,擴大特色農產品種養殖規模:整合南北兩線旅游資源,促進一產向三產延伸,在農游結合上推出新項目和新產品等。
通州區
園區及特色產業發展:引導產業向園區,功能區集中布局;完善光機電基地,金橋基地、物流基地、經濟開發區西區等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儲備用地開發和內部產業結構調整,商務園建設濱河公園一期,中央景觀大道等基礎設施;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路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物流業由簡單倉儲,單一配送向高端環節延伸;發展高端商務產業,吸引總部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支持藝術原創與展示交易動漫網游、圖書出版發行等文化產業發展;召開旅游業發展大會,豐富“運河游”內涵等。
新城建設:安排政府重點投資項目30項,預計投資48億元。完成溫榆河西濱河路,朝陽北路東延(通順路以西)及跨溫榆河大橋,京榆舊路三期、九德路,張鳳路、覓西路等工程:開工建設內環路東段,潞苑北大街,玉帶河東大街東延,宋郎路北延、徐尹路等工程,啟動一批道路微循環建設工程;建設完成三河熱電聯供項目一期管網并啟動二期建設;新鋪設天然氣管線25公里;建設新城電網,完成商務園22萬變電站建設,啟動喬莊11萬變電站等電力設施建設;完成全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編制土地儲備和一級開發專項規劃;加快運河核心區,商務園,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土地一級開發;啟動亦莊輕軌線通州段“兩站一街”開發建設;引進建設一批重大功能性項目;健全城市商務功能,建設宏鑫花園,通州賓館等五星級酒店;引進博物館,影劇院、會展場館等項目,建設一批高品位的文化休閑娛樂項目。
順義區
臨空經濟區建設:開發建設天竺綜合保稅區周邊配套服務區域,吸納知名跨國企業入駐綜合保稅區,吸引周邊地區現有保稅業務回流北京,促進高端配套加工企業和相關生產性服務業在周邊地區聚集;空港、林河等功能區,推進空間拓展,強化與對口幫扶基地的合作共建;汽車基地,物流基地等功能區的拆遷土地進行一級開發;國門商務區、臨空國際,板橋創意天承,印刷基地等功能區,完善各項規劃,推進土地一級開發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突出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等主導產業,加快總部型項目聚集,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建設南航,東航北京基地,國航培訓中心,民航信息集團總部等,吸引國際航空公司地區總部以及相關配套產業聚集,打造國際知名的航空產業集聚區;吸引世界500強,知名跨國企業和臨空指向明顯的高新技術企業入駐,設立面向全國乃至東北亞地區的集貨分撥中心,打造東北亞地區航空物流樞紐;引進金融總部和分支機構,推動現有金融分支機構提升為區域總部和區域結算中心,打造北京東北部區域金融中心,加快建設新國展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啟動新國展二期,三期工程;協助辦好中國國際服務交易大會和第15屆世界航線發展論壇,積極吸引國際知名展會落戶,聚集會展產業鏈上的文化創意產業元素,打造首都會展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培育引進各類研發設計企業,重點發展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產品設計、外觀設計,廣告設計等創意產業,推進北京汽車設計產業基地建設,打造全市工業設計產業集聚區;推進潮白河沿岸,奧運場館周邊和新國展周邊等重點區域的旅游開發,培育休閑度假,運動健身和商務會展等特色旅游產品,打造高端旅游品牌;推進高技術產業發展,吸引和承接第三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電視、光電顯示,航空航天等前沿領域的高科技產業化項目;爭取國家汽車質量檢測中心,北京汽車研究總院等研發項目落地,推進北京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建設:推進數控機床產業基地建設,促進機床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做大做強數控機床產業;推進精品鋼材生產基地建設,吸引鋼材采購
中心和薄板深加工企業入駐,延伸冷軋項目產業鏈條;繼續扶持就業容量大的都市型產業。
新城建設: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完善建設用地布局;推進新城各街區控規深化方案及地塊控規編制,完善新城整體城市設計和特色居住區規劃;啟動建設軌道交通M15號線,建設順平路南輔線,白馬路延長線,左右堤路延長線等主干道路:推進北部貨運通道,東部發展帶聯絡線、通懷路等重點道路前期工作,啟動建設減河北路跨潮白河大橋建設;啟動城北供熱中心;建設西馬各莊220KV變電站和南法信,出口加工區等6座110KV變電站:建設新城商業中心,文化中心、體育中心,醫療中心,職業教育中心和行政服務中心等六個中心;改造商業中心區,建設區醫院急診綜合病房樓;建設城南文化體育中心和職業教育中心;實施行政服務中心景觀和道路交通工程,開發馬坡組團金融總部基地,啟動建設民生銀行和金蝶軟件總部項目;推進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周邊15平方公里區域綜合開發,發展馬術、水上運動等時尚體育產業,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賽艇,皮劃艇賽事基地和北京東北部最大的體育休閑基地。
大興區
新農村建設:發展設施農業,精品農業,籽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建設民安路設施農業產業帶,全年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000畝以上;新建,提升農業標準化基地30個:新建4個優良品種示范基地;編制永定河綠色生態產業帶發展規劃;規范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0家;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改革,籌建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村鎮銀行,農業特色產業投資基金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重點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集體經濟組織形式。
主導產業與園區發展: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中檢所項目建設,引進,建成和投資10家以上重大項目,建設大興經濟開發區北興路等市政道路和采育經濟開發區綜合服務平臺;啟動建設設計產業園區設計大廈,引導園區產業重點發展研發設計、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等高端業態,建設京南物流基地:編制完成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半壁店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建成并投入使用起步區市政配套設施和孵化器項目;建設北京時尚休閑體育產業聚集區:啟動星光影視園周邊土地一級開發,吸引國內外知名媒體入區,建設衛視使館區。
新城建設:開發地鐵大興線東配套區,商品大世界,核心區等地鐵沿線土地一級開發,安排沿線地塊上市;建設西紅門等7個一體化站點;建設馬西路、南西路、蒲黃榆路;建設清源路東延,魏永路中段道路;實施蘆求路,金星路西延,興華大街南延工程;建設劉田路等公路,建設西旺帶狀公園,北程莊公園;實施萬畝濱河公園一期,南水北調南干渠工程改擴建黃村污水處理廠;推進龐各莊,魏善莊,采育等鎮區一級開發,完善鎮區產業規劃,促進農村城鎮化等。
昌平區
主導產業與園區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基地,三一北京制造中心、福田康明斯發動機生產基地,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確保中國石化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修正醫藥科技產業基地等項目年內開工;辦理中國移動國際信息港,4個金融后臺項目、美國健贊醫藥,邁瑞醫療儀器等已簽約項目的前期手續;以商貿流通業,旅游會展業發展帶動消費結構升級,重點建設九華國際會展中心、中關村國際商城二期等項目。
重點開發建設七北路沿線,打造“金十字”高科技產業走廊。改擴建七北路,實現七北路全線貫通,加強與國投集團,首發公司的合作,力爭年內啟動中關村能源科技創新示范園和綠色總部基地建設:做強八達嶺高速路沿線的重點產業園區,推進創新基地和昌平園東區的土地一級開發,建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二期;打造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示范區和咨詢產業集聚區,吸引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入駐;辦理京北物流中心的前期手續;推動旅游會展、文化創意和體育休閑產業有機融合、優化升級,協調發展,完成市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申報,啟動建設十三陵戶外休閑運動集聚區的部分項目;支持華北電力大學等高校在昌平建立科技園,支持北控宏創昌平孵化園產業基地建設,扶持打造一批中小型科技企業集群:編制和實施草莓產業發展規劃,啟動建設東部精品草莓產業基地等。
新城建設:以建設“商務花園城市”理念,建設現代化昌平新城。確保軌道交通昌平線建設;完成溫陽路,順沙路,京包高速路二期等工程的拆遷任務,昌崔路等在建工程年內完工;啟動福田西路,桃下路,水南路西延等道路及配套管網工程。建成軍都220千伏,滿井110千伏變電站,力爭霍營流村、桃洼等變電站年內開工建設;實施百沙路改擴建沙河北區集中供熱廠等項目:啟動沙河鞏華城和北區6個地塊的征地拆遷,完成23.6萬平方米農民安置用房的主體工程;推進中財,北航,外交學院3所高校的新校區建設,力爭北郵、北師大新校區年內開工:完成沙河高教園區農民搬遷樓二期工程及三期建設啟動工作;完成老城區待改造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昌平新城再生水廠和回龍觀西部截污工程;建設沙河中直渠治理和百善,沙河兩個再生水廠;啟動東沙河生態濕地項目,實施5條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治理面積50平方公里,在山區村新建一批無動力污水處理設施等。
平谷區
主導產業與園區發展:加快興谷,馬坊園區用地開發和建設標準化廠房;安排5000萬元成立融資擔保基金,重點用于馬坊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前期工程建設:重點建設北京綠能產業基地,設立發展基金,完善配套設施,推動太陽能設備和電池生產項目建設,推進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重點推進電控科技園,普析科技園項目引進和建設,吸引高科技企業入駐,引導興谷汽配園、食品產業園骨干企業技改擴產:扶持龍基電力,老才臣等企業建設研發中心;促進高端休閑游梯次型發展,加快建設御馬坊度假城,河灣休閑港,軒轅山國際旅游區、峪口商務休閑總部區,熊兒寨東長峪旅游度假區和國際鄉村汽車營地等:推進金海湖整體開發,完成湖濱綠化和三泉寺恢復工程:消除景區周邊,旅游公路沿線的民俗旅游空白村,建設5個精品民俗村,發展100個市級接待戶和一批觀光采摘園;完成洳河西岸1號地塊土地一級開發和上市交易;完成金典名苑,京都花園等項目土地一級開發;推進建設馬坊新區,金海湖和夏各莊特色鎮;實施濱水宜居新城,城中村改造,白各莊開發,紫貴莊園等房地產項目。
新農村建設:以特色廊帶經濟和現代農業項目為重點,壯大果品,蔬菜和畜牧產業,打造西煙路和崔杏路生態產業走廊,建設山區溝域經濟帶;實施大桃產業升級戰略,建設正大300萬只蛋雞項目和5個峪口禽業蛋種雞基地,發展循環農業和林下經濟,推進農業生態化建設;力爭用兩年時間完成安全飲水,街坊路硬化,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廁所改造五項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徹底解決安全飲水問題,修復97個村破損道路,整修73公里鄉村公路,改造6700座農戶廁所:以太陽能利用為新能源突破口,推進沼氣,
生物質氣,太陽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推廣節水灌溉1.5萬畝;推動以新能源、新建材、新戶型為特色的民居改造;完成井峪村和向陽村民俗接待區,羅漢石一期,將軍關二期,南宅三期工程,實施張家臺,東四道嶺,黑水灣等一批不同模式的村莊改造和建設;安排1000萬元成立農業投資公司,爭取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等。
懷柔區
主導產業與園區發展:圍繞“一地兩園”抓好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完善中影基地功能,支持中影集團上市,力爭影人酒店、制片人總部基地年內開工,開發特色影視游,規劃建設影視文化專業村和影視文化產業帶,建設《紅樓夢》古都文化園,《西游記》文化創意產業園;強化中科院的集聚引領作用,力促中科院理化所,自動化所,中科合成油等簽約項目開工,完成萬方研發中心一期主體工程,建設青年公寓等配套設施,打造中關村雁棲高新技術創新基地;壯大汽車及配件、食品飲料,包裝印刷等優勢骨干行業;推進福田汽車與奔馳公司合資項目;支持建設太平洋制罐研發中心,大北農總部,可口可樂二期等項目;發展商務會展物流業,吸引籌辦會展品牌性活動;建設福田物流園區;優化提升休閑旅游業,加快旅游新項目、新產品及紀念品的開發;結合111國道改造,建設燕山滿韻風情大道和湯河川滿族風情體驗區;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旅游專業村;搭建全區共享的產業發展平臺;對北部山區,山前暖區和楊宋,懷北等區域進行整體包裝,重點引進文化創意,科技研發,商務會展物流,休閑旅游項目;研究建立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等:建設北房都市型設施農業園區,北京綠湖生態農業公園,懷柔京承現代農業園、湯河川設施農業產業帶等“三園一帶”;打造溝域經濟帶,重點推進“白河灣”,“銀河谷”建設;發展茸鹿,食用菌等特色產業。
新城建設:完成雁棲開發區1900畝土地的流轉征用工作;盤活存量土地和閑置廠房;東區土地進行一級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居民回遷安置樓工程;實施南城提升工程,建設山水天地酒文化公園配套設施,推進時尚島項目的土地入市交易;推進中科院研究生院征地拆遷工作;建設興盛路、祥瑞路、和平路、鳳翔大街等工程;開發建設安麗家園、楊家園,東關,劉各長等村;建設育龍小鎮,雁棲人家、西嶺賓館改造等項目;建設懷柔東西向的交通主干線;啟動中高路西延工程:改造湯河口,琉璃廟,橋梓等鎮區道路;啟動國家生態區創建;推進雁棲河、懷河、大沙河等平原河道治理及懷九河,琉璃河綜合整治等。
密云縣
基礎建設:
一園:萬畝濱河森林公園,總投資5億元。
三線:101國道繞城線4公里,總投資5.5億元,
京承高速聯絡線松曹路21公里,總投資5億元;
密云水庫西線改擴建10.9公里,總投資3.5億元。
三廠垃圾綜合處理廠,總投資5.3億元:
地表水廠,日供水5萬噸,總投資1.62億元;
第一再生水廠,一期日處理6萬噸,總投資2.4億元。
重點項目:重點發展以北京呼叫中心產業基地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建設經濟開發區云西路網、污水處理,云聯國際總部基地等基礎設施項目;仁創,首云鐵礦、十里堡循環經濟等項目爭取國家支持:實施龍鳳酒廠重建、中大燕京汽車廠搬遷、匯源果汁轉產等項目,以白河休閑產業帶和101農耕休閑產業帶為主線,西線以西翁莊漁街二期改造,云蒙山風景名勝區基礎建設,京都第一瀑改造為項目組團,打造提升西線旅游品牌。東線以迪拜基礎設施等項目做前期工作。
能源建設:以榮獲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為契機,重點推廣生物質能項目和清潔,無污染的太陽能熱水系統,推進村級集中浴室工程;推廣發展熱泵系統,促進能源利用多元化;推進密云新城城東北,城西北,城中及城西南供熱體系建設,整合太師屯、古北口,東邵渠、北莊、溪翁莊等重點鎮供熱資源,建設生物質型煤和大型燃煤鍋爐房集中供熱試點工程等。
延慶縣
產業發展:發展新能源產業,建設“新能源及環保產業基地”,重點引進新能源,新材料項目;以首都生態休閑商務區定位,促進旅游業由傳統觀光型向現代高端休閑旅游轉變,打造國際旅游休閑名區。升級改造八達嶺、龍慶峽、康西草原等重點景區,實施媯河生態走廊觀光游,龍慶峽不夜谷岔道古城旅游,汽車露營基地等項目,打造千家店百里山水畫廊等溝域經濟帶。組織首屆“八達嶺”杯長城專題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建設探戈塢音樂主題公園及“印象長城”大型實景演出,北京延慶設計創意產業園區、中國長城旅游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爭取新華人壽后援基地落戶延慶;建設縣城商業中心街區,改造外貿商業樓續建,兩家農村集期市場,三家產地市場,建設再生資源分檢中心及網絡;擴大有機,綠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范圍,促進自主品牌開發和產業鏈延伸。建設國家級農產品加工基地——永寧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的基礎設施;發展設施農業5000畝,建設綠富隆有機農產品加工中心,完成“希森馬鈴薯種業研發生產基地”工程并投入使用,促進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落戶延慶等。
生態建設:推進四大生態走廊、京津風沙源治理,康莊風沙危害區綜合治理二期,110國道綠化改造等9項綠化工程,把媯河生態走廊打造成萬畝濱河郊野公園:建設龍慶峽下游荒灘綠化和龍灣河濕地,建設高品位的龍慶峽下游郊野森林公園:建設官廳水庫庫濱帶和野鴨湖濕地,康西草原生態景觀;完善古龍路香龍路沿線的北山生態觀光帶;建設體育公園,城西公園等工程;建設11條生態清潔小流域,改善河道生態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