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本周連續的暴挫并未拖慢滬深股指向上的腳步。周三兩市放量上攻,創出近4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4日上證綜指報收2198.11點,漲幅6.12%;深成指報收8227.69點,漲幅6.91%,兩市總計僅有兩只股票下跌。美聯社在評論中國股市時說,之所以出現這種強勁反彈現象,是因為投資者對中國政府擴展實施復蘇經濟的政策抱有希望,在這種希望的支撐下,亞洲股市出現全面反彈,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的股市也受到推動。
中國股指狂熱上漲的背后,是各種利好消息的紛紛傳揚:2月信貸數據可能在1月基礎上繼續保持高位運行,有關方面有可能在原先4萬億刺激計劃基礎上進一步推出新的刺激投資計劃。此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4日公布的2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第三個月出現回升,路透社分析稱,這顯示出經濟自底部回升跡象趨于明顯。美聯社也報道稱,這一數據讓許多投資者認為,中國的需求和增長將會比其他國家更快地趨于穩定,而且還會讓全球經濟衰退更快地結束。
專家表示,自年初以來滬深股指的上攻,其原動力是銀根的松動和增量資金的涌入股市,這種上攻的市場基礎是主力利用了市場和人們對這些利好信息的憧憬和預期。如今市場主力大炒“兩會行情”,借助“兩會”的諸多朦朧利好傳聞、尤其是和資金面的寬松有關的朦朧利好傳聞大做文章,正順應了今年以來一脈相承的炒作套路,成交量的放大、股指的瘋狂上攻以及齊漲格局,都是這種純資金推動型行情的典型特征。
分析人士稱,盡管樂觀情緒彌漫,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并無明顯變化,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蕭條仍在持續,中國想要獨善其身不客觀也不現實,股指借助未來預期瘋狂炒作,實質是對未來的透支。不僅如此,任何刺激經濟的方案,其著眼點都是用有限的資金,對實體經濟進行熱啟動,任何政府都不會容忍新增的經濟刺激資金、放松銀根后企業所獲得的增量貸款被重新投入金融證券市場,產生更多的金融泡沫,令剛剛遭受打擊的經濟雪上加霜。上周A股行情的戛然而止和掉頭向下,已充分說明了這一特質,本周主力借“兩會”之機卷土重來,其結果有可能成為又一次莊家對監管層容忍底線的試探。▲(陶 勇 張貴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