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鷺
去年備戰,今年養傷,政協委員劉翔不得不連續兩年放棄履行參政議政的權利,這難免使人議論紛紛:“明年不應再讓劉翔當委員了”、“干脆讓不稱職的委員統統下崗”……在今年的兩會中,劉翔委員空出的座位確實令人遺憾,但如果罷免了劉翔,誰會是體育界更合適的人選?明星委員真的一無是處嗎?那些劉翔的批評者中,有多少是就事論事,又有多少是借此人身攻擊的呢?
除了鑒言獻策的職能之外,作為中國最高的權力平臺,兩會需要劉翔這樣的明星委員、明星代表來增加自身的人氣和國際影響力。在國際社會,體育明星影響政治生活的成功案例數不勝數。在2007年的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中,為了吸引更多選民,普京率領的統一俄羅斯黨不拘一格地吸納了奧運體操冠軍霍爾金娜、藝術體操冠軍卡巴耶娃、冬奧速滑冠軍朱洛娃和前拳擊手娜塔麗婭等4名美女議員,而這些被俄媒體稱為“普京寶貝”的運動員們也憑借自身的魅力,最終幫助統一俄羅斯黨大獲全勝。最近的范例來自美國大選,由于共同的愛好和膚色,當選總統奧巴馬得到了詹姆斯、麥蒂、喬丹等眾多NBA巨星的鼎力支持。
政協委員是一種責任,也是一項榮譽,劉翔的當選反映了上海乃至中國民眾的一種民意,為了110米欄的主業而犧牲參政議政的副業,相信大多數人還是能夠接受和理解的。其實在國際體壇,也很少有人能成為體、政雙棲明星。歐洲杯銀靴獎得主、熱刺隊的俄羅斯前鋒帕夫柳琴科近日高票當選為統一俄羅斯黨議員,但在俄媒體眼中,其只是個男版“普京寶貝”。撐桿跳女沙皇伊辛巴耶娃,菲律賓拳手曼尼·帕奎奧,NBA球星巴蒂爾、穆托姆博都是公認的天才政客,但在熱心公益之余自己的主業并沒有絲毫懈怠。當然,作為ATP和NBA球員工會的主席,費德勒和費舍爾算是在球場之外當上了大官,但其代表的是球員,維護的是大家的利益,研究領域并沒有超出項目本身。
在去年的兩會中,沒有人對劉翔的缺席提出異議,但今年的暴風驟雨,是不滿他二次爽約,還是對其長久的傷病失去了耐心呢?劉翔曾給中國帶來了巨大感動,他的傷也是在不斷沖鋒中積累下來的,運動有其自身規律,讓我們為康復中的劉翔創造一個更安寧的空間。▲
環球時報20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