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耿毅
1983年11月1日,江蘇省審計局掛牌(后更名為江蘇省審計廳)并正式對外辦公,隨后各市、縣(區)審計機關也相繼成立。自那時起,江蘇省審計機關緊跟時代的前進步伐,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江蘇特色的審計之路。
二十五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在地方黨委、政府和審計署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了改革開放和民主法治建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全省共審計135 470個單位,查處違紀違規金額1 868.07億元,審計處理后上交財政238.18億元,移送司法機關經濟案件990件。審計工作在維護財經秩序,加強廉政建設,強化宏觀調控,推進依法治省,促進深化改革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堅持查錯糾弊,維護財經秩序,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從審計機關成立初期的以合法性審計為主的“財務大檢查”,再到后來的以真實性審計為基礎、合法性審計為主導,全省審計機關堅持以查錯糾弊為重點,將查處違法亂紀、維護財經秩序作為一項重要的使命,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加強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審計,著力查處收支不實、資產負債損益不實、“做假賬”、違反“收支兩條線”、違規設置“小金庫”等問題,嚴肅了財經法紀,查糾了不正之風。積極開展和參與專項治理,組織開展了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專項治理、全省計劃外生育費專項審計、全省供銷社系統和國土管理系統資金專項審計清理等工作,有力地整頓和規范了市場經濟秩序,保障了經濟社會健康運行。注意發現和查處大案要案,協助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查處了無錫新興實業總公司非法集資案、江蘇省供銷社“8·21”專案等一大批大案要案,充分發揮了查處大案要案“審計先行”的作用,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
——規范管理行為,促進依法理財,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完整,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各級審計機關在揭露和懲處財經領域違法違規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幫助被審計單位糾正錯誤、改進工作,以減少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在財政審計方面,堅持把預算執行審計作為第一位的任務,加強了對有資金分配權部門(單位)的經常性審計,規范預算管理,促進依法理財;加強了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審計監督,積極推行重大投資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促進提高了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和投資績效;加強了對科教文衛、農林水利、社保環保以及外資運用等專項資金的審計,著力規范資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等行為,切實發揮專項資金的效用。在金融和國有企業審計方面,以“把握總體、揭露隱患、防范風險、促進發展”為目標,加強了對國有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審計,開展了對重點企業、改制企業、虧損企業的審計,實施了對全省物資、供銷、糧食等行業的審計,幫助金融機構和企業弄清真實家底、找出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了金融機構和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內控制度、提高經濟效益。在經濟責任審計方面,從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的高度,不斷拓展審計范圍,深化審計內容,提高審計質量,特別是近年來積極推行對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的審計,有效地促進了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規范了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部門的管理行為,同時也促進了干部監督管理工作。
——當好參謀助手,服務領導決策,促進各項改革不斷深化,推動民主法治建設。各級審計機關堅持以微觀審計為基礎,從宏觀著眼,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當好參謀助手,努力在更高層次上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圍繞財政和經濟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注重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提出對策建議,受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推動了有關改革的深化。近年來,審計機關提出的關于推進部門預算、轉移支付、“收支兩條線”、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的改革建議,被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采納后取得很好效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事項,先后組織開展了農民負擔、普教經費、養老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等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為黨委、政府提供可靠的審計信息和決策依據。圍繞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積極開展了對蘇北五市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防治非典型肺炎資金、農村五件實事資金等專項資金的跟蹤審計督查,并向社會公告重要事項的審計結果,不僅促進了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而且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特別是今年汶川地震后,全省審計機關及時開展對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的全方位跟蹤審計,促進了這些資金物資籌集、管理和使用的安全完整、公平公正、合規有效、規范有序和公開透明,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在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的同時,全省各級審計機關也十分注重抓好自身建設,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審計隊伍的思想、作風、業務建設和機關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審計法制建設、審計信息化建設,把精神文明建設切實融入到各項審計工作中,促進審計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和依法審計能力不斷提高。堅持把廉政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生命線,深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認真執行各項廉政規定和“八不準”審計紀律,審計機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得到增強,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據不完全統計,二十五年來,省、市、縣三級審計機關獲得“文明單位”稱號463次,獲得黨委、政府授予的其他各種先進集體稱號3 018次,有24個(次)獲得全國審計機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有17人(次)獲得全國審計機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有382人(次)獲得全省審計機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有3 373人(次)獲得省、市、縣三級黨委和政府授予的勞動模范以及各種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二十五年來,江蘇審計走過了一條開創、探索、創新、發展之路,在不斷探索和把握審計事業發展規律的歷程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才能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只有緊緊依靠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主動貼緊黨委、政府工作中心,才能有效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只有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科學謀劃審計工作思路,才能使國家審計的職責更加到位;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才能推動審計監督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只有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統籌考慮審計機關業務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永葆審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回顧二十五年來的光輝歷程,我們深深感到,過去的成績令人振奮,今后的責任更加重大。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在為審計機關成立二十五周年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審計是依法實行行政監督,建設廉潔政府、法制政府、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必須加強,不能削弱。”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的重視、支持、關心和肯定,是對廣大審計人員的激勵,也為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當前,江蘇審計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各級黨委、政府對審計工作越來越重視,社會各界對審計工作越來越關注,人民群眾對審計工作也寄予很高的期望。為了進一步推動江蘇審計工作又好又快發展,我們提出今后一段時期江蘇審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全面履行審計職能,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在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江蘇”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進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審計理念。切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審計工作的靈魂和指南,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根本目標,把提高依法審計能力、實現審計工作的科學發展作為有效履行職責的重要途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強化服務意識;堅持宏觀著眼、微觀入手,強化宏觀意識;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強化績效意識;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強化創新意識;堅持情系民生、以人為本,強化人本意識。
進一步突出重點,切實發揮好審計職能作用。堅持把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集中精力把重點審計事項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努力使審計工作與黨委、政府的中心更加貼緊,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更為密切,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相符合。繼續深化預算執行審計,規范預算管理,保障財政安全,提高財政績效,推動財政體制改革,促進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系。切實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對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實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制度,促進減少損失浪費和節約資源,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積極開展民生資金審計,加大對“三農”、教育、住房、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環境保護以及外資運用等關系民生的資金審計力度,督促管好用好這些公共資金,推動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不斷強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促進各級領導干部依法行使權力和正確履行職責,為監督和考核干部提供重要依據。努力改進國有企業審計,適應國有企業改革的形勢,及時調整審計監督的方式和重點,促進加強國有資產監管,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大力推進績效審計,在監督檢查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性的基礎上,更加關注財政資金和公共資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進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建立健全政府績效管理制度,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
進一步開拓創新,不斷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堅持奮力開拓,勇于創新,著力提高能力素質,努力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加強審計機關基礎建設,推動審計工作科學發展。大力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審計干部依法審計能力為核心,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廉潔自律、文明和諧的審計干部隊伍。大力加強審計法治化和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健全審計法規體系,完善審計質量控制制度,規范審計行為,防范審計風險,推行審計結果公開,促進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不斷提升審計質量和水平,提高審計機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大力加強審計信息化和科學化建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環境下審計方式,提高計算機應用的層次和水平,加強審計理論和政策研究,增強審計工作規劃和項目計劃的科學性,推動審計事業科學發展。
回首過去,我們足以自豪;展望未來,更覺任重道遠。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中,全省審計機關將牢記憲法和法律賦予的使命,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國家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我省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譜寫江蘇審計科學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江蘇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