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璇
近幾個月,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汽車行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的后兩個季度的銷量來看,國內乘用車銷量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一時間,“衰退論”、“寒冬論”,救市呼聲此起彼伏,一些分析機構據此做出了2009年中國車市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預測。
然而,就在汽車價格進一步下滑的形勢下,很多汽車企業提出2009年將對市場、銷售渠道、新車推出等方面做出系列調整,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鎖定在了二三級市場。
危機并非“空穴來風”
從2003年至2007年問,中國汽車銷量增幅分別為34.21%、15.50%、13.54%、25.13%和21.84%,全部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可是車市經過了這幾年的黃金時間,如今卻遇到了內憂外患交織的“大門檻”。
有數據顯示,08年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的汽車銷量急速下滑,尤其是20萬-25萬元細分市場的中高級車銷售整體下滑17%。
廣州豐田執行副總經理馮興亞在廣州車展上表示,08年由于原材料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海外市場萎縮,加上銀根緊縮,東莞外向型中小企業已經十分困難。“08年4月份,東莞一家經銷店凱美瑞的月銷量突然從上月的200多輛驟減至100輛左右。”
廣州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也深有體會地介紹說,占廣州本田總銷量近30%的珠三角市場,從7、8月份開始銷量一直出現大幅下滑,一批外向型企業甚至相繼關停。伴隨著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機,現在的市場形勢愈發嚴峻。
針對當前的市場變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汽車企業要做好過冬的準備,必須主動做出相應的調整。由于北京、上海、廣州市場增長放緩,所以中小城市和鄉鎮市場應成為各大汽車廠商的轉移重點。
二三級市場帶來機遇
一直以來,二三級市場普遍被認為是消費能力低、市場容量不足、空間有限的傳統區域。可是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開始較快攀升,而這些地區的汽車保有量卻依然較低,于是,不斷增加的財富效應激發了龐大的二三級市場的消費潛力。

吉利集團副總裁劉金良曾介紹說,2007年吉利銷量的45%來自主城區以外的市場,2009年吉利將重點對二、三級市場精耕細作,網點建設、售后服務的重點也要由主城區向城鄉結合部擴散。
馮興亞也表示,在08年170家經銷店的基礎上,09年廣豐將新增90家經銷店。其中,重點是向中小城市發展。
此外,占有我國大部分人口總量的農村市場也不容小覷。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暉稱:“自從十七屆三中全會推進中國農村改革發展方案,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國家不但不收農業稅,還給農民補貼,這將增加農民的收入。”
農民和農村收入的提升,也將增加對汽車的需求。蘇暉認為,由于經濟的增長以及農民消費觀念的轉變,必然會加快這片潛在掘金區域的發展動力。
“華山論劍誰與爭鋒”?
對汽車廠商來說,二三級市場是一個新的市場,如何在產品和渠道建設上進行重新的規劃布局,便是他們能否在廣闊的二三級市場上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目前,國內主流汽車廠商已經在二三級市場建立了各自的銷售渠道,在開拓二三級市場的過程中,不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有各自不同的營銷策略。
從2008年上半年開始,中小城市的汽車銷售一直保持了數倍于一級市場的高增長率,從全年很多廠商的推廣活動效果來看,二三級市場的現場成交率也遠高于一級市場。在2009年。這個大家普遍期待卻持觀望態度的一年中,二三級市場是廠商發展的新機遇,也是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