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虞
改革開放30年來,汽車產銷量等各項數據的增長體現了汽車產業的重大成功。未來30年,面對機遇和挑戰,走科學發展之路,中國汽車業才能再創輝煌。
回顧往昔成績豐碩
汽車工業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同時,一系列的改革推進了汽車產業的市場化進程。汽車企業經過不斷的改革,成為市場的精英。汽車產業資本的市場化以及資本結構的多元化,形成了以國有企業、合資企業,私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等幾大資本主體并存的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和資本機構。
汽車工業在改革開放中一直是一個載體,而改革開放又促進了汽車工業國際化的發展。時至今日,中國的汽車工業不僅是國際汽車工業資本的一部分,也是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技術研發領域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改革開放中我們不斷地實踐,致力于技術的創新,在不斷自主創新中掌握了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因此中國汽車工業得以和世界汽車工業同步邁進了高新技術的領域。
我們在看到了自主創新能力、零部件基礎建設、相關產業同步發展和汽車產業支撐這四個方面的不足及進步的同時,認識到中國汽車參與世界競爭急需具備的條件:基于自主創新的產品開發和競爭能力,基于電子化的零部件產業的堅實基礎、基于服務貿易的完善營銷領域和基于凝聚職工隊伍和特色的的企業和產品文化。
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成為新階段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展望未來機遇無限
展望汽車工業未來30年的發展,第一,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無論是十七大的報告,還是中央的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都把汽車工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一部分,并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科技規劃方略中提出把裝備制造業擺在事關國家競爭能力的產業位置,并要求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等手段,使我國進入到汽車工業先進國家的行列。十七大報告要求機械裝備制造業要促進工業由大變強,這就是汽車工業新的發展階段的總體目標。
第二,要力爭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市場的發展已經為自主創新提供了很好的市場條件,我們市場整體的規模和集團的產能規模已經在更大的范圍內為自主創新創造了越來越好的條件。
第三,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產品的認知正在快速地上升。據國家信息中心的專家分析,汽車工業增長幅度一直以來略高于GDP增幅,這是一個長時間增長的軌跡,同時也體現了持續增長的勢頭。我們粗略算一下,2010年之前,按照15%的速度測算:2010年以后,按7%-10%的增速測算,汽車行業都將在未來30年內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因為它已經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科學發展是中國汽車業出路
機遇樹立了我們的信心,使我們可以從容面對遇到的挑戰。其中包括能源的挑戰、環境的挑戰和經濟全球化競爭日趨嚴峻的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有幾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加強汽車工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的宣傳力度。要消除小生產的消費觀念,正確認識消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激勵作用,創造更好的符合客觀規律的輿論環境。針對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如環境交通安全等,采取積極可行的改善措施。
第二,創造良好的發展和使用環境。針對不利于汽車發展的宣傳和輿論以及不合理的法規,尤其是在汽車使用,交通管理、人員供應方面,從理論到實踐進行針對性的判斷,消除汽車產業的不實之詞,力爭減少和改善對汽車使用不正確的待遇,減少和消除對汽車征收的不合理稅費,為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汽車的使用創造良好環境。
第三,繼續確立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這需要多方案多角度地解決人員問題:多條技術路線發展,以加強環境保護,促進循環系統完善,減少交通事故的傷害;深化體制改革,鼓勵自主創新;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開拓海外市場。
未來30年的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盡管挑戰與機遇并存,但我堅信中國一定會晉升為產業強國,而出路只有一條:科學發展。我們相信,沿著中央確立的改革開放的科學發展觀的道路,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中國汽車工業一定可以克服重重困難,全面完成產業政策,再創更加輝煌的汽車工業未來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