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0年,以美國次貸危機為導火索的金融危機爆發(fā),與20世紀30年代因股市崩潰引發(fā)的經濟危機相比,形不同而質相同。借用時尚的話來說:都是虛擬經濟發(fā)展泛濫惹的禍。
雖然目前還達不到當年的蕭條程度,為了避免危機的進一步擴大,各國政府紛紛出臺巨額救市計劃,以彌補泡沫破碎而產生的漏洞。盡管如此,形勢仍不容樂觀,美國經濟傳奇人物格林斯潘稱,此次金融危機實屬“百年一遇”。
金融危機就像一場帶著肅殺氣息的風暴,盤踞在美國,歐洲等發(fā)達國家的上空,擠碎了金融泡沫,吞噬了實體資本。日漸強大的中國,雖然僥幸未受到多大的影響,但是預防金融危機的警報已經拉響,緊張的氣氛彌漫在空氣中。
汽車業(yè)作為實體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切實遭受到來自金融危機空前巨大的威脅,盛極一時的美國“三大”幾近破產,不得不尋求政府的援助;歐洲車企、日本車企雖然還未到如此的境地,但日子并不好過,頻頻通過減產、裁員節(jié)約成本以求渡難關的行為已經成為面上工作,再也沒有諸多借口以掩飾。
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在哪里?即將上任的奧巴馬又將如何拯救美國“三大”?在目前紛雜混亂的局面下,中國車企又該如何在危機中求存?面對危機中產生的機遇,如何準確把握住,以求自身的發(fā)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