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為民
日前,中國宏觀調控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宣布將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投資4萬億元,實施十項擴大內需的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同時,增值稅改革將會減輕企業負擔,取消信貸規模限制以及減輕企業資金壓力。這對于處在困境中的國內商用車企業來說,無異于久早之后的甘霖。因此,筆者以為,2009年我國商用車發展將迎來新一輪契機。
猜想之一:商用車市場調整期縮短,2、3月將會成為發展“拐點”
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緊急會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安排新增1000億元中央政府投資工作。實際上,大規模投資已經拉開序幕,據統計,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12重點省市,在約100天時間里,共批復或開工14829億元的投資項目。這其中無論是投資額最高的鐵路建設,還是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都會采購大量商用車。
原來有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預測,商用車市場調整期可能將持續到2009年底。現在看來,商用車市場調整期將大大縮短,經過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1月的短暫調整之后,2、3月將成為其發展的“拐點”。
猜想之二:農村將成為商用車企下一個爭奪的“熱點”
近期,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決定。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可以通過金融抵押,擔保等路徑打通不動產體系的融資渠道,至少形成數以萬億元的人民幣信貸需求。它將極大地促進汽車等一系列社會商品的直接消費。
具體來說,新的土地制度改革一旦起步,將會提高縣級及以下的鄉鎮消費品達1萬億元以上的零售額。同時,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將促進全新朝陽產業的現代農業誕生,從而衍生出種類繁多的產業鏈,這也正是商用汽車市場夢寐以求的機遇。
因此,筆者以為,隨著新農村建設全面展開,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融資渠道和信貸制度的放開,農村市場的購買力將進一步得到釋放,廣闊的農村市場將成為一個巨大而誘人的“蛋糕”,這必將成為商用車企業下一個爭奪的“熱點”。
猜想之三:中西部地區將成為商用車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70%左右的重型汽車在我國東部地區,隨著我國中西部地區市場的崛起,必將成為商用車市場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猜想之四:節能環保高附加值將成為商用車的“亮點”
隨著國Ⅲ標準在2009年的逐步實施,國際、國內油價將繼續保持上漲態勢,專用車市場、節能環保高附加值的商用車將會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這必將成為商用車市場的一大“亮點”。
猜想之五:商用車增量將成為關注“焦點”
由于商用車特別是重卡行業的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相關度較大。固定資產每增加100億元投資,相應的貨車需求量就上升1.5萬輛,到2010年底,國家投資4萬億元,相應的貨車需求量將達到600萬輛。同時,有專家分析,GDP每提高1%的增幅,載貨車市場需求將擴大16%,國家投資4萬億元,載貨車市場需求將擴大28.8%。
2008年商用車產銷量預計將保持在271和270萬輛左右,與2007年相比較,增長8.4%和8.26%。隨著國家擴大投資、拉動內需、增值稅改革、取消信貸規模限制等政策的逐步實施,筆者樂觀地估計2009年商用車市場將達到20%左右的增幅,僅國家擴大投資就超過300萬輛的增量,加上新農村建設及歐Ⅲ標準的進一步到位,2009年的商用車產銷數量將會創歷史新高,并成為關注“焦點”。
猜想之六:商用車出口將成為“冰點”
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確定因素影響,我國商用車的出口將受到巨大沖擊。因此,2009年我國商用車出口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可能降到歷史的“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