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蘇丹特約記者 李振民 本報特約記者 陳萬新 本報記者 黃培昭
蘇丹總統巴希爾到達爾富爾最大城市法希爾視察和演講后,蘇丹國內反抗西方的民族情緒非常強烈。美國《華盛頓時報》9日稱,蘇丹陸軍宣布,它將把3/4的陸軍動員起來,隨時準備對抗任何威脅。在倫敦出版的《中東報》9日稱,蘇丹議會也決定,將與那些敢于綁架或暗殺總統的任何國家進行戰斗,并視這些國家為“敵人”。蘇丹副議長還稱,蘇丹議會將在下周四通過一項新的法律草案,“沒有蘇丹法律認可,不允許逮捕任何蘇丹人;該國政府有權利用任何方式保護任何被逮捕的蘇丹公民;如果認為外來威脅或政治訛詐挑戰了國家的主權,蘇丹有權使用武力”。與此同時,蘇丹已經派遣代表團到“友好和兄弟國家”尋求支持和幫助。“美國之音”9日還說,蘇丹的選舉機構仍宣布巴希爾有資格參加下一屆總統大選。一些西方政治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舉措將會使蘇丹內部的政治斗爭進一步復雜化。
美國《洛杉磯時報》9日說,巴希爾無視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開始了其“2009蔑視之旅”———以蘇丹人的方式。報道稱,蘇丹渴望向世界展示巴希爾的權力仍然很牢固,支持者高呼“巴希爾在我們心中!”英國《泰晤士報》9日說,巴希爾8日視察達爾富爾的表現更像是一位“征服一切的英雄”,而不是非洲的一名“要犯”。他在數千名歡呼的支持人群面前又是跳舞又是揮棍,警告說任何干涉蘇丹政府的人都將被驅逐出去。他對達爾富爾的訪問是他向外界展示蔑視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的最新努力。達爾富爾部落代表8日在集會上還向巴希爾遞交了《無罪證明書》。
“美國之音”9日援引國際危機集團分析家福厄德的話稱,喀土穆選擇與國際刑事法院直接對抗可能會破壞延緩逮捕的努力。他稱,如果巴希爾參加明年的總統大選,這意味著他將確保自己會再次贏得選舉,贏得大選將賦予他新的合法性,將賦予他豁免權。
9日出版的《中東報》評論版還發表著名評論家米爾加尼的文章“國際舞臺上的巴希爾”,認為西方國家在背后導演逮捕巴希爾的陰謀。9日在倫敦出版的著名阿文報紙《生活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所謂的國際刑事法院已經淪為西方國家向蘇丹強行實施霸權的工具。一些阿拉伯網民也說美國的行徑是想拿蘇丹開刀,通過分裂蘇丹來分裂阿拉伯世界,以更好地控制中東地區。趕到喀土穆的阿盟秘書長穆薩也表示,非盟和阿盟正聯手與安理會進行磋商,其主要目的是取消國際刑事法院對巴希爾的逮捕,而不是暫時停止逮捕令。他還稱,泛阿拉伯聯盟希望巴希爾出席3月30日在多哈舉行的阿拉伯國家峰會。
加拿大《卡加利先鋒報》分析說,國際刑事法院“把手伸得過長了”,如果世界真的關心達爾富爾,那么就應該向那里派遣更多的部隊,而不是進行宣判。盡管世界很自然地歡迎國際刑事法院向巴希爾發出逮捕令,但是人們不應該忽視由此而引發更壞的結果,其中之一就是巴希爾把試圖援助達爾富爾難民的救援機構趕了出去,國際刑事法院自以為是的做法只是進一步地證明達爾富爾是喀土穆的“人質”。其實,簡單地向巴希爾發出象征性的逮捕令不但于事無補,而且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環球時報200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