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陸 樂 本報記者 查 雯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10日表示,對外銷產品的退稅問題,“我們要隨著形勢的進一步演化,進一步制定我們的政策,進一步減輕出口企業的負擔。”他日前還曾透露計劃對出口產品恢復零稅率政策。對于陳德銘的表態,部分歐美媒體擔憂這可能引發中國的貿易保護。美國官員周一表示,將動用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一切資源,推動中國降低其依賴出口的程度。對此,專家稱,出口產品零稅率是符合國際貿易慣例的,美國把中國出口的補貼算得很高,就是把退稅算在內了。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日前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要千方百計保持出口穩定增長,防止外需大幅回落,將加大對出口企業的財政支持力度,按照國際慣例逐步恢復出口產品零稅率。他同時指出,中國應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從貿易大國轉向貿易強國。提高出口科技含量,創造自主品牌。陳德銘沒有透露何時執行出口零稅率,不過商務部官員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相關政策可能今年年內就會出臺。在3月10日的記者會上,陳德銘表示,在可以預見到的幾個月內,外貿形勢依然是十分嚴峻的。根據海關的初步分析,現在2月份的數字還是下行的,還是負增長的。陳德銘稱:“我們要隨著形勢的進一步演化,進一步制定我們的政策,進一步減輕出口企業的負擔。”
英國《金融時報》3月10日分析稱,中國政府希望降低國內經濟對出口的依賴,但此種再平衡過程將需要多年時間。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急于恢復高速經濟增長,因而除了重振出口部門外別無選擇。報道引用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孟原的話說,全球貿易及需求大幅下滑,許多中國的競爭對手及客戶國的貨幣匯率也大幅下滑,這使得中國的出口形勢越發嚴峻。
不過,《金融時報》也提醒說,如果中國希望避免其貿易伙伴的保護主義加劇,任何政府主導的重振出口措施都需審慎權衡。據路透社報道,獲得提名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羅恩·柯克9日表示,美國將動用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一切資源,推動中國降低其依賴出口的程度。
對此,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出口產品零稅率是符合國際貿易慣例的,美國把中國出口的補貼算得很高,就是把退稅算在里邊了。實際上,美國的退稅要比中國做得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歐美買東西,都可以辦退稅,比如在美國每買100美元的服裝,可以退稅11美元,服務員主動要給外國消費者退稅,因為商店可以到財政部拿回這部分錢,這就是出口退稅。這是符合國際貿易基本理論的,符合WTO慣例的。必須強調,退稅是應當的,不是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不是拿國家的錢補貼出口企業,是把該還給企業的錢還給企業。
在路透社的一項經濟調查中,25名分析師預計,中國2月進出口額預計將繼續下跌,但跌幅有所縮減。據他們預測,今年2月,中國出口額將比去年同期下降5%,進口同比下降25.0%。已公布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起,中國出口額同比開始下降,降幅從2008年11月的2.2%擴至今年1月的17.5%。調查稱,“分析師認為,由于美國和東歐的金融體系都出現問題,中國的外貿風險還處于進一步釋放的過程中。政府將繼續采取措施,加大對出口行業的支持力度。”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上一次實行出口零稅率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情。現在中國出口面臨的壓力很大,有關方面也是希望通過這一政策緩解壓力。但是梅新育表示,名義上出口零稅率能對出口有一些激勵,但其作用是有限的。當前國際市場上的需求不斷萎縮,中國產品降價也不一定能刺激市場。在此情況下,等于白白把這些補貼給了國外消費者,我們自己得不到好處。此外,梅新育還表示,中國是出口大國,在這種情況下,別的貿易伙伴可能會采取一定的措施,貿易戰的風險還是存在的。▲
環球時報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