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2010年中國創意農業發展綜述
(一)創意農業投資成為把危機轉變為促進農業企業發展的契機
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橫掃全球,其影響之大,范圍之廣,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但是,金融危機的爆發沒有深度波及中國農業資本市場,而創意農產品生產卻在金融危機中逆勢增長。中國創意農業是金融危機一個潛在受益產業。當前,我國農業既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09年投資市場信息表明,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行業選擇仍偏重于傳統行業,并且機構對于農業領域投資仍在持續升溫。農業作為基礎產業具有更強的穩定性和避險性。中國農村市場潛力巨大,創意農產品生產能夠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越來越得到資本的青睞。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資農業領域。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金融環境和經濟環境,要想徹底解決農業企業的困境,農業企業家們從戰略高度認識創意農產品生產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共克時艱,共贏發展,為企業發展贏得支持;進一步把握后危機時代中國農業投資新機會,加大創意農產品生產投資力度,全面構建企業的持久競爭優勢,把危機轉化為促進企業發展的契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創意農業提案得到各級政協和政府高度重視
2009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民革中央向媒體公布了即將提交政協大會的發言和提案。涉農提案繼續占據全部發言、提案的主導地位。圍繞“三農”問題開展實地調研并積極建言獻策,已然成為民革中央參政議政工作的一個品牌。找準選題切中時弊,言之有物取得實效。這是民革中央參政議政工作的目標。由章繼剛執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張慶成提交的《關于實施中國創意農業富民計劃,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提案,建議實施創意農業富民計劃,推進創意農業百縣萬畝示范工程,努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受到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在首位進行部署,中共中央領導在多個場合強調采取多種措施保證返鄉農民工實現再就業,農村社會保障也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凡此種種熱點問題,都在民革中央提交2009年政協大會的提案中有所體現。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民革中央向大會提交的《關于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推進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要提案摘報;《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加快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提案被全國政協選為重點辦理提案。
2008年,農業部共承辦政協提案237件,其中主辦170件,會辦67件。農業部黨組對做好政協提案辦理工作高度重視,部長孫政才強調:對政協委員提出的每一份提案涉及的每一個問題,都要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提出切實可行措施,認真答復委員,力求解決實際問題;把辦理提案的過程作為接受監督、改進工作的過程,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近幾年,政協委員針對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立法、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修訂農業技術推廣法、以法律手段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通過立法鼓勵民間資金進入農村投入現代農業發展、促進創意農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農業部積極采納其中合理化建議,推進相關工作進展。這些意見和建議都對我國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農業部及時在相關文件、研究報告、政策建議及開展的新農村建設示范行動中予以體現和強調。目前,我國支農、惠農和強農的政策體系基本建立,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這既是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三農”的結果,也與長期以來廣大政協委員為“三農”問題奔走呼吁、獻計獻策密不可分。其中,《關于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建議》提案,得到了農業部的高度重視,認為很有創新意識。
2008年,針對“三農”問題,民革中央進行了深入調研,在調研基礎上形成的建議及時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其中,《關于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工作的幾點建議》得到了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高度肯定;《關于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建議》、《關于發展創意農業的幾點建議》,也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的充分肯定。正是由于民革中央一直積極參政議政,深入調查研究,在圍繞“三農”問題建言獻策方面民革已經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提案質量和數量不斷提高,僅2008年一年,民革中央提交全國政協大會的提案就達30多件,其中有5件提案被選入全國政協《重要提案摘報》。
在四川,民革四川省委在2009年1月13日舉行的四川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期間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我省創意產業發展的建議》,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該提案是繼民革四川省委在四川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期間提出《關于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建議》后所提的系列提案,同時民革四川省委還在政協四川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出了《關于實施四川創意農業富民計劃,促進我省農民增收的建議》。
在重慶,2009年1月重慶市政協三屆二次會議會期,民盟重慶市委提交了《關于發展創意農業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建議》提案。在浙江,在2009年舟山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民革舟山市委提交的集體提案《關于發展創意農業、拓展我市休閑漁農業的建議》被列為重點提案,并列為市政協主席督辦提案,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國輝對該提案作了重點批示。在杭州市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民革杭州市委提交了《促進創意農業發展》的提案。在山東,青島市政協常委、民革青島市委副主委尹明琴建言:應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
在福建,2006年1月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的政協會上,民建三明市委員會提出了《關于拓展農業功能,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提案。在山西,山西省政協委員、山西臨汾紅梅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紅梅在2009年1月9日山西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提出《關于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建議》。
在甘肅,民革甘肅省委以蘭州市為重點在全省開展創意農業課題的調研。2009年8月11日,由全國政協委員、省人大常委會常委、民革甘肅省委郭層城主委帶領的省民革調研組一行到蘭州,就“發展創意農業促進新農村建設”進行專題調研。
在2009年上海市政協大會上,上海社會科學院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市政協委員王慧敏建議上海大力發展創意農業,將科技、文化、社會、人文的創造力等各項資源通過創意的手法融合成多種新的生產要素,投入到農業研發、生產和銷售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創造出新價值和新市場。比如農家休閑度假型的崇明島前衛村,鄉村文化依托型的金山農民畫村,森林生態休閑型的上海森林度假村。
在臺灣,臺灣的創意農業經過近二十年開拓與發展,創意農業不僅使臺灣農業由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擴展到第三產業,農村的部分勞動力也找到出路,創意農業實行五項發展策略:顧及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與生態環境保育;整合農村與農業資源,美化綠化田園與農村,以保持自然鄉土氣息;發揮農民合作意愿,以提高經營效率;發展自然環境與倫理教育;行政支援發展,農民因此增加收益。如何讓回流農村的部分農民工在家鄉找到出路?如何充分利用大陸廣大農村中各具特色的富饒資源致富?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海聯會理事、香港恒通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子清認為,臺灣的創意農業政策和實踐值得借鑒。施子清介紹,近年來,包括臺灣二十五縣市三百一十九鄉鎮所有美景、美味、美人、美事的《農業易游網》,讓民眾上網掌握正確資訊,輕松放心游遍臺灣。施子清還認為,當前海峽兩岸的關系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兩岸在經濟貿易等方面合作交流越來越密切。兩岸農業合作交流也是重要內容,攜手發展休閑創意農業,應該成為其中一環。
二、中國創意農業投資趨勢與發展戰略研究
(一)增加農民收入逐步實現城鄉共同富裕
深加工是創意農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創意農產品顯示出中國農產品深加工具有的良好潛力。創意農業改變中國,越來越多農民嘗到創意農業帶來的甜頭,發展創意農業產業成為農民新追求。發展創意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利于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二)發展創意農產品深加工將持續擴大內需
發展創意農產品,積極采取措施增加農民收入,是擴大我國國內需求的一個重要方面。進一步轉變“重投資、輕消費”,“重生產、輕消費”的觀念,深入研究消費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發展創意農業,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廣東省觀賞魚養殖面積已達10多萬畝,年產觀賞魚(含魚苗)數百億尾,為全國各地歡度春節平添許多喜慶氣氛的觀賞魚類,如今已被廣東“養”成大產業,由觀賞魚拉動的水族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整個產業年產值已超過100億元,創意農業美學經濟育出百億大產業。要通過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根據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創意農產品新產品的自我研制和開發,走好規模化、系列化、高檔化、多樣化開發新產品的路子,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擴大具有比較優勢的創意農產品出口,擴大內需,使農民分享到農產品加工、流通等領域里的利益。通過創意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或通過儲藏保鮮、流通環節增加附加值,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
(三)培養創意農民,促進農民全面發展
根據《創意農業學》(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年5月版)研究表明,創意農民是指掌握了創意農業技術,形成科學、文明、健康、創新創意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型農民。創意農民具有發展意識、法律意識、科技意識、市場意識、環保意識、誠信意識、文明意識和創新創意意識,掌握了創意農業技術,具備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推廣專業技術的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按照農業產業化、專業化、標準化、市場化、創意化的發展方向,能積極為村民提供技術服務,幫助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性問題,在農業科技成果試驗、示范和推廣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創意農民是積極傳播創意農業科技知識,圍繞發展創意農業特色產業,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并獲得群眾認可的新型農民。通過發展創意農產品深加工,支持和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四)推進城鄉一體化,共建和諧社會
讓創意農產品深加工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合理布局抓龍頭,逐步實現由初級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轉變,由傳統加工工藝向先進技術轉變。通過發展創意生產、創意生態、創意生活,建設創意農村、創意農居,培養創意農民。針對我國初級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中低檔產品多,高檔產品少,而且農產品的深加工技術和裝備普遍落后于發達國家的情況,要通過加大對創意農產品深加工的投入,著力構建農民收入與社會經濟增長同步的體制和機制,以就業促進創業,以創意推進競爭,用惠民催生富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不竭動力。
(五)創意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向農業產業集群方向發展
農業產業集群是創意農業產業化經營高級階段的有效組織形式,農業產業化經營采取集群形式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的必然趨勢。打造創意農業產業集群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采用先進理念謀劃農業,先進物質裝備武裝農業,先進科學技術和創意提高農業,先進經營方式經營農業,先進的管理手段管理農業的改造過程。打造創意農業產業集群要使農民嚴格堅持生產標準,打造質量平臺;壯大創意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打造核心平臺;實施名牌戰略,打造精品平臺;優化市場環境,打造物流平臺,狠抓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通過專業市場,把更多的創意農產品深加工生產者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創意農業產業集群發展著眼于提升農業產業的競爭力,圍繞“特色、創新、優勢、潛力”展開,重點發展區域特色強、競爭優勢強、創意優、科技含量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大的農業產業集群,加速從農戶集群、企業集群向產業集群的發展不斷創建新的創意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逐步形成創意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集群;推進農業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外向化、現代化。
(六)農產品加工水平不斷提高,創意農產品出口將逐步占據主導地位
出口創意農產品在基地建設、品種、品質、包裝、儲運、品牌等方面標準不斷優化,在農業對外開放過程中,我國引進了大量的國外品種、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大部分創意農產品出口企業已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實現了標準化生產,并逐步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出口企業質量安全意識提高,突破技術壁壘效果顯著。上海部分企業提高以質量安全為核心的出口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實行貿工農一體化,向“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邁進。四川從種養、加工、包裝、運輸到營銷、新產品開發,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創意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提高農產品出口競爭力。部分創意農產品出口企業通過引進和自主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加快技術創新、結構升級,提高農產品加工程度,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建立以市場多元化為特征的農產品出口市場體系,努力提高出口農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已初步形成一條成熟、完整的產業鏈,逐步形成一批特色創意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基地,利用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貿工農一體化的創意農產品企業成為出口主導力量。
(七)創意農產品將成為中國高端農產品市場的主力軍
我國高端農產品稀缺,市場亟待開發。2007年10月13日,在第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人們爭相品嘗現場烹制的大米飯,參展的日本大米以90元1公斤的“天價”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日本發展自己的高端大米產品,價格貴,品質好,農民種糧更有效益。山東魚臺縣臨近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魚臺種稻條件得天獨厚,“魚臺大米”營養成分達到精米的三倍,在大城市超市里賣到一公斤60元,還出口到國外,很受歡迎。山東膠州大白菜以其綠色、美味走俏市場,一棵白菜最高賣到60元。近年來,我國高收入高消費人士正呈逐步上升的趨勢,并形成了一個以富裕階層為主的規模可觀的農產品高消費群體,要求農產品味道更好、外觀更美、安全更有保證,體現地位身份象征。高端農產品消費市場受青睞,應當按照優質農產品的標準,組織生產加工以特取勝的創意農產品,瞄準高消費群體,打造出中國創意農產品高端品牌,搶占創意農產品深加工市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將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八)農產品生產加工時尚化,創意農產品深加工成為快樂產業
農產品創意,更時尚:蘭州的“黑美人”土豆奪人眼球,它的外皮黑不溜秋,而肉卻是經過太空誘變育種變成鮮艷的紫紅色。“黑美人”黑皮黑肉能增強人體血管彈性,改善循環系統和增進皮膚光滑度等。蕪湖烤出來的健康鍋巴,它不僅能帶人回味大鍋飯的原汁原味,同時還具有健胃等功效。玉米皮扔在地里一文不值,燒了又污染環境,山東萊西農民巧用資源,巧妙設計使草鞋成了時尚,自紡的棉線做成鞋幫面,把草編工藝和中國結工藝巧妙結合,使一雙草鞋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使小草鞋以每雙20美元的價格打入了國際市場,出口到很多國家。把玉米皮做成草鞋,實現了致富的夢想。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農產品生產時尚化,農村花園化,民房別墅化、道路水泥化、通訊程控化、用水自來化、照明電燈化、廁所衛生化、村莊園林化、農業產業化、加工過程愉悅化,把農村建設成為布局合理、交通便利、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成為廣大農民追求的新時尚。
(九)建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中央情報局”,提高融資效率
要從戰略高度認識培養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CIO(首席信息官)和“企業融資偵探”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中央情報局”。競爭情報是通過合法手段收集和分析商業競爭中有關商業行為的優勢、弱勢和目的的信息,目前已成為企業出奇制勝的法寶。要培養農產品加工企業“融資偵探”,收集融資競爭情報,提高融資能力。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應在市場競爭和金融市場變化的環境下,降低融資成本,創新融資方式,拓展融資領域,擴大融資規模,提高融資效率,提升企業檔次,優化企業融資環境,為加快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發展籌集更多資金,促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快速發展。
(十)創意農產品深加工引領億萬農民過上創意生活
種菜、澆水、摘瓜,自己動手燒煮農家菜……越來越多的市民渴望走進農園,嘗一嘗做“周末農民”的滋味,在農村創建“市民農園”,讓城里人下鄉認購和種養瓜果蔬菜、雞鴨鵝豬,市民得到休閑、鍛煉和食品安全;在城里開展農業旅游和農產品營銷節慶活動,讓鄉下人向城里人展示和推銷他們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從單純的采摘,到讓城里人下鄉認購和種養,將城市展銷展示與農業生產基地、農業旅游景點結合起來,實現互動,農民與市民,共享豐收的喜悅。南京的創意農業正由人們印象中的“粗臟苦累”的傳統“體力型農業”產業,向“輕松愉悅”的“智慧型農業”、“快樂型農業”產業轉變,開始了向更高層次的邁步。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意帶來新生活。通過研發大宗農產品加工技術,規劃有機農產品生產區,發展優質、多樣化、高附加價值創意農產品,改進雜糧生產管理技術,發展健康精致農糧產業,開發地方創意農特產品,推廣農業產業文化與休閑套裝旅游商品,創造農村就業機會,造福億萬農民。北京延慶豆塑畫工藝品用豆子粘成豆塑圖畫,幾毛錢的成本,出國后身價上千倍地漲。桃園三結義、黛玉葬花、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些豆塑畫中的人物活靈活現,延慶縣農民周曉芬把豆子變成了美麗的圖畫,通過網絡銷售到了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使論“斤”賣的豆子變成論“顆”賣。創意農產品深加工將成為高附加價值的新產業。
建議在全國實施“中國創意農業富民計劃”(以下簡稱“計劃”),以農戶為基本單位,以創意農產品生產為核心,整合農村各類創意農產品生產技術,堅持“聚集資源、突出重點、形成特色”的思路,以文化支撐產業,以品牌塑造形象,通過農業與藝術的有機結合,賦予農產品以文化內涵,使農產品具有“七美”特性:美色、美形、美味、美質、美感、美景、美心,讓人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等五官從中獲得享受,讓全社會都來感恩農業,關愛農業,以文化農業與情感農業的理念為農產品尋求新的銷售方式,讓農業閃耀文化和智慧的光芒,最終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計劃”是新階段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有力措施,是加快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選擇和必由之路。
(作者系中國創意農業研究專家、管理學博士,就職于四川省工商局)
2009-2010年
中國創意農業提案
1、全國政協《關于實施中國創意農業富民計劃,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民革提案)
2、四川省政協《關于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建議》(民革提案)
3、四川省政協《關于實施四川創意農業富民計劃,促進我省農民增收的建議》(民革提案)
4、重慶市政協《關于發展創意農業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建議》(民盟提案)
5、浙江舟山市政協《關于發展創意農業、拓展我市休閑漁農業的建議》(民革提案)
6、山東青島市政協《應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民革提案)
7、福建省三明市政協《關于拓展農業功能,推進農業現代化》(民建提案)
8、上海市政協《發展創意農業,推進上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民革提案)
9、山西省政協《關于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建議》(省政協委員孫紅梅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