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軒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和第一管理者。要辦好一所學校,調動校內外一切積極因素,使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作為學校法人的校長擔負著十分重大的責任。無論在領導班子內發揮 “班長”作用,還是在學生、家長和社會面前發揮“學校代表”作用,都是通過校長的管理來完成,從而把校長的意圖和愿望轉化為教師的行為和干勁,團結一心,把工作搞好。
一、校長的角色和使命
要抓好學校常規管理,首先要抓好以校長為核心的學校班子建設。俗話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因此,學校管理的好壞與以校長為核心的學校班子建設有著直接的關系。校長的角色應該是三位一體的,即教育者、管理者和領導者。校長的核心角色應該是教育者,因為學校最基本的功能是促進學生進步和成長。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教育家與其他專家相比有著更高的門檻,因為不可能人人都成為教育家。校長或許不是教育家,但是他必須用教育家的情懷去辦教育,應該向教育家這個目標去努力。
無論學校性質如何,無論學校實行什么管理體制,校長的工作都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政治上,執行黨的路線,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代表學校維護學校合法權益;行使統一指揮的學校行政權力。組織上,校長接受黨委的領導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指導和督導。思想上,應有明確的黨的觀念,在黨的領導下充分履行校長的職責,發揮導引作用、凝聚作用和協調作用。一句話,校長的職責可概括為:行政、辦學、育人。
二、校長應具有的基本素質
作為一名校長,必須要有戰略思想和改革獨創精神;令人信服的思想水平和品德修養;科學的管理學校,具有管理才能和管理藝術;有較高的權威和深邃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觀念。換言之,一是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堅定的信念。二是有優秀的工作作風,即理論聯系實際、民主、批評與自我批評、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艱苦奮斗的作風。三是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即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愛護學生,誨人不倦;同教職工團結一致,互助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尊重學生家長,共同教育培養好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民主管理,以身作則,平時要認真鉆研業務,銳意進取,提高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時掌握教師的心理特點,正確對待教師、評價教師,關心教師疾苦,解決教師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四是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特點以及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和發展趨勢。五是掌握學校教育管理和學校法規建設。六是有創新意識。七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效率觀念等。
三、樹立威信,發揮領導能力
1.以德聚人,提升人格感召力。良好的品德可以升華自身形象。管理之本在于德,教師可以原諒校長的過失,但不能容忍校長的無德。校長如能修德自持、磨礪品行、高風亮節、勤政廉政,教師自然會昂首仰視,其形象定會可親可敬,也會敬重三分。良好的品行可以影響身邊教師,身為教師的領頭人,其道德水準要應高于教師平均水準,事事處處皆應垂范在先,做榜樣,只有這樣,教師才愿意信任你,敬仰你,進而跟隨你并學習你。良好的品行可以成就一番事業,歷史告誡我們,事業是萬眾心力合一的結晶。有德之士能凝萬眾之心,聚群體之力,引領學校朝著既定的方向穩定、有序地健康發展。
2.以量容人,提升群體凝聚力。擁有容人之量,才能團結廣大教師。作為校長,容人之量不可少,小肚雞腸不可有。常言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校長要有容人、容言、容事的雅量,要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相同的教師,更要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而且被實踐證明是反對錯了的教師;同時,不但要能容得下人之過,而且更要能容得下人之賢,依據周圍每個教師的特點,發揮他們的長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營造“眾人劃漿開大船”的新局面。擁有容人之量,才能求大同存小異。作為校長,要換位思考,絕不能居高臨下,俯視眾生,唯我獨尊,一意孤行,要耐心地聽取不同年級、不同學科教師的不同意見,深刻地分析其中的利弊,求大同存小異,以科學的態度做出適合民心的決策,并創造出寬松、民主、團結、和諧的工作環境。
3.以才傾人,提升才學折服力。豐厚的才學,可以贏得教師的敬佩和信賴。凡深受教師擁戴的校長無一不是學識和才能上的典范。豐厚的才學,可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校長處于決策的地位,科學的決策,不僅具有極強的先導性,而且具有極強的激勵性,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集中民智、開發民力,引領學校朝著有利的、健康的方向發展。知識是科學的基礎,能力是知識的結晶,校長若擁有此二者,便會根據學校的發展趨勢,做出正確的判斷,大大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科學性。豐厚的才學,可以使處事游刃有余。在現實工作中,經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擁有豐厚才學的校長往往會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勇氣,鎮定自若,并力挽狂瀾于“談笑間”。
4.以情感人,提升人際親和力。動之以情,可以密切領導班子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人是有感情的生命體,倘若一味用制度管、卡、壓,勢必造成二者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可以贏得教師擁戴,作為校長,要樹立牢固的群眾觀,不僅要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把教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要善于從細節小事關心教師,用心用情辦好教師的每一件事。要及時把握教師的思想脈搏,了解他們生活上的冷暖安危,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心實意地給他們以足夠的尊重和關愛,切實讓教師感受到關懷和溫暖,自然會得到教師的競相擁戴。
5.以理服人,提升處事信服力。曉之以理,可以使政令暢通;可以信服于民;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6.以績招人,提升公眾共鳴力。校長有扎實的業績,可以奠定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會在教師的心中激起共鳴,使大家看到希望,生發信心,進而積極獻計獻策,同心協力,向著共同的目標有力邁進。
(作者單位:德令哈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