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達哥拉斯作為古希臘音樂理論的始祖,他的理論廣泛體現在西方音樂之中。畢達哥拉斯學派理論中音樂是反映基于數比例的和諧。畢達哥拉斯從音高的高低和弦比例關系中發現了自然界音響現象中隱藏的數和諧。通過觀察經驗體會的音響中的數比例,畢達哥拉斯認為找到了能夠說明世界的根據。即,數比例原理通過音樂藝術顯現均衡美。以此類推,音樂的和諧是人類的和諧、自然的和諧也是宇宙的和諧。畢達哥拉斯的宇宙音樂論是根據構成諧和音程的數比例來觀照天體運轉的和諧的理論。
本論文要考察查看畢達哥拉斯核心思想宇宙音樂論。畢達哥拉斯認為“數”是音樂的本質,這個“數”是畢達哥拉斯哲學思想中構成和諧的“數”。畢達哥拉斯把諧和音程的數規則當作宇宙神圣和諧原理,因此畢達哥拉斯的宇宙音樂論是作為“和諧”來研究宇宙的。
畢達哥拉斯學派音樂理論中宇宙是和諧的,對宇宙的探索就是有關秩序的研究。天體的運行是有秩序的統一軌道運動,無限復雜的音響是以數比例組織成為音階。宇宙有秩序運行的根源聯系音樂來說明數存在的和諧形式。在宇宙音樂論中數是觀照秩序的,和諧音程比例關系等同于星球之間運動的和諧關系。
畢達哥拉斯學派思維中音樂和天文學中姊妹學科,在他們理論中行星之間的距離具有比例關系,音樂是反映這種數關系的小宇宙。在畢達哥拉斯學派數有萬物根源的力量,數秩序支配宇宙。天體移動與和諧是表現秩序的方式,在數學理解的基礎上可以明白美的意義,運動通過數來調節的。基于數的概念天體進行有規律的軌道運行,無限多樣的聲音作為一個有秩序的組織,基于宇宙的根源體現為音階,說明宇宙的存在樣式。自然、宇宙、季節的變化和天下的運行等,整個自然和宇宙現象的秩序體現在宇宙音樂論,掌握其理論就是把握宇宙的秩序,他們定義宇宙是和諧的。和諧在古希臘觀念中,世界的秩序在無限和限定無限之間的和諧中存在的。理解的事物材料并不意味著掌握了事物的存在,和諧是宇宙的屬性,畢達哥拉斯學派在解釋美的意義規定在宇宙范疇。希臘語中和諧具有調律、統一、構成之間的一致和合一的意義。
畢達哥拉斯學派在天文學中提出了Kosmos概念,Kosmos作為秩序的代名詞,具有適當的、美的意義。這詞使用在宇宙,意味著好的秩序和排列。畢達哥拉斯學派宇宙論是以天體為中心的,他們不以地球為宇宙中心,混亂的世界因數關系整頓為和諧的世界,秩序(Kosmos)對應的觀點是混亂(Chaos)。他們在音樂理論導入了數學和天文學,提示了他們基于數比例的美學概念。如同雕塑和繪畫中有一定的比例一樣,所有藝術是一個知覺體系,這體系是數。事物覺得美是基于數,聲音發出有規律的流動是和諧的。宇宙整體的流動基于數關系,天體發出持續聲音,普通人的聽覺感受不道德和諧音。
在上述前提下,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天體組織和音組織是相同的。數是音樂流動的本源,音組織如天體星球一樣反映數的性質。這種理論的前提觀點是,音樂是聯系人和宇宙的中介,宇宙是一個巨大的和諧比例。當時古希臘普遍存在的美學原理在畢達哥拉斯學派發展為美是數和數秩序的問題,為以后藝術理論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宇宙音樂論中數的概念不僅僅意味著數量和測量,而在質的層次被觀照為秩序和統一。如同圍繞地球周圍運行的行星和星球,維持不同的距離形成統一的規范,進行有規律的軌道運行,在弦上發現的音樂振動是基于數比例的和諧。接著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行星之間的距離跟里拉琴弦的之間音程關系一致,音樂的基礎是數,圍繞地球運轉的行星距離和速度和音樂的諸多音程關系,特別是全音階的音程關系比例是相同的。比如說,一個音連續出聲形成不了音樂,音與音能夠具有音樂形象,根據音與音的關系具備了數學比例。例如,一根弦的一半(1:2)的比例是八度音程關系。以此類推一個八度的音程,一根弦減去一半或制作為兩倍的粗線條。這種方式就是以數學規律制定音的關系,一定的數比例能夠維持和諧美。這樣一來,諸多聲音之中形成和諧,產生美。在音樂中和諧音程的比例相同于天體構成和諧的比例,整個宇宙形成有規律的流動產生和諧的影響效果,所以畢達哥拉斯學派假設宇宙能夠發出和諧的宇宙音樂。宇宙音樂論中畢達哥拉斯學派基于數象征主義的音樂論,結合巴比倫數學知識發展為新的天文學理論。他們主張地球是球體,行星做軌道運轉。各行星下面的行星距離整好高一個音,其大小、速度、位置是根據和諧音樂比例而規定的。地球為中心月亮和其他行星在一個圓軌道,按照全音階的音排序,發出一個比一個低的音響。如同大鐵匠敲打鐵錘,發出相一致的音響,天體運行中不斷創造出和諧音響。
數的關系中查看萬物根源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音樂本質也進行純思辨性質的探索。對他們來說音樂反映著數學比例關系有關的和諧原理,是宇宙和自然的模相。和諧詞匯的原來意義指的是法規和秩序,這詞匯使用在音樂體現了數學的美,是一種幾何形式的完美對稱的美。支配這種美的基本原理不局限于聽覺音響和音樂的范圍內,進一步設想有關世界本質的形而上學的原理。如同世界由多種要素統一構成,現實世界中存在的一種美的對象來進行探究。畢達哥拉斯學派把音樂當作客觀數學比例來進行探究,隨著研究成果的積累,為世人留下了諸多的基于數比例音程和音階畢達哥拉斯學派理論。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影響了以后的羅馬帝國和中世紀到現時代的西方音樂理論。
有關畢達哥拉斯學派理論書籍普遍論述了音與心靈的關系、音階、其表現力及對人的影響,這種理論的前提是作為小宇宙的音樂和這種音樂力量支配下的人。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支配音,在比例原理基礎上進行審美體驗。人本性上對不理會不和諧的音階,愿意聽同一性質的音階。他們通過累積純五度方式推算出了全音階,根據自然數從1至4數比例樹立了和諧音理論。他們看來,數是超越學問的基于和諧思想一種觀念。
依據畢達哥拉斯學派傳統觀點,音樂作為探索真理的對象,超越藝術功能的有關數學比例和諧概念的學問范疇。他們的理論成果是西方音階體系的基礎,現代觀點來看他們的研究范圍屬于純音響理論和音階理論中的音之間相互關系領域。他們自己制作木板,上弦作研究,實驗制作不同長度的弦,探究不同弦長之間的比例產生的音高。畢達哥拉斯發現在弦樂器弦長的比例,決定音高的比例。自從音樂聯系上哲學思維以來,音樂開始思考論證作為本體的音樂和作為理論的音樂。這是通過音樂的哲學思考在人的經驗當中探索音樂的存在價值,思索人和宇宙的關系,聯系哲學反省,倫理和宗教方面進行探究。特別是有關部門音樂的本質議論中對音樂的美進行了多層次的探討。在美的本質探究中畢達哥拉斯從形而上學思想方面試圖進行理解,他把世界的本質定為“數”,通過數的關系說明了宇宙音。
(作者簡介:金紅蓮,燕山大學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