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海
法國的傳統飲食已經不被年輕人所衷愛,上年歲的人繼承下來的,不知將傳承給誰。
在巴黎待過的人都說,這個城市太冷漠,要想尋找傳統的法國,只能到遙遠的南部去。那里有燦爛的陽光、地道的葡萄酒和古堡。
而其實在距離巴黎車程1個小時的圖爾市,這些都能找尋到。這座位于“法蘭西花園”盧瓦爾河谷中心的城市曾是法蘭西國王的居住地。因此這里有數不清的城堡和貴族后裔,上流社會的晚宴川流不息。而古鎮的氣息濃厚,也使得這里的市民保持著淳樸的民風,以及區別于全球化時代的鄉村生活方式。
因為大自然相助,圖爾地區的土地肥沃。這里的菜園、果園和農場為烹調提供了完美的配料。葡萄種植者、熟肉制品商、乳品商、糕點商為了使眾多口味與味道不至失傳,始終延續著百年的制作工藝。
法國人對于飲食的情結與重視,圖爾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
朋友一早就把我們帶到了市中心的一家大型集市。我起先有些摸不清狀況,集市全世界大同小異,有什么可看的?進去之后才明白,所謂的集市賣得并不是那些統一加工的食品,而是各個農莊自產的新鮮農產品。
比如占據好大一片鋪位的奶酪攤位,里面陳列著大大小小,種類各一的奶酪近百種。放眼望去一片白,像我們這些從不吃奶酪的人根本搞不明白有什么區別。而奶酪師傅就不一樣,他快速地給我們講解,這些奶酪各來自什么產區,當季最好吃的是哪種,不同吃法應搭配何種奶酪……
除了奶酪,集市里最有特點的是賣野味的攤位。野雞,山兔等等,不煺毛就直接掛了一排,好像剛剛被打獵回來。景象有些煞人,但排隊買的人卻最多。
隨后才了解到,這種集市的產品價格比一般的超市如家樂福要貴上許多,因為新鮮純自然,所以是富人們的最愛。
而每個攤位的老板,即使是個屠夫,也別小看他,或許他負責圖爾遠近農場的銷售,是個肉類集成商,更是個懂肉的行家。
屠夫老板見到我們,很是熱情,執意要帶我們去集市的內部冰窖去看最新鮮的野味!
看罷,屠夫老板叫上奶酪師傅帶我們去到不遠處一家有名的私房菜館。原來這里的老板和他倆是要好的三哥們,他們沒事就在一起饕餮一頓。
私房菜館的特色菜是“祖母的小牛肉”,價格15.5歐元。據說當年希拉克總統很愛來這吃這道菜,他的偏愛是鮮嫩的小牛頭肉。飯館老板自豪地說,他家的菜譜都是源自他祖母時代,是上上個世紀的吃法,別處都吃不到。
正聊著天,時間已過10點,三個法國老頭示意大家可以去吃餐前酒了。我們面面相覷,上午就喝酒?朋友笑說,這些法國人就是這樣的,隨時以任何名義酒喝。
來到一家小酒吧,老板也是這三哥們的朋友,他們早已準備好了一桌特色小點。奶酪師傅遞上一塊奶酪,說這是一個已經儲藏了3年的極品羊奶酪,1公斤要賣40歐元,最適合配開胃白葡萄酒吃。
奶酪上還涂滿了一層肉醬,屠夫老板迅速介紹道:這是用圖爾最好的農場雞肉磨成的肉醬,單價要在10歐元呢。再配上圖爾最好的面包店產的李子面包,是當地最經典的一款美味。
屠夫老板率先把“奶酪肉面包”塞進嘴里,隨后作出夸張的感動表情。我們也在他的慫恿下嘗試,味道果然不錯,并無膩味,卻生出一種潤滑的香甜。
我們邊吃邊聊,三個法國老頭時而高歌,時而講他們的故事。原來屠夫老板來自一個屠夫世家,到他已經是第四代,可他的兩個兒子卻再也不愿干這行,選擇到巴黎和倫敦去開大餐館。奶酪師傅本是個工程師,但他祖母的祖母就做奶酪了,他從小在這種氛圍中長大。人到中年后,他選擇了回歸。雖然他現在賺錢沒以前多,但他說“自由是最貴的”。他們唯一憂慮的是:法國的傳統飲食已經不被年輕人所衷愛,他們繼承下來的,不知將傳承給誰。
下午一點半,朋友又帶我們來到一家特色鄉村菜館用午餐。這家店最經典的菜肴是珍珠雞。原料來自圖爾的特產黑雞。據說這種雞是不能放在籠子里圈養的,必須要讓它在山里自由地吃谷物。故此黑雞的肉格外香嫩。再加上當季的一些原料,彼時配的是秋栗和胡蘿卜,做出了一道香味撲鼻的黃油烤雞。
這是一家溫馨簡約的餐館,店面不大,但菜做得格外精致,并堅持用當地新鮮農產品做創新菜。老板是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是美食學校的同學,兩人20歲時繼承了父母的餐館,從此一直經營了8年。高大英俊的丈夫是主廚,嫻靜的妻子是女招待,兩人努力經營餐館,為此一直沒時間生個孩子。菜館的價位在人均20歐元左右,屬于當地的大眾價位。
他們說,平價是因為想把自己的興趣分享給大家。和老板夫婦邊聊天邊用餐,當品嘗完大廚精心烹制的甜品——“天使的頭發”后,時間已經近下午四點。
嘆為觀止,一天幾乎都在吃飯,不,或者應該說都在品嘗。法國人對生活的熱愛凝聚在小小的奶酪上,凝聚在每一道精心搭配的菜肴上。他們從不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比起法國人,想到自己經常為工作疲于奔命,以泡面和速凍食品為餐的日子,誰比誰活得更瀟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