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川
摘 要:在江澤民反腐倡廉論述中,1993年8月在十四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和2000年12月在十五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的講話具有代表性。這兩篇重要文獻基本涵蓋了江澤民領導全黨開展反腐倡廉的歷程,包括了新時期反腐倡廉工作方方面面的內容,集中體現了江澤民反腐倡廉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從其全面性和系統性來看,可以說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的開篇之作和集大成之作。
關鍵詞:江澤民同志 反腐倡廉論述 重要文獻 中央紀委全會 講話
中圖分類號:D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2-039-02
在江澤民反腐倡廉論述中,有兩篇重要文獻具有代表性。一篇是1993年8月在十四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注1)發表的《加強反腐敗斗爭,推動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的重要講話,再一篇是2000年12月在十五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表的《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的重要講話。這兩篇文獻基本涵蓋了江澤民(注2)領導全黨開展反腐倡廉的歷程,包括了新時期反腐倡廉工作方方面面的內容,集中體現了江澤民反腐倡廉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從其全面性和系統性來看,分別可以說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的開篇之作和集大成之作。
一、加強反腐敗斗爭,推動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
1993年8月,江澤民首次出席中央紀委全會并發表《加強反腐敗斗爭,推動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的重要講話,這是他擔任黨的總書記后第一次專門就反腐倡廉工作進行的比較全面系統的論述。
1.講話正確分析和把握反腐敗斗爭的形勢,提出新形勢下反腐敗的思路、對策和任務,開啟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1)對反腐敗斗爭的現狀進行了正確估計。他一方面肯定黨的主流是好的,另一方面又正視黨內存在著腐敗現象。要求既不能否定黨的主流是好的,也不能低估腐敗現象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既要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斗爭,又要警惕和防止敵對勢力利用這個問題詆毀黨和社會主義。(2)對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刻論述。江澤民認為,“腐敗現象是侵入黨和國家機關健康肌體的病毒。如果我們掉以輕心,任其泛濫,就會葬送我們的黨,葬送我們的人民政權,葬送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業。”①必須把反腐敗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3)對反腐敗斗爭與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關系進行了正確闡述。“反對腐敗是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必然要求,是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的重要保證。”“各項工作都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開展,為這個中心服務,不能干擾這個中心。”②既不能把反腐敗與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對立起來,也不能把反腐敗與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割裂開來,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4)對鄧小平反腐倡廉重要論述進行了初步概括。在新的形勢下,江澤民要求全黨重新學習鄧小平關于端正黨風、加強廉政建設、反對腐敗的論述。他概括的鄧小平反腐倡廉重要論述的九個方面,基本上涵蓋了鄧小平反腐倡廉理論的主要內容。(5)對腐敗現象產生的社會歷史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我國在社會主義的條件下,仍然存在腐敗現象,有種種復雜的原因。”③一是封建社會歷史長,剝削階級的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二是實行對外開放,資本主義腐朽東西侵入。三是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滋長。反腐敗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既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又要有現實緊迫感,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腐敗現象蔓延,把突出的問題解決好。(6)提出了反腐敗的工作部署。要求著重抓好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辦大案要案、狠剎不正之風三項工作,就是這次會議形成了反腐敗三項工作一起抓的格局。(7)提出了反腐敗必須把握的原則。六條基本原則明確了反腐敗斗爭的定位,反腐敗的重點部門、重點對象和工作要求。(8)提出了反腐敗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要求把懲治腐敗“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持之以恒。最基本的,要靠教育,靠法制。”④(9)提出了反腐敗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在黨委統一領導下,黨政一齊抓”,“各方面協調一致,形成整體合力。”⑤(10)提出了反腐敗要建立責任制。“明確分工,專人負責,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⑥
2.講話對新時期反腐倡廉經驗的系統總結,對新形勢下反腐倡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正確回答,開啟了反腐倡廉理論的新篇章。
講話概括的改革開放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經驗,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的形成提供了正確指導。講話最突出的貢獻,在于對改革開放以來反腐倡廉工作的經驗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總結,其中最重要的,是對鄧小平反腐倡廉重要論述和反腐敗斗爭必須把握的基本原則的概括。鄧小平關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論述,揭示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條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規律,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反腐倡廉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根本指針。六條基本原則明確了反腐敗的工作方向、方法和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講話正確回答新形勢下反腐倡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的形成提供了科學依據。講話對腐敗現象的危害性、危險性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論述,進一步明確了反腐敗斗爭的地位和作用。對反腐敗斗爭現狀的估計,進一步統一了全黨的思想,堅定了群眾的信心。對反腐敗斗爭與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關系的論述,既明確了反腐敗斗爭的作用,又擺正了反腐敗斗爭的位置。對腐敗現象產生的社會歷史原因的分析,既明確了反腐敗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又強調了反腐敗的現實性和緊迫性。
講話提出的新的思路和對策,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的形成提供了新鮮內容。確立反腐敗三項工作格局,增強了反腐敗斗爭的系統性、主動性和預見性,不僅易于操作、便于督查,而且能夠長期堅持、不斷深化。實行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才能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進而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提出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抓好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必要的組織保證,能夠確保其健康順利進行。提出反腐敗責任制,為落實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提供了有效載體,能夠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
2000年12月,江澤民在十五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表了《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既是他到中央工作十一年多領導全黨開展反腐倡廉認識和經驗的深刻總結,又是他對進一步推進反腐倡廉的深入思考。
1.講話回顧了十四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以來在中央紀委全會歷次講話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做出的重大部署,對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勢做出了基本估計。對于反腐倡廉工作,江澤民高度重視。凡是在有關的會議和場合,都要進行強調。他主要通過中央紀委全會對反腐倡廉工作進行指導,在擔任黨的總書記的十三年中,連續十次在中央紀委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是第九次講話。
江澤民回顧的1993年以來在中央紀委全會歷次講話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做出的重大部署,說明黨對反腐倡廉工作的認識在不斷深化,措施在不斷加強,斗爭在不斷深入。在總體戰略上,江澤民緊緊抓住指導思想、方針原則、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工作格局這樣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以把握發展方向,確保其沿著健康正確的軌道前進。在具體戰術上,堅持把懲治與預防、治標與治本、務實與務虛、階段推進與持久作戰結合統一起來,確保其平穩協調發展。在抓好反腐倡廉各項具體工作的同時,他先后強調的提高干部和黨員隊伍素質、加強和健全黨內監督、領導干部在反腐倡廉中起表率作用、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和從嚴治黨等問題,對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巨大的推動作用。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在全黨的共同努力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反腐倡廉工作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創造了有利條件。”⑦他做出的這一基本估計,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是對新時期新階段反腐倡廉工作形勢的準確把握和科學評價。
2.講話總結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在反腐倡廉的實踐中形成的六個方面的重要認識和經驗,是新時期新階段反腐倡廉理論的新成果。 第一,深化了對反腐敗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江澤民指出:“不解決好反腐倡廉的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就沒有堅強的政治保證,黨和政府就會嚴重脫離群眾,就有亡黨亡國的危險。”⑧一定要從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認識腐敗現象的極端危害性和危險性,充分認識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義,鍥而不舍地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第二,深化了對反腐敗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認識。江澤民認為,腐敗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著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它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不是短時期可以鏟除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必須堅持不懈地與腐敗現象作斗爭,努力把它減少到最小的程度。既要有持久作戰的思想,又要有緊迫感,抓緊工作,堅決斗爭。”⑨第三,深化了對反腐敗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的認識。江澤民強調:“越是改革開放,越要加強反腐倡廉工作。”⑩必須始終堅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確保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健康順利進行。第四,深化了對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認識。江澤民提出,要把從嚴治黨的要求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體現到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等各個環節中去,特別是對領導干部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第五,確立了反腐敗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工作格局。十四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后,反腐敗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工作格局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參與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如何動員全黨全社會參與反腐倡廉的問題。堅持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處大案要案、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三項工作格局,使反腐敗的重點更加突出,工作更加具體,任務更加明確,從根本上解決了反腐倡廉主要抓什么的問題。第六,確立了反腐敗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十四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后,黨對反腐敗實行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認識不斷深化。江澤民要求:“反腐倡廉,既要治標,更要治本。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督是關鍵,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堅持教育、法制、監督相結合,堅持預防與懲處相結合。”{11}
3.講話對黨的執政地位及其帶來的影響的分析和思考,使得對腐敗現象產生原因的認識進一步深入。對于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江澤民過去多次從我國脫胎于封建社會的歷史特點、對外開放不可避免帶來的負面影響、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緊等方面作過分析,但他覺得“還可以也需要從我們黨執政以后地位的變化及其帶來的相關問題作進一步的思考。”{12}他清醒地認識到,黨的地位的歷史性變化,對黨的各級組織和每一個黨員都是極大的考驗,“黨內一些人所以能搞各種各樣的腐敗活動,就是因為他們利用了我們黨是執政黨這一條件,利用了黨和人民賦予他們的權力。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執政黨的建設和管理,比沒有執政的政黨的建設和管理要艱難得多。”{13}必須自覺地堅持不懈地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執政時間越長,越要抓緊黨的自身建設,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江澤民要求廣大黨員和干部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決不允許以權謀私,決不允許形成欺壓人民、侵害人民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團。無論社會怎么發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原則不能變。
江澤民對黨的執政地位及其帶來的影響的分析和思考,使得對腐敗現象產生原因的認識進一步深入,抓住了實質,擊中了要害,振聾發聵,令人警醒。如果說過去對腐敗現象產生原因的認識主要是在客觀因素,還停留在一般層面,那么這次講話則主要是在主觀因素,進入到了較深層面,可以說找到了最直接、最現實、最根本的原因。敢于正視并承認執政以后地位的變化及其帶來的相關問題,是黨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現,體現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實事求是對待自己的科學態度。
4.講話關于反腐敗斗爭應該逐步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論述,是江澤民對新時期新階段反腐敗斗爭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反腐敗斗爭始終包含著治標與治本兩個方面,“治標,嚴懲各種腐敗行為,把腐敗分子的猖獗活動抑制下去,才能為反腐敗治本創造前提條件。治本,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現象,才能鞏固和發展反腐敗已經取得的成果,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14}治標與治本,雖然相互區別、各有側重,但同時又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加大反腐敗治本的力度,決不是放松甚至放棄治標,而是要在鞏固治標成果、為治本創造前提條件的基礎上,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江澤民在講話中提出的五條措施,既具有現實性,又具有前瞻性,對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內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1)明確了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根本辦法。“要將預防腐敗現象寓于各項重要政策和措施之中”,{15}作為有機組成部分考慮進去,未雨綢繆,預防在先。反腐倡廉與日常工作不能搞成“兩張皮”,而應該統一起來。(2)明確了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可靠措施。依靠發展民主、健全法制預防和治理腐敗。通過發展黨內民主、人民民主,增強全黨全社會的民主意識,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確保權力正確行使。通過健全法制,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避免和減少腐敗行為的發生。(3)明確了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根本途徑。通過深化改革和體制創新抑制腐敗現象,是黨在反腐敗實踐中取得的重要經驗。江澤民一方面要求“針對容易產生腐敗現象的具體體制、制度和薄弱環節,通過深化改革和體制創新,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相互制約的權力運行機制”,{16}另一方面又要求“一切措施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最終以社會效果來檢驗”,{17}既明確了改革創新的重點和目標,又明確了改革創新的原則和標準。(4)明確了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基礎工作。江澤民要求,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必須貫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在長期和平建設年代,要保持黨員、干部的革命意志、革命精神和革命氣節,很不容易,必須加強教育、加強引導、加強管理,從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變的堤防。(5)明確了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工作要求。各方面協調行動,形成反腐倡廉的強大合力。“充分運用各種手段和方式,提高教育和懲治、管理和監督的效能,努力形成各部門一齊動手,各領域協調行動,各種手段綜合運用,全方位、多方面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現象的局面”。{18}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動反腐倡廉工作深入開展。
注1:經黨中央批準,對中央紀委全會名稱進行規范,即根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次數來界定中央紀委的屆數。(見中紀辦〔2007〕247號《關于規范地方各級紀委全會名稱的通知》)
注2: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論學習綱要[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1-2
注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97,97-98,102,105,106,106,461,
461,462,462,463,465,468,475-476,476,478-479,479,480
(作者單位:四川文理學院紀委 四川達州 635000)
(責編:芝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