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險峰
一、2008年有色金屬價格先揚后抑
2008年有色金屬價格先高后低,波動幅度之劇烈,速率之頻繁,大大出乎市場預期,也是近幾年少見。2008年初開始從上年的較低位大幅上漲,一季度不斷突破創造的歷史高位,最高時4月份銅期貨價格上漲至8800美元/噸,而鉛、鋅、錫、鎳等也紛紛達到歷史高位。9月15日,由美國由次級債引發的金融危機進一步升級,并開始波及到全球各金融及經濟市場,原油從147美元/桶跌至39美元/桶,受其影響,金屬市場持續下滑,6大品種金屬價格跌幅都在30%以上,具體情況見表。
而宏觀經濟的不景氣影響到微觀基本面上的實際需求。2008年后期,全球的房地產和制造業呈現低迷,這些都是金屬的主要消費行業,也導致大多數的商品在9月份都創下了年內的低點,進入9月份,金屬消費并未出現預期中的季節性回升,金屬庫存紛紛創造年內新高,LME銅庫存已經達到14年來最高水平,這也大大制約了價格反彈的持續性和空間。在12月底,在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下,全球金屬生產商紛紛減產,后半月出現一輪小幅回升。
二、2009年金屬價格以偏弱走勢為主
2009年金屬價格走勢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的綜合制約。
一是宏觀經濟環境。經濟走勢是影響金屬價格的主要因素。目前一些機構對2009年經濟走勢判斷不一致。國際貨幣組織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世界經濟已經進入嚴重低迷期,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為3.0%,低于08年的3.9%,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對近十幾年來有色金屬價格的波動看,金屬價格運行周期與經濟周期基本是一致的。經濟波動一方面影響金屬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金屬市場投機需求逐年增大,金融屬性逐步增強,且其對金屬價格的影響逐步擴大,金融危機使得資金流動性減弱,從而使得期貨價格存在大幅走低的風險,并帶動現貨市場下行。
二是生產成本下降,金屬價格下行具備空間。受能源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海運費大幅攀升等因素影響,近幾年金屬成本持續增加,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預計2009年成本可能基本持平甚至有所下降。此外,美元走勢面臨較大不確定性。預計短期該區域有所支撐,美元可能延續反彈行情,這將令金屬價格面臨回落風險。
三是減產限價、國家收儲等因素將推動金屬市場短期反彈。目前,生產商利潤遭擠壓,再加上信貸緊縮,國內外部分生產企業出現虧損將逐步減產或關閉,取消的項目數量增加,有色金屬產量增速將有所下降,市場供過于求狀況會得到一定改善。
從較長時期的供需關系上看,2008年1—11月我國精銅產量為340.91萬噸,同比增長為9.6%,市場供過于求的基本狀況短期內難有明顯改善,目前LME銅庫存持續大幅增加,達到363575噸,創1994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而注銷倉單量僅為3375噸,注銷倉單比例縮減到低于1.0,預示后期銅庫存仍會增加。一些機構預計,2009年全球銅需求僅增長0.1%,將會出現過剩。預計我國鋅產量為380萬噸,消費369萬噸,庫存有進一步增加可能。國際鉛鋅研究小組最新報告稱,全球2009年精煉鋅市場供應過剩量將達33萬噸。由于前期價格持續攀升引發全球范圍內很多鎳礦的勘探和新產能項目的投資熱潮,但是在鎳價觸及紀錄高點之后,不銹鋼產商開始使用替代品,鎳需求下滑,供需關系不容樂觀。

因此,總體來說,有色金屬短期仍有反彈空間,但后期價格走勢仍以偏弱為主,初步預計LME現貨銅2009年平均價格為每噸4200美元左右,較2008年平均價低30—40%。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