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5月召開的世衛大會中有所突破,臺一些人將其視為評估馬英九“外交休兵”成效的重要指標。據親綠的《自由時報》23日報道,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聲稱,國共早有密約,馬當局與大陸談好,“由北京發函給臺灣參加世衛活動”,臺灣以“中華臺北”名義參加,世衛對臺灣的疫情通報都要通過大陸,“現在馬政府要與中國簽ECFA,就是把世衛模式普遍化、國際化,即未來各國與臺灣打交道,一定得先經過中國”。她還聲稱,在世衛官方資料中,中國所提列的93個港口中還包括臺灣的高雄、基隆等8個港口,“顯示臺灣在世衛里早已被中國矮化”。民進黨23日還聲稱,“如果國民黨接受,將是臺灣外交的大撤退”。
國民黨對此進行了嚴厲駁斥。黨團副書記長林鴻池說,臺灣參加國際組織有基本堅持,馬英九曾提過以“中華民國”名義為優先,臺灣次之,如果真沒辦法,才考慮用中華臺北;民進黨說的全是子虛烏有。“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說,媒體報道的“國共密約”完全不是事實,而且大陸地區將臺灣8個港口列入一事,這是從“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代表權后常發生的事,并非現在獨有現象。▲(于 名)
環球時報200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