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奇志
奈何蘇理去匆匆,沈水遼天未了情。
許國一身無愧作,中原遼晉有豐功。
冰寒大地人悲悼,十里輕車我送行。
遺像尚在人已逝,悠悠往事憶戴公。
此系原遼寧省顧委秘書長王顯堂同志于2000年1月28日寫的一首《悼念蘇理同志》。該詩道出了對蘇理同志的無限思念之情。
2000年1月22日戴蘇理同志在沈陽病逝。彌留之際,已經失去語言能力的他,用顫抖的手歪歪斜斜地寫下了《臨終遺言》,其中一句就是“我是農民的兒子”。
“農民是我們的根”
蘇理同志出生在山西農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他與農民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管在什么崗位上,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會結交一批農民朋友,都會為農民辦好事、辦實事。而他自己也不講究衣著,樸素得象個農民。他常說:“農民是我們的根,根深才能葉茂,才能結出碩果。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虧待農民?!?/p>
對于“農民是我們的根”,蘇理同志有著切身的體會。在抗日戰爭最殘酷的歲月里,有一次蘇理的腳被草鞋磨破,后來紅腫得不能隨軍打仗,只好暫時隱蔽起來休養。聽說他是“八路”,老鄉們熱心地把他掩藏在一個農戶家中。這戶農家是兄弟倆,老大略懂中醫。他們家院里有兩株香椿樹。老大摘下樹上的老葉子放進水盆,讓蘇理泡腳消腫;將嫩一點的香椿葉拌些鹽給蘇理當菜就飯吃。
時值山西大旱,糧食歉收,再加上日寇掃蕩,群眾缺糧少菜。老鄉家的娃兒們眼巴巴地看著香椿芽卻吃不著。見此情景,蘇理心如刀絞,淚如雨下。他后來感慨地說:“群眾豁出命來保護我們,(我)深深地感到革命需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沒有革命群眾的支持將一事無成。”“沒有老百姓這樣支持革命,革命哪能取得成功?哪能有今天的幸福?”所以他才常常說:“農民是我們的根?!?/p>
農民朋友史來賀
全國勞動模范史來賀是蘇理同志的一個農民朋友,兩人親如兄弟。蘇理同志任河南省委書記期間,史來賀每次到省委向他匯報工作,他都是迎出門外,親切地喊著:“來賀!來賀!”他對史來賀從本村實際出發,積極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之路十分贊賞,說:“這是方向,符合黨中央的精神,我支持你們?!?/p>
1981年的正月初五一大早,蘇理同志風塵仆仆來到新鄉縣七里營鄉劉莊村,他對村里的干部群眾說:“今天,我給劉莊的鄉親們拜年來了,祝大家新年好!”一位村民高興地喊道:“省委書記來給俺農民拜年,真是把農民看到天上啦!”蘇理對鄉親們說:“劉莊人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根本的一條是你們有個好帶頭人啊!是史來賀把你們大家帶富的??吹饺迦诉^上幸福年,我高興的得很哪!今后,全村在史來賀的帶領下,日子一定會過得更好!”在場群眾熱烈鼓掌。
蘇理同志離開河南到遼寧工作后,心里仍始終牽掛著劉莊的發展。1987年4月,已是遼寧省顧委主任的他又一次來到劉莊考察訪問。村總支書記史來賀熱情地歡迎他的到來,并向他詳細介紹了劉莊近幾年來的發展變化,陪他參觀了村辦企業。蘇理同志這次來劉莊是來“取經”的,既“富幫窮”的經。劉莊不僅自己富了,同時還把周圍的鄉村也幫富了。蘇理是想讓劉莊“富幫窮”的經驗在遼寧開花結果。他說:“如何引導富裕起來的鄉村象劉莊那樣主動攀‘窮親,帶動左鄰右舍共同走致富的道路,這確實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工作?!?/p>
回到遼寧后,蘇理同志每到富裕鄉鎮,就積極宣傳和推廣劉莊的“富幫窮”經驗,讓農民兄弟共同富裕起來。
農民書畫研究會
1996年11月26日,遼寧成立了農民書畫研究會。對這個書畫研究會的成立,蘇理同志從一開始就積極倡導和支持。他不僅為研究會會長推薦了“合適”的人選——曾任省農委主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李軍同志,而且為研究會成立題詞:“發展農民書畫活動,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彼谘芯繒闪⒋髸系闹v話,指出了農民書畫研究會的指導思想:“搞農民書畫,它就是對著農村、農業,就是寫農村、畫農村、畫農民,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也促進物質文明建設?!背闪⑥r民書畫研究會,是盛世的呼喚,是農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遼寧農民書畫研究會成立十多年來,多次舉辦書畫展覽,其中的優秀作品還結集出版了兩本農民書畫集,對開展全省農民書畫活動,培養農民書畫家,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而在這一切背后,又凝結了多少蘇理同志知農、愛農、幫農的心血呀!
蘇理同志離開我們已經9個年頭了,但“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是我們的根”“永遠不要虧待農民”這些擲地有聲的鏗鏘話語,卻會永遠回蕩在我們的耳畔。